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司芹芹
(1.山西省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麻醉科; 2.山西省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內分泌科 山西省長治 046000)
婦產科麻醉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改進
王磊1司芹芹2
(1.山西省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麻醉科; 2.山西省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內分泌科 山西省長治 046000)
為順利完成婦產科麻醉的教學任務,我校麻醉系根據具體情況對婦產科麻醉教學進行了探索與改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理論教學階段通過改進多媒體教學方式、應用探究式教學及啟發式教學;臨床實習階段明確實習目標、健全帶教體系、嚴格出組考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麻醉教學 教學改革 婦產科麻醉
婦產科麻醉是臨床麻醉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基礎理論到臨床技能都具有其特殊性,在教學中也是臨床麻醉學的重點與難點。為更好的完成婦產科麻醉的教學任務,我校麻醉系婦產麻醉組根據自身師資條件,學生具體情況,圍繞教學大綱要求,對教學目標內容、方法作了適當改進,促使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全面發展,在規定的學時內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取得良好效果。
培養高素質麻醉醫師,必須保證優良的師資隊伍。臨床教師應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再獲得知識的能力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規范標準的技術操作;良好的醫德醫風[1]。我校麻醉學系暨附屬和平醫院麻醉科,從2008年起實行麻醉亞專業分組。目前婦產麻醉組有專業臨床教師4人,承擔婦產科麻醉的理論、實習教學任務。由于實行分組教學,臨床教師能夠更加熟練所授內容,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進行相關教學研究,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我們制定師資培養計劃,根據教學發展梯隊培養教學人才,加強與優秀院校的交流與學習,逐步提高師資隊伍的水平。
傳統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知識點瑣碎、抽象,一定程度影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婦產科麻醉作為臨床麻醉學的重要內容,知識點多,結構復雜,暴露出的問題更加明顯。我校麻醉系婦產科麻醉為6課時,為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們做出一些探索,逐步改進多媒體教學方式,應用探究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取得良好效果。
2.1.1 改進多媒體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可以提供比傳統平面教學更加豐富的素材形式,使抽象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目前在臨床麻醉教學中已基本普及,但普遍存在課件設計單一,教學過分依賴投影,教學質量仍差強人意。我們要求應用更豐富的形象、聲音、動畫等多媒體技術。例如,椎管內麻醉是婦產科麻醉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麻醉方式。以往的多媒體教學中,我們主要采用幻燈與講授相結合的方式,但反饋效果并不滿意。目前教學中我們準備了與椎管內麻醉操作相關的器材、骨骼標本、圖片及臨床錄像等,邊講解邊演示,更加形象生動,有利于幫助學生增加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興趣、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我們依托校園局域網,向學生提供多方面、多層次的高水平教育資源。學生在課外可以通過網絡課程所提供的教學內容、檢測試題、圖片錄像、相關論壇討論等,選擇需要強化或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加深理論知識的掌握。
2.1.2 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學生獨立學習與合作討論的教學形式,是在教師、學生、教材之間展開交流、對話的互動過程。在婦產科麻醉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向學生公布教學目標并提出相關問題,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教材、復習相關基礎理論知識、查閱相關文獻、對所提問題進行探究與討論。正式授課時,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鼓勵學生思考和提問,在講授與探討中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學、思、疑、問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創造性。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起到主導作用,認真傾聽學生對教材的認識,了解學生的感受與理解,從而判斷學生的理解程度,決定教學內容與方式的調整,為學生學習設置探究的情景,以取得良好效果。
2.1.3 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指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所授內容多提出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答題,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婦產科麻醉教學中,婦產科麻醉與其它亞學科麻醉的區別是教學重點,要幫助學生掌握臨床婦產麻醉的特殊性。例如在課堂上可以提問:產婦與正常成人生理狀態存在哪些差異?產科麻醉用藥對胎兒是否會造成影響?不同麻醉方法對胎兒生理狀態影響的差異?一般情況下,哪種麻醉方法更適于婦產科麻醉?產后鎮痛治療應注意哪些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并鼓勵學生回答后再給予講解,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的訓練上非常有效,有助于記憶,提高教學效果。
按照我校麻醉學系實習安排,麻醉專業學生在婦產麻醉組實習4周。如何在4周的時間內讓學生全面掌握婦產科麻醉技術操作,同時鞏固其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時間緊湊,任務繁重。
2.2.1 重視醫德教育,明確實習目標 學生進入婦產麻醉組后,首先由麻醉組長強調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實習紀律,進行麻醉醫師職業道德和麻醉安全防范教育,特別要強調學生要努力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愛崗敬業的精神。此外,向學生介紹婦產麻醉組的工作特點及注意事項,明確實習培養目標:采集病史的能力;溝通能力;急診和心肺復蘇能力;熟練使用麻醉設備及處理一般設備故障的能力;終身學習及科研能力;術后鎮痛能力[2]。具體而言,要求參與完成術前訪視20例,椎管內麻醉20例,全身麻醉20例,產科急診麻醉20例,新生兒搶救10例,麻醉病例分析報告若干等。
2.2.2 健全帶教體系 建立以麻醉組長監督,組內醫師帶教的二級帶教體系。具體實行“一對一”帶教模式,即一名學生配備一名高年資醫師。教學方式有入組前教育、技能操作訓練、成績考核、專題講座、病例討論等。突出臨床實習與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結合和實際應用;突出學生對臨床實際情況的分析、判斷、處理能力的培養。專人帶教情況下,帶教老師能夠熟悉所帶學生的特點、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欠缺與不足等,個體化的調整實習方案,因人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進步。
2.2.3 明確及嚴格出組考核 學生在婦產麻醉組實習結束要進行嚴格的出組考核。我們將考核內容分類具體量化,明確考核內容。例如,我們進行術前訪視這一考核項目時,總分值為10分:儀表態度、溝通能力2分;病歷分析2分;查體與病史詢問2分;麻醉方案的確定及理由2分;麻醉前準備與注意事項2分;具體還有進一步的細化。通過這種明確的量化考核,我們能夠較為清晰的了解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判斷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與缺陷,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指導。同時,我們嚴格執行考試紀律,由科主任和麻醉組長負責完成考核。考核結果進行公布,不及格者實習延長1周。考核成績差或不及格者,對帶教老師提出批評,連續兩次帶教出現不及格者,暫停其臨床帶教并與其工作質量考核掛鉤。通過嚴格的考試制度,真正督促帶教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完成實習任務。
總之,婦產科麻醉理論與實踐教學存在時間短、內容多、任務重的特點,我們進行麻醉亞專業分組教學時間并不長,國內外可借鑒的經驗也不多,雖然目前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與改進,但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上仍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在此與麻醉學界同仁做一一交流,共同將麻醉學專業教學日益完善。
[1]左右波,余慶波,陳昌林,等.淺析如何提高麻醉臨床實習質量[J].川北醫學院學報,2007,2(1):95~96.
[2]葉茂,徐穎,柏林,等.麻醉專業畢業生的技能目標與實現策略[J].醫學教育探索,2004,3(2):48~49.
R714
A
1674-0742(2010)12(b)-0136-02
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