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生
剛剛被確定為國際旅游島的海南島,激發了許多人的投資熱情。在出現了一座座高價樓盤后,春節期間又出現了天價酒店。據報道,三亞灣附近五星級酒店價格每晚基本都超過了1.5萬元,個別酒店甚至超過2萬元一夜,而且價格還在快速上漲。與之相比,在迪拜著名的“七星級”帆船酒店花費1.5萬元可以入住170平方米的復式房間;同樣,如果選擇去馬爾代夫度假,6日4晚的均價也僅為1.3萬元。
如此高價的酒店旅游消費,自然會將大量的大眾消費者拒之門外。導致海南島酒店價格同比翻番除了春節因素外,就是投資海南的炒房炒樓者制造的泡沫:他們不僅自己占據客房資源,還預訂大量客房囤積起來,加價售給旅行社。
應該說,海南島確實適合搞國際國內旅游,因為這里有獨特的熱帶風光和自然資源。從促進海南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打造“國際旅游島”,吸引外來投資者來發展旅游、博彩等相關產業是不錯的規劃。不過,發展旅游業有很多形式,而發展旅游島的健康方式絕不是炒作和制造房地產泡沫。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投資者們蜂擁海南島去做的不是旅游業,而是去炒房地產。這種偏差雖然不至于毀掉海南島旅游業的未來,但房價漲勢太過迅猛,重演上世紀九十年代北海爛尾樓悲劇的風險很大,海南旅游業短期內也難以健康成長。
實際上,雖然房地產業與旅游業關系密切,但海南島旅游業這種發展態勢孕育了太多的泡沫成分。有泡沫就很難算做正常的投資,而可以歸類為投機。正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期望賺取的是長期合理利潤,投機者是風險愛好者,期望賺取的是短期暴利。如果海南成為國際、國內投機者的天堂,這就背離了發展“國際旅游島”的初衷。回溯夏威夷這一著名國際旅游勝地的發展歷史,它是先從旅游業的發展開始,隨著大量日本、美國游客的到來,當地旅游業持續繁榮,才造成了當地旅游房地產價格的上揚。而從房地產業上揚開始發展旅游島,房價太貴勢必會讓景區內經營者商業成本很高并將成本轉嫁給游客,而大眾游客往往難以接受高報價,很可能造成游客資源不足,造成真正從事旅游業的企業尤其是旅行社蒙受經濟損失。這絕對不是打造國際旅游島進程中應出現的現象。
因此,旅游島的健康發展方式應該是老老實實發展旅游業,而不是先讓房地產業迅速發展起來。筆者期待的是,靠智慧和努力而不是靠投機和冒險發展經濟和旅游業。▲(作者是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
環球時報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