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銳, 曹 芳, 周海斌, 張朝暉*
(1.江蘇大學藥學院,江蘇鎮江212013;2.南京長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38)
樣品是從我國傳統藥材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子實體經粉碎,沸水提取,濃縮,乙醇分級沉淀等步驟得到。靈芝多糖是靈芝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存在于天然靈芝子實體、孢子粉和菌絲體中,是靈芝扶正固本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腫瘤,提高機體免疫力,消除自由基,抗血栓,降血糖等作用。
由于該藥物在制備和精制過程中使用了乙醇、丙酮、正丁醇等有機溶劑[1],故對此3種溶劑的殘留量進行檢測以保證產品質量,對改進生產工藝也有指導作用。本實驗參考中國藥典[2]氣相色譜法測定有機溶劑殘留的相關規定進行了以下實驗。
日本島津GC2010型氣相色譜儀,配有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島津GC Solution工作站,日本島津公司。電子天平METTLER TOLEDO XS105,精確到十萬分之一克,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赤芝藥材來源于安徽省旌德縣黃山靈芝綠色基地綠色生態產業園,經江蘇大學藥學院張朝暉教授鑒定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的干燥子實體。靈芝多糖樣品(南京長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批號 20080911、20080923、20081012);乙醇(分析純),丙酮(分析純),正丁醇(分析純),乙酸乙酯(色譜純),二甲亞砜(色譜純)。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DB-624(30 m ×0.25 mm ×1.4 μm,固定液: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柱溫起始為40℃,維持2 min,以20℃/min升至100℃,維持6.5 min,以50℃/min升至230℃,維持5 min。進樣口溫度:260℃,檢測器溫度:260℃。載氣為高純氦。分流比為40∶1。檢測器:FID(空氣流速:400 mL/min,氫氣流速:40 mL/min)。進樣量:1 μL。
2.2 溶液的配制
取4個25 mL量瓶,先各加入適量的二甲亞砜,然后往各量瓶分別精密加入乙醇125.5 mg,丙酮125.2 mg,正丁醇126.0 mg,乙酸乙酯125.8 mg,再加二甲亞砜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充分搖勻,作為儲備液。
2.3 系統適應性試驗
準確量取各貯備液1.0 mL于一個10 mL量瓶中,用二甲亞砜定容至刻度,充分搖勻后進樣1 μL,結果如圖1所示,各峰保留時間分別為乙醇3.927 min,丙酮4.339 min,乙酸乙酯5.893 min,正丁醇7.216 min。各色譜峰分離良好,專屬性強。
圖1 對照液氣相色譜圖
2.4 線性試驗
精密吸取上述貯備液0.6、0.8、1.0、1.2、1.4 mL 分別置于5個100 mL量瓶中,各加乙酸乙酯1.0 mL作為內標,用二甲亞砜定容,充分混勻,進樣1 μL。計算得各待測溶劑的回歸方程,結果見表1。
表1 線性關系試驗結果
2.5 方法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上述貯備液各1.0 mL,精密吸取內標乙酸乙酯貯備液1.0 mL,加入100 mL量瓶中,用二甲亞砜定容到刻度,充分搖勻,進樣1 μL,連續進樣6次,計算得乙醇,丙酮,正丁醇的峰面積和內標乙酸乙酯的峰面積比結果RSD分別為1.09%、1.42%、3.42%(n=6)。
2.6 最低檢測限
配制一定濃度的含各待測有機溶劑的溶液,逐級稀釋進樣測定,經測定得到本方法對該3種有機溶劑的最低檢測濃度(S/N=3)結果為:乙醇0.752 8 μg/mL、丙酮0.751 3 μg/mL、正丁醇 0.755 9 μg/mL。
2.7 樣品測定
分別精密吸取各貯備液1.0 mL,內標液1.0 mL,加入100 mL量瓶中,用二甲亞砜定容至刻度,充分搖勻,作為對照溶液。
另取3批靈芝多糖樣品各約100 mg,精密稱定,分別加入3個10 mL量瓶中,并且各精密吸取內標液0.1 mL,用二甲亞砜定容至刻度,充分搖勻作為供試液。結果見圖2。
圖2 樣品氣相色譜圖
測定法:取對照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 μL分別進樣,記錄色譜圖,供試品溶液色譜圖如顯有機溶劑峰,按內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含量。
批號為20080911、20080923、20081012的3批樣品中,丙酮、正丁醇均未檢出;乙醇的含量分別為0.105 9%、0.112 6%、0.109 6%,均低于乙醇的限度要求。(中國藥典2005年版明確規定了藥品中常見的殘留溶劑及限度,其中丙酮、正丁醇、乙醇的限度均為0.5%[2]。)
2.8 回收率試驗
分別精密吸取各貯備液1.0 mL,內標液1.0 mL,加入100 mL量瓶中,加二甲亞砜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合均勻后作為對照液。精密稱取6份樣品各約1 g于100 mL量瓶中,在每份中加入各貯備液1.0 mL,內標液1.0 mL,用二甲亞砜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勻后進樣1 μL。計算各溶劑峰和內標峰的峰面積比,測得各溶劑的回收率分別為乙醇102.8%,丙酮101.6%,正丁醇103.4%,RSD分別為1.57%,0.89%,2.02%。
3.1 在本試驗中柱溫的選擇是關鍵,測定時采用程序升溫的方法以改善峰形和加快出峰速度。先在40℃保持2 min,使低沸點組分先流出,然后逐漸升溫至100℃保持6.5 min,加快高沸點組分出峰,有助于改善峰形。最后在230℃保持5 min,使溶劑峰充分排出。
3.2 實驗采用乙酸乙酯為內標測定3種有機溶劑的殘留量,色譜圖顯示溶劑、內標以及待測組分間能基線分離,無干擾;方法操作簡便快速,重現性和準確度較好,線性、檢出限和精密度等均滿足定量分析的要求,適用于靈芝多糖中殘留溶劑的檢測。
3.3 因為靈芝多糖是水溶性藥物,且在水、二甲亞砜中溶解性都很好,但待測定的有機溶劑正丁醇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好,根據藥典要求,選用高沸點的二甲亞砜做溶劑,結果良好,故選擇二甲亞砜做溶劑。
[1]周海鈞.藥品注冊的國際技術要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2-99.
[2]中國藥典[S].二部.2005:附錄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