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中(本刊編輯部)
正式形成中藥指紋圖譜的概念是在20世紀末,到今天為止也不過10多年時間,中藥指紋圖譜已成為國內外廣泛接受的中藥質量評價模式。廣大科技人員迫切希望有一本中藥指紋圖譜的專著作參考。
《中藥指紋圖譜—質量評價、質量控制與新藥研發》一書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該書由清華大學羅國安教授等著。羅教授是中藥指紋圖譜法的倡導者之一。該書清晰的記錄了中藥指紋圖譜發展的歷程和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也囊括了羅教授與他的研究團隊對中藥指紋圖譜的基礎理論、方法學研究以及應用實例。
《中藥指紋圖譜—質量評價、質量控制與新藥研發》分10章,第1章闡述了中藥指紋圖譜基礎理論,該理論從中藥質量標準的四條原則出發,尋找中藥化學成分群的特征信息,進而發展成對指紋特征、指紋特征與藥效相關的研究,以人參為例介紹了中藥指紋圖譜的HPLC色譜分離理論及選擇等效柱的計算公式等。
第2章是論及中藥指紋圖譜獲取方法學的研究,基于中藥樣品的代表性和均一性采集原則,建立樣品的預處理和復雜物質體系的分析對策。關鍵解決色譜方法學的驗證,包括體系驗證,系統驗證和測定方法驗證三個層次。以實例解說了指紋圖譜的方法耐用性和專屬性,以及方法的精密度、重復性和穩定性問題。
第3章是有關中藥指紋圖譜特征性研究,著重剖析質譜信息分析和指紋圖譜未知峰的解析,在此基礎上建立指紋圖譜信息提取分析,以及對信息的分類與相關性考察。
第4章專門介紹中藥指紋圖譜的新方法包括多波長指紋圖譜、多維多息指紋圖譜以及與多指標成分的定量分析等以及智能化控制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第5章著重敘述中藥指紋圖譜的信息處理。信息處理方法包括n個特征波長獲取指紋圖譜后的融合技術,有整合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綜合色譜信息和光譜信息的二維指紋圖譜構建和模式識別。還有建立在中藥材熱重分析信號的小波變換的模式識別。
第6章使用計算機輔助技術進行中藥色譜指紋峰的相似度評價,并介紹了中藥指紋圖譜工作站、共享數據庫和指紋圖譜定量相似度。
第7章以具體實例,即人參、梔子、丹參、麻黃、金銀花、淫羊藿為例,評估指紋圖譜對中藥材及飲片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第8章以清開靈注射液為例介紹了中藥指紋圖譜在中成藥質量評價及質量控制中的應用,這對移植到其他中成藥產品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第9章仍以清開靈注射液為為例,探討中成藥二次開發的方法和經驗,如何獲取清開靈小方,進而得到有效組分的配伍。
第10章展望了中藥質量智能控制的發展和應用,主要涉及中藥最優化調配的方法、近紅外光譜化學計量學軟件開發等。
全書創新性強,技術前沿,體現了下列特色:
1.全面總結中藥指紋圖譜的基礎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
2.詳細闡述中藥指紋圖譜的獲取方法、信息處理技術及計算機輔助軟件系統和相關的新方法、新技術;
3.通過清開靈注射液和人參、梔子、丹參、板藍根、金銀花等藥材實例具體介紹中藥指紋圖譜在中藥質量評價、生產質量控制與新藥研發領域中的應用。
《中藥指紋圖譜—質量評價、質量控制與新藥研發》一書對中藥注射液再評價與質量標準的制定和提高研究具有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可作醫藥院校相關師生的學習參考書,也可對中藥制藥企業、科研院所及藥品檢驗等從事中藥質量控制的技術人員進行中藥指紋圖譜研究的技術指導。
《中藥指紋圖譜—質量評價、質量控制與新藥研發》一書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購書咨詢010-64518888,網址 http:∥www.ci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