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燕
(蘇州市相城區渭塘鎮衛生院婦產科 江蘇蘇州 215134)
臍帶脫垂是產科急癥,分為顯性脫垂、隱性脫垂2種。其中,顯性脫垂常引起短時間內胎兒窒息甚至死亡,需要當機立斷結束分娩。顯性脫垂常發生在產時,是指胎膜破裂,臍帶于胎先露前方脫出于宮頸口外,降到陰道內,甚至露于外陰部稱為臍帶脫垂。發生率為0.4%~10%,圍生兒死亡率達20%~30%。隱性脫垂又稱臍帶先露,指胎膜未破時臍帶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側[1]。
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分娩數為1600例,發生臍帶脫垂5例,發生率為0.312%。其中顯性脫垂3例,隱性脫垂2例。初產婦2例,經產婦3例,年齡為20~38歲之間。
3例顯性脫垂中的2例發生在產程中:其中1例為宮口開3cm時,胎膜自破,發現胎心率急劇下降至60次/min,陰查發現臍帶脫垂于陰道內,立即予頭低臀高位,上推胎頭,不使胎頭壓迫臍帶,并同時通知手術室麻醉及器械,于產房內局麻下行剖宮產術,在最短時間內取出胎兒,胎兒評分4~8分。另1例為產程宮口開4cm時陰查發現胎頭前有搏動條索樣物,試圖確認為臍帶時發生胎膜破裂,臍帶脫出陰道內,胎心率急劇下降,同樣于產房急診局麻下行剖宮產術,新生兒評3~7分。此外1例為經產婦,入院時即為臍帶脫垂,足位,宮口開全,胎心搏動弱,立即行臀牽術,新生兒評3~9分。隱性脫垂2例,1例于術前宮縮時胎心率大幅下降,擬胎窘行剖宮產術,于術中發現為隱性脫垂,另1例為術前發現胎先露前有搏動條索樣物而行剖宮產術,術中證實。新生兒均評10分。
5例臍帶脫垂經上述緊急處理及后續治療,胎兒健康出院。
顯性臍帶脫垂常發生于產時,發生后臍帶受壓,臍血流受阻,胎兒急性缺氧,胎兒于短期內窒息、死亡。胎兒的生存與臍帶受壓程度、時間成正比,故頭位發生臍帶脫垂時臍帶受壓程度比足位更嚴重,而短時間內結束分娩解除壓迫是保證胎兒良好預后的關鍵所在。因此,急診剖宮產是搶救臍帶脫垂時胎兒的最佳分娩方式。在臍帶脫垂發生時,產婦宜取頭低臀高位,并上推胎頭,使其不直接壓迫臍帶,不強行回納臍帶,亦不宜過多搬產婦,手術室與產房大多并不在一個平面,因此,于產房就地手術,選用局麻進腹以節省時間,爭分奪秒取出胎兒,解除臍帶受壓[2]。可于胎兒取出后選用靜脈基礎麻醉,以減輕產婦的疼痛與不適感。于產房手術必須具備的條件是:(1)手術者嫻熟的技術,臨危不亂的素質;(2)手術室麻醉師、器械護土、巡回護士、產房護士與術者高度統一,互相緊密配合,訓練有素,各司其職;(3)應急狀態的手術室裝備;(4)產房保證良好的消毒無菌狀態。一旦發生臍帶脫垂最好有一個核心人員鎮定冷靜,有條不紊地進行指揮,明確分配工作,積極組織搶救。紗布器械要點清,不隨意添加紗布于臺上,不因急診手術而不清點器械。嚴格無菌操作,以利手術順利進行,預后良好。
隱性臍帶脫垂一旦發現于產程中,立即選擇剖宮產術,可在手術室進行。如不行就陰道試產,并且盡量減少陰道操作,在陰查時也要動作輕柔,并選在宮縮間歇期進行,以免造成胎膜破裂發生顯性脫垂。足臀位的臍帶脫垂如宮口開全胎兒估計適中,可選用臀牽術以迅速娩出胎兒。
總之,臍帶脫垂的分娩方式的選擇以確保母嬰安全的前提下最快娩出胎兒。
[1]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33.
[2]王士仁.剖宮產與臨床[M].第2版.貴州:貴州科技出版社,200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