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隨著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即將開幕,2018年冬奧會的舉辦城市爭奪戰也拉開了帷幕。德國滑雪勝地加米施-帕滕基興將同慕尼黑一起申辦2018年冬奧會,該市上一次舉辦冬奧會是在1936年。那次的冬奧會相當成功,一直為當地人所自豪,也被現在的很多人所承認?,F在很多人提起1936年柏林夏季奧運會時,很自然地想到了納粹所扮演的丑陋角色,但是很少人知道同年舉辦的冬奧會背后也有一段隱藏了幾十年的歷史。
假惺惺邀德籍猶太人參加
1936年2月,加米施-帕滕基興舉辦了第四屆冬奧會,同年,夏季奧運會在柏林召開,這是奧運會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冬、夏季奧運會在同一國家舉行。國際奧委會選定這一會址時,希特勒尚未上臺。但該地區與納粹還是有些關聯的,納粹頭目們對該地所處的韋爾登費爾斯景區很感興趣,1923年啤酒館暴動后,戈林就逃到帕滕基興治療槍傷,還在1933年被授予榮譽市民稱號。希特勒也渴望在那里買房產,只是他看中的那處房產的主人死活不賣給他。
對納粹來說,1936年的冬奧會是之后要舉行的柏林夏奧會的“彩排”,可以提升納粹帝國的國際形象??墒牵詮?933年納粹上臺之后,由于其對反對者的政治謀殺和對猶太人的迫害,國際上換掉德國冬、夏奧運會主辦權的努力就沒斷過。
冬奧會前夕,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耶·拉圖爾視察場地時,耳聞目睹了許多反猶太人的罪惡行徑。他為之震驚,為之憤怒,立即會見希特勒,威脅取消德國主辦冬、夏季奧運會的權力。德國奧林匹克組織委員會主席、國際奧委會會員卡爾·里特·馮·哈爾特也憂心忡忡地表示,加米施-帕滕基興地區的人甚至可能會不加辨別地攻擊那些看起來像猶太人的人,他擔心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會影響到德國的整個奧運工程。
希特勒很現實,他不想失去展示自己的機會。納粹政府迅速指令暫停施行若干反猶法令,還下令將反猶標語撤出公眾視線,并假惺惺地邀請幾百名記者來訪,借以欺世盜名。
由于國際奧委會領導人堅決主張“公平競賽”,納粹官員不得不允許擁有一半猶太血統的冰球運動員魯迪·波爾加入德國國家冰球隊。出于保護在德國親人的考慮,波爾答應了。“我當時就相信,他們邀請我參加只是做給人看,”波爾后來說,“但這是無可選擇的”。
除非必要,不得穿軍裝
冬奧會開幕前幾天,希特勒下令清除南巴伐利亞地區一切反猶痕跡,著裝、新聞報道和商業服務領域要求更嚴。納粹報紙《先鋒報》也暫停在加米施大區發行,希特勒還要求,除非必要,一般不得穿軍裝,只穿“日常服裝”。該地區的旅館則接到命令,對外國房客不論種族宗教,要給予極大的寬容。 希特勒深知國際社會密切注視著他,他不想有任何負面報道。
在2月6日的開幕式上,各國代表隊遇到了大問題:運動員入場經過主席臺該行什么禮?奧運會正式的行禮是右臂向身體一側平舉出去,這跟納粹的舉手禮太像了。于是,各國有了自己的行動:英國隊入場時用了奧運會標準禮,立刻受到指責;美國隊很保守,他們選擇向右行注目禮,而且在經過主席臺時,旗手也沒有按慣例向前低垂國旗……
奧運會后,納粹原形畢露
加米施-帕滕基興冬奧會組織得還算成功,加上新增加的項目都很符合德國人的口味,比賽期間吸引了約50萬名觀眾現場觀看,這對促進冬奧會的發展是十分有力的。在本屆共17個項目比賽中,挪威隊表現最出色,排在金牌榜首位,德國第二。這屆冬奧會最引人注目的是挪威女子花樣滑冰運動員索尼婭·赫妮在獲得冬奧會第3塊金牌后宣布引退,為自己的業余運動生涯上演了完美的一幕。
甚至,像《紐約時報》這樣的大報也稱:在舉辦了冬奧會和夏奧會后,德國“重回國際大家庭的懷抱”,而奧運會更使得德國“重現人性本色”。一些人甚至希望這種和平局面能持久一些。
冬奧會后,希特勒原形畢露,在冬奧會舉辦地加米施-帕滕基興,有關反對猶太人的標牌重新樹立起來,1938年11月10日,最后一批約50個猶太人被限令幾小時內離開當地,他們中有些人出于絕望而自殺。
然而,由于該屆冬奧會的成功,1939年6月,國際奧委會再次選定加米施-帕滕基興舉辦1940年冬奧會。只是由于德國3個月后入侵波蘭才沒辦起來。
滑雪運動員對抗希特勒
冬奧會后,納粹強令那些阿爾卑斯國家的滑雪運動員、教練員加入納粹山地部隊。對于納粹的無理要求,這些職業滑雪運動員當然不愿意,再加上一些人還流著猶太民族的血液,他們只好帶著家人戀戀不舍地離開故鄉,去了美國和加拿大等地。這些人中包括27歲的世界滑雪冠軍弗里德·費弗爾、德國滑雪國家隊的滑雪冠軍漢斯·赫皮等等。
波蘭滑雪名將布羅尼斯瓦夫·捷克參加過加米施-帕滕基興冬奧會,并獲得名次,他在德國入侵波蘭后奮起反抗,在東歐山區擔任信使,后來由于他的前奧地利教練告密,他被納粹投入了奧斯威辛集中營,1944年6月,他死在那里,年僅35歲。挪威跳臺跳雪冠軍比·魯德也被入侵挪威的德國法西斯投人集中營。
1941年12月,美國人成立第一個山地步兵單位,綽號“美妮的雪地輕騎兵”?!把┑剌p騎兵”部隊成立后,來自歐洲的冬奧會滑雪好手們紛紛參加,為盟軍最終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70多年過去了,雖然有希特勒的歷史陰影相隨,但加米施-帕滕基興仍是那次冬奧會的受益者,每年來滑雪、度假的旅客達到數百萬人。不過,納粹留下的歷史印記是抹不去的。比如,加米施的一座足球與田徑體育場幾十年來一直以一個納粹高官的名字命名,即前文提及的德國奧林匹克組織委員會主席卡爾·里特·馮·哈爾特,此人在希特勒掌權后加入了納粹黨和納粹沖鋒隊,二戰結束前被黨衛軍首領任命為第三帝國體育運動聯盟組織的負責人。直到4年前一名游客投訴此事,該體育館才更換了名字。▲
環球時報201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