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民 黃志斌
摘要:文章首先證實了創業企業家接受創業精神和心理素質培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然后分析了創業企業家心理培育可以使用的各種訓練方法,期望藉由心理培育和訓練,能在創業教育訓練的設計與執行上提高其有效性。
關鍵詞:創業企業家;創業精神;心理素質
過去研究已證實創業企業家可被訓練(Ladzani&Vu-uren,2002),并且自1980年代開始,創業的課程和計劃持續地激增。教育和培訓是創業企業家成功的要素,但是并不是充分條件,這些培訓并不必然造就成功創業企業家。對于潛在創業者來說,教育和培訓是幫助他們在即將開始的創業活動中認識自己、完善自身,更富有創業精神,更具有創業能力和知識。有助于成功。每個創業企業家都具有獨特的成功之路,創業教育和培訓應該更具有靈活的、個性化的對策。在此,我們更多探討的是創業企業家心理培育中的共性。
在心理素質培育上也有先例:麥克利蘭通過讓印度Kakinda地區的商業人士寫一些關于個人成就的故事、參與一些能夠激發成就感的商業活動。訓練他們像成就需要非常強烈的人那樣思維、講話和做事。這些商業人士同時有機會能夠和成功的企業家會談,學習如何為自己的事業設定合適的目標。在此項目培訓后的兩年期間,Kakinda地區的學員創造了比沒有參加培訓的企業多兩倍的工作機會。
下面提出的是針對創業企業家心理培育中可以使用的心理培育和訓練方法。
一、創業企業家創業精神培育的方法
1創業榜樣示范法。潛在創業者易于接受來自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人物思想意識和人格行為的影響,以他人的人格行為作為自己的仿效模式,然后以其特定的方式在自己的身上再現出來。有很多成功者都有這樣一個感受,他們的成功離不開一個或幾個特定的人物,這個人物可能是他的父親或母親,可能是他的某一位老師。在他的人生奮斗中。他會時時想起這個重要的人物,并時時按他的言行要求自己,鞭策自己。這種示范作用在創業遇到困難時和面對挫折和打擊時。表現得尤其明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良好人格的養成需要榜樣引路和激勵,這甚至比正規課程更有效。一是利用中外著名的創業人才的良好人格引導學生進行人格修養。二是運用身邊師生中的創業成功者的人格行為引導學生進行人格修養。這些鮮活的形象會使學生們倍感親切,更具有可信度和感染力。
2創業導師輔導法。英國王子基金開展的青年創業計劃提供一對一的創業輔導。為青年創業者提供一對一的創業輔導,由創業導師陪伴青年創業,這是青年創業計劃的顯著特色。也是該計劃取得成功的關鍵。每一個參加青年創業計劃的青年人。在創業的頭三年里。都會獲得一名創業導師的幫助。這些創業導師通常由經驗豐富的企業家或職業經理人志愿擔任。每個導師平均每個月花費4個~5個小時的時間對青年進行指導,他們的聯絡方式可以是見面,一起實地走訪企業和客戶。也可以是打電話或者發電子郵件。創業導師不僅為青年提供經驗、專業知識、技術、網絡方面的幫助,更是青年創業者的朋友、師傅和向導。他們不圖名利、志愿奉獻,贏得了青年的信任,也保證了青年創業計劃的成功率。目前,青年創業計劃招募的創業導師已達9000名。這些創業導師在上崗前要接受專業培訓,在上崗期間要接受項目管理人員的跟蹤和監督,保證創業輔導的質量和信譽。
3創業環境陶冶法。首先,經受競爭環境考驗。不良的創業心理品質往往表現于自卑膽怯,它往往來源于成功經驗的缺乏。當今社會充滿競爭和挑戰,需要年輕人大膽展示自己,充分發展自己,努力把握各種創業的機會。這就要有敢想、敢做、敢闖、敢冒的心理品質,這些心理品質只能從行動中來,從競爭中來,從實踐中來。因此,年輕人應積極參與競爭中去,不要坐等機會的來臨。只要有機會就大膽地去爭取。多從事幾種職業。多參與幾次競爭是好事并非壞事,通過競爭積累成功的經驗,通過競爭取得自信的快樂,通過競爭戰勝孤僻、害羞、怯懦等心理障礙。
其次,經受不利環境的磨礪。生活比別人苦點。工作比別人累點,環境比別人差點,這也是一種磨練創業心理品質的方法。環境在給人施加壓力的同時。也為人準備了一份智慧和才能,人們最出色的事業往往是在承受巨大壓力下取得的。
4創業實踐鍛煉法。良好創業心理品質的形成重在實踐訓練。積極的實踐能帶來及時的反饋和成就感,也能帶來節節成功的喜悅;切切實實地投入創業實踐中去,定能磨練出堅強的創業心理品質。一是培育學校要構建創業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便利。如創業見習基地、創業實習基地和創業園等,實現產、學、研一體化:二是社會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崗位供學生選擇。如勤工儉學崗位、社區服務崗位等,使其經受創業實踐熔爐的考驗:三是學生自己課余主動參與創業實踐,從小商品推銷到飯店洗盤子,從為人打工到自己開店,熟悉各種職業特點和自己的能力特點,積累創業經驗,增長創業才干,減少將來創業的盲目性。只有經受創業實踐的鍛煉,創業目標才會更加明晰。創業信念才會更加強烈,才會形成良好的創業習慣和人格。
二、心理訓練的實用價值
1能提高人的心理活動強度。完成任何工作都是以一定的心理活動能量為基礎的,但這只是一些前提條件,還必須具有對心理活動強度很好的調節能力,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工作業績。由于心理活動強度不足,造成缺乏足夠鎮定自如:遇事手忙腳亂;操作出錯誤、失誤等等。所以提高心理活動強度,對于創業企業家有著特殊的意義,心理活動是他們勞動的主要方式,是以消耗心理能量去直接創造精神產品,心理訓練應該成為他們的專業必修科目。
2能適當控制和調節人的心理活動強度。參加一項新的工作。尤其是意義重大的工作,人們往往會產生過量的心理活動。這種過分超常的心理強度不僅無益于完成工作,反而會成為自我行為協調的內部阻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不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心理活動強度。就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在創業過程中,有些創業者由于心理活動過強。會造成促使情緒激動而不夠穩定:致使創業者不能進行有效的自我控制。使心理失去平衡。心理訓練能使創業者適當控制和調節心理活動強度,以適宜不同強度需要。
3能恢復心理活動的能量。創業者在各種緊張的工作、學習中。要消耗大量的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造成身體疲勞和心理疲勞。心理訓練的作用之一,就是在疲勞者補充營養和適當休息的同時,進行促進身心恢復的心理訓練。及時恢復心理活動能量。但是許多人往往只是采取自然休息手段,認為增加營養,充分睡眠和休息。就能使體內能量得到補充,而完全忽略了恢復心理能量。許多人在完成工作之后,雖然身體活動減少了。心理活動并未減少。有時反而增加了。例如在一次成功的活動完成后。人們心情非常興奮,不能馬上平靜下來,思想情緒仍舊處于繼續活
躍的狀態,就會使心理能量的消耗有增無減。不少人因此失眠、減食、疲乏無力,以致很難保持繼續工作的能力。追其根由。主要是缺乏對心理能量進行恢復性的訓練,致使整個機體和心理能量的更大消耗。
4對心理障礙的消除和治療。在進行艱苦的創業過程中,創業者要經歷各種嚴峻的考驗,使他們的體力和腦力消耗極大,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有些如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形成心理障礙,長期遺留下來。輕者影響當前的工作或學習,重者會使人心理異常,形成一種病理心理現象。對此。一方面需要進行病理的診斷和治療;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專門的手段,進行心理方面的“修復”和治療。對心理障礙要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應當科學地分析心理障礙形成的原因和特點,及時采取具體的修復手段進行訓練和治療。
創業心理品質是創業成功者的心理特質,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如同創業大廈的基石。它可以奠定創業基礎,支撐創業人生。
三、創業企業家心理訓練的方法
創業企業家心理訓練的方法:
1模擬訓練。認知心理學將低級的感知到高級的思維、決策作為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來看待。那么,提高思維、決策能的最有效的辦法,自然是讓受訓者置身于需要他作出決策情境中去,接受從感知信息到思維、判斷、做出決策的整套訓練。基于這一思想,各國都把模擬訓練作為心理訓練的重手段。應變思維是在缺少必要信息況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利用它可以從信息流中找出沒得到的情報,識別突然發生的事件。提出適應新情境的動有得到的情報,識別突然發生的事件,提出適應新情境的動作計劃。預覺是預見未來的心理定向過程,這個過程是一種不明顯的期望反應,它在外界環境尚不具備充分根據的時候,驅使人們去進行一定的工作。并且,應變思維能力和預覺,都可以通過專門演練而人為地得到加強。
計劃。預覺是預見未來的心理定向過程,這個過程是一種明顯的期望反應,它在外界環境尚不具備充分根據的時,驅使人們去進行一定的工作。并且,他還指出,應變思維力和預覺,都可以通過專門演練而人為地得到加強。美國心理學家Roscoe也把應變思維和預覺稱之為決策能力,且也認為這種能力可以通過情境性訓練得以提高。由于模擬訓練有利于練習創業者在復雜條件下的快速反應養他們遇事沉著冷靜地、正確果斷地獨立處置復雜情況的能力。因此這對于那些初次步入創業的創業者進行心理模擬訓練。具有重要意義。
2緩解或消除心理障礙的心理訓練方法。由于不良情緒(例如緊張、焦慮、抑郁等)不僅會使大腦處于保護性抑制狀態,腦功能急劇下降,甚至進入臨床休克狀態。而且還會造成個體反應遲緩、記憶力降低等。心理障礙長期得不到釋放和緩解,會導致嚴重的心身疾病。因此,開展心理訓練以消除或緩解這些心理障礙,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國外應用得比較多的心理訓練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生物反饋訓練、漸進性放松訓練、內部質量管理(IOM)訓練等。
3表象訓練法。表象訓練也稱心理圖像訓練或意像訓練,是指運用形象維的方法,來對自己的身心進行調整。1995年。日本筑波大學高野聰等在深入廣泛地研究了國內已有心理訓練方法。尤其是表象訓練方法的基礎上開發出一個心理表象訓練的新程序(MITP),并認為,動覺表象、視覺表象和想象表象的有機結合運用是提高心理訓練效果的良好途徑。此外心理表象訓練還產生了肯定的認知,對生理和心理都產生了撇的影響。
4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互相溝通的橋梁。人類大腦的潛意識,蘊藏著無窮的力量。自我暗示是喚醒潛意識巨大能量的鑰匙。每個人都可以發掘這種力量,并運用在任何一項目標上。你只要用簡短的話命令你的大腦,潛意識就像一個無形的巨人,隨時可以接受你的指揮,為你做任何事情。
發揮想象的作用。假設你想要創業成功。就默念:我會成功,我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假設你想要讓自己的業績提升。就告訴自己:我的業績不斷地提升。不斷地提升。我的業績一定會不斷地提升。這樣不斷地經由你反復地練習,反復地輸入,當你潛意識可以接受這樣一個指令的時候。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會配合這樣一個想法。朝著你的目標前進,直到達成目標為止。
經常與假想的競爭對手對話,你就會發現你現在的不足,就會促使你想出更好的方法來應付局面。
5自我反省法。自我反省是個人運用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機能對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確、行為是否得當進行的分析、判斷和鑒別。一個人對自己的真實思想傾向、真實行為動機有清楚的了解后,對自己在某種思想支配下的實踐結果感受才最深,才能真正從主觀與客觀效果的結合上檢查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從而正確認識自己,自覺地、有針對性地改造自己。
6認知活動情景法。
(1)角色扮演。采用心理短劇和小品、啞劇、雙重表演等形式,讓學生扮演創業活動中某種人物角色,演繹其行為方式、方法與態度。達到深化認識、感受“劇中人”的內心活動以及情感體驗實踐的目的。角色扮演是一種由表演創造的情景。要求學生細細揣摩當事人的每一絲心理波動,設身處地的把握角色。創造出盡量自然真實的情景氛圍,使表演者和觀眾都能受到感染。從情景中有所體會,最終加深體驗。增強認同感的。
(2)游戲法。游戲有較強的趣味性和主題隱含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心理素質訓練的積極性,緩解緊張和焦慮程度,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心態中再現原有的生活體驗或獲得新的體會與認識。競賽性游戲還可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心理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