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方, 李 祥, 郭 戎, 陳建偉, 郭 琴
(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江蘇南京210046)
紫石英為藥典所載常用中藥,異名“氟石、螢石”,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1]。本品為氟化物類礦物螢石族螢石,主含氟化鈣(CaF2)。采挖后,除去雜石。味甘,性溫。歸心、肺、腎經。有鎮心安神,溫肺,暖宮之功效。用于失眠多夢,心悸易驚,肺虛咳喘,宮寒不孕等癥[2]。
由于本品質地堅硬,傳統炮制方法是“醋淬或煅制”[3]?!吨袊幍洹?2005年版)第一部中規定將紫石英照明煅法加蓋煅透,醋淬。每100 kg紫石英,用醋30 kg[2]。方法為:取凈紫石英塊,置無煙的爐火上或置適宜的容器內,煅至紅透時,立即投入醋中,淬酥(若不酥,可反復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全國中藥炮制規范》(1988年版)略有不同,為:取凈紫石英塊,置適宜的容器內,用無煙武火加熱煅至紅透,立即倒入醋中淬酥,取出,再煅淬一次,干燥,搗碎。每紫石英 100 kg,用醋 30 kg[4]。
曾祥林[5]用正交試驗法研究了醋煅紫石英的炮制工藝,以煅制溫度、煅制時間、醋用量作為考察因素,得出最佳炮制工藝為:在700℃下煅燒10 min,醋用量40%(V/W),反復煅淬(5次)至醋盡。張貞麗等[6]也用正交試驗法研究了醋煅紫石英的炮制工藝,以煅制溫度、煅制時間、醋含酸量和煅淬次數作為考察因素,得出最佳炮制工藝為:在600℃下煅燒30 min,以米醋(含酸量5%)煅淬1次,每100 kg紫石英用醋30 kg。兩種炮制方法有很大不同,故本試驗設計同時考察上述因素,并首次以相對密度、疏松度、水煎液和人工胃液浸提液中含鈣量多指標法進行結果分析,找出紫石英最佳炮制工藝條件及科學客觀的評價指標,為紫石英飲片質量標準的制訂奠定基礎。
1.1 儀器 馬弗爐,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X2-4-10型;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ANKPIN FA1104N;自制水溢式體積測定器。
1.2 材料 紫石英產自主產區江蘇(產品批號:081102),經本校陳建偉教授鑒定為正品。3種濃度市售醋均產自江蘇恒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按文獻方法[7]測定食醋中總酸含量分別為:4.15、5.22、6.19(g/100 mL)。
1.3 試劑 鹽酸、硼酸、三乙醇胺、氫氧化鉀、乙二胺四醋酸二鈉等試劑均為分析純,所用試劑均按《中國藥典》2005年版方法配制或標定。人工胃液配置方法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63。
2.1 試驗選表 試驗選用L18(37)正交表,以煅制溫度、煅制時間、總酸含量、醋用量、煅淬次數、鋪置厚度作為考察因素,每個因素各選三個水平(見表1)。
表1 炮制工藝因素水平表Tab.1 Factors and levels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2.2 觀察指標
2.2.1 相對密度[8]相對密度是物質的一個重要物理常數。測定時,先精密稱定一定重量的樣品,利用自制水溢式體積測定器,將樣品藥物放入裝滿水的分支試管中,精密量取溢出的水的體積即為樣品體積,計算出樣品的相對密度。評分與相對密度大小成反比。
2.2.2 疏松度[8]疏松度即單位體積細粉(100目)的質量。測定時,將樣品打成細粉過100目篩,再將過篩后的細粉自然堆滿一已知容積的容器(重量恒定的稱量瓶),用刀片刮去高出瓶口的細粉,精密稱定細粉質量,根據公式d疏=m/V求得疏松度。評分與疏松度大小成反比。
2.2.3 水煎液中鈣含量測定 取煅制后的紫石英,粉碎,過100目篩,取約0.5 g,精密稱定,置250 mL燒瓶中,加水100 mL,加熱回流30 min,放冷,濾過,殘渣用200 mL水分次洗滌,合并濾液及洗滌液,置同一500 mL錐形瓶中,加10%三乙醇胺溶液10 mL與甲基紅指示劑1滴,滴加10%氫氧化鉀溶液至溶液顯黃色,再繼續多加15 mL,并加鈣黃綠素指示劑約30 mg,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滴定液(0.05 mol/L)滴定至溶液黃綠色熒光消失而顯橙色,并將滴定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 mL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滴定液(0.05 mol/L)相當于2.004 mg的鈣。
2.2.4 人工胃液浸提液中鈣含量測定 取煅制后的紫石英,粉碎,過100目篩,取約0.5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100 mL人工胃液,密塞,置于37℃恒溫水浴中,浸提30 min,放冷,濾過,殘渣用200 mL水分次洗滌,合并濾液及洗滌液,置同一500 mL錐形瓶中,以下操作同2.2.3項下,自“加10%三乙醇胺溶液10 mL與甲基紅指示劑1滴”起,依法測定鈣含量。
2.2.5 結果分析 采用綜合加權評分法,根據本試驗目的,相對密度、疏松度權重系數各取0.2,水煎液和人工胃液浸提液中含鈣量權重系數則各取0.3,用公式 Y=0.2Y1/Y1均+0.2Y2/Y2均+0.3Y3/Y3均+0.3Y4/Y4均求出各試驗號的綜合評分,結果見表2。
2.3 試驗方法 按正交試驗設計,將紫石英置于坩堝內,放入馬弗爐中,按試驗設置煅制溫度和時間。煅后醋淬,干燥,置于干燥器中冷卻,測定各項指標,結果見表2。
表2 正交試驗結果分析Tab.2 Result of orthogonal design
3.1 生紫石英為紫色或綠色,深淺不均;半透明至透明,有玻璃樣光澤。煅淬后為紫黑色,質酥脆,無光澤,具有醋氣;粒徑由原來的(0.5±0.1)cm變為小于0.1 cm的細沙狀。
3.2 正交試驗結果分析和方差分析分別見表2、表3。據表3分析結果,各因素的影響規律是E>A>C>D>B>F,因素 E、A、C、D 具有顯著性差異,而因素B和F無顯著性差異。由表3方差分析結果優選出紫石英最佳炮制工藝為A1B1C3D2E3。
3.3 驗證試驗 取紫石英3份,按A1B1C3D2E3F1進行驗證試驗,結果說明此炮制工藝合理可行、穩定(見表4)。
表3 方差分析Tab.3 Analysis of variance
表4 最佳條件下煅紫石英性狀Tab.4 Characters of processed Fluoritum at the best condition
4.1 炮制學中記載[9]:“煅制目的是改變藥物原有性狀,使其質地變得疏松,有利于粉碎和煎煮,也有利于藥物在胃腸道的吸收?!币虼吮驹囼灨淖円酝鶅H以化學成分作為炮制工藝篩選指標的局限,采用快速、準確、靈敏、直觀的物理、化學及物理化學方法對紫石英相對密度、疏松度、水煎液和人工胃液浸提液中含鈣量進行了研究,首次采用多指標法優選出紫石英最佳炮制工藝。由于紫石英煅后質地變得疏松,則其相對密度和疏松度數值均會下降,所以進行綜合加權評分時要取它們的倒數值作為該項得分。
4.2 由正交試驗結果得知,影響紫石英炮制品質量的關鍵因素依次是煅淬次數、煅制溫度、總酸含量、醋用量,其最佳工藝條件為E3A1C3D2;煅制時間沒有顯著影響,從經濟效益的角度,選擇工藝條件為B1,即煅制10 min;從表2離差平方和SS的數據可知,鋪置厚度F項的數值小于誤差項G,因此在方差分析時,將F項和G項一起列為誤差項,即認為鋪置厚度對炮制工藝無影響,可按企業條件取便利操作即可。從而得出結論,紫石英最佳炮制工藝應為在600℃下煅燒10 min,以總酸含量6.19 g/100 mL的醋煅淬3次,醋用量30%(V/W)。
4.3 按A1B1C3D2E3F1進行驗證試驗,所得3份煅紫石英平均相對密度為2.871 7 g/mL,平均疏松度為1.156 8 g/mL,水煎液中平均含鈣量為1.586 6 mg/g,人工胃液浸提液中平均含鈣量8.126 9 mg/g,所得結果重復性良好。
[1]《中藥辭海》編寫組編.中藥辭海[M].第3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7:798.
[2]中國藥典[S].一部.2005:236-237.
[3]王孝濤主編.歷代中藥炮制法匯典(現代部分)[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89.
[4]中華人民共和國藥政管理局編.全國中藥炮制規范[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401-402.
[5]曾祥林.正交試驗法研究紫石英的炮制[J].中成藥,1989,11(8):21-22.
[6]張貞麗,謝鴻霞,呂海平,等.醋煅紫石英炮制工藝的試驗研究[J].中成藥,1997,19(2):21-23.
[7]黃 誠,尹 紅,周金森.食醋中總酸﹑總酯含量的連續測定[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1,27(12):41-43.
[8]許臘英,毛維倫,陳振江,等.14味礦物藥的煅制及性狀考察[J].中國中藥雜志,1994,19(2):86-87.
[9]龔千峰主編.中藥炮制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