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青 木 陶短房 本報特約記者 甄 翔
希臘債務危機和動蕩局勢迫使歐盟周四開會討論救助方案,目前已達成一致協議,準備向希臘提供援助。歐盟決策人士說﹐希臘的動蕩是對歐元區的一個重要考驗,歐盟擔心希臘危機將對歐元區其他國家造成重大沖擊,如果不能及時遏制,將勢必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歐元崩潰。
為了應對巨額財政赤字和債務問題,希臘政府最近出臺了大幅削減赤字方案,將暫停公務員加薪和招募新員工,降低獎金和津貼,增加燃油稅,提高退休年齡門檻。但此舉遭到希臘全國公務員工會的強烈反對,公務員10日發動了為期24小時的全國性罷工,民航班機停飛,學校停課,醫院只有急診部應診,罷工人群走上街頭游行,甚至法律禁止罷工的警察、消防隊員和海岸衛隊都威脅要參與其中。全國的交通陷入癱瘓。希臘公務員工會秘書長伊利奧普魯斯說:“我們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政府表明態度,我們正在考慮下一步行動,也許在2月24日私營企業工會人員發起全國性罷工時再次加入他們的行動。”希臘公務員工會和希臘民間勞工部門總共擁有大約250萬成員,占希臘500萬工人總數的一半。在媒體工作的埃萊妮介紹說,希臘公務員享受非常高的工資和政府補貼,有些人甚至只要工作20年就可以退休拿到退休金。
同樣面臨債務危機的還有葡萄牙和西班牙,而且三國赤字危機似乎有向整個歐元區蔓延之勢。根據歐盟委員會的預測,到2011年,葡萄牙公共債務在該國GDP總額中所占比例將從去年的77%上升至91%,希臘公共債務所占比例將從113%上升至135%,西班牙則將從54%上升至74%。英國BBC描繪的希臘現狀最慘:高稅收讓經濟喪失活力,高福利讓赤字居高不下,猖獗的黑市經濟讓一切變得混亂不堪,而任何旨在改變這一切的努力,因為勢必削減福利,而必將遭到公眾的激烈反對,甚至引發暴力對抗。文章稱,不僅如此,希臘還是個人浮于事、腐敗橫行的國家,政府試圖精簡臃腫的公務員隊伍以減少赤字,卻阻力重重。在這一切綜合因素左右下,希臘“無可救藥地滑向債務危機的深淵”。
隨著多國陷入困境,歐元前景黯淡,歐盟連夜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挽救希臘債務危機問題,并協調各國立場。美國《時代》周刊稱,此前歐盟各主要成員國意見分歧嚴重。以英國和瑞典為首的非歐元區國家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是最適合拯救希臘的機構。但比利時經濟學家格勞威形容,要IMF出手,無疑是“向華盛頓投降”。“歐盟總統”范龍佩“在歐盟內部解決希臘債務問題”的主張得到法國等多數國家支持。范龍佩堅持認為,希臘問題是歐盟內部事務。文章認為,一個折中方案是建立“歐洲貨幣基金”應對類似問題,以免最終不得不求助于IMF的尷尬。文章稱,歐盟國家已達成一個共識,即不需要IMF插手,而法國更希望借此聲討美-英對沖基金,并重申其改革國際金融監管體制的立場。
路透社報道說,德國和法國將在援助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據估計,德國可能通過國有銀行購買希臘政府債券,確保希臘有能力償還其短期債務。無論采取何種模式,將是歐元面世以來,歐盟首次拯救歐元區成員國。
美國《商業周刊》稱,如果希臘得不到救助,今年春天它就會被債務壓垮,并拖累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意大利。問題是,援助可能開一個壞頭,援助了希臘,就無法拒絕葡萄牙等國的要求,而不斷增多的援助,將讓法國、德國這些援助國感到不滿;更嚴重的是,這意味著歐盟標準成為一紙空文。英國《每日電訊報》稱,盡管英國是歐盟中最不情愿救助希臘的,也是最希望IMF插手的,但大勢所趨,它可能不得不違心加入救助希臘行列。該計劃總資金量達20億歐元,目的是防止希臘危機蔓延導致歐元崩潰。加拿大《全國郵報》稱,這一危機證明,僅僅將各國貨幣整合起來是不夠的,希臘一開始盲目單干,等婁子捅大了就扔到歐元籃子里讓大家分擔,而德國、法國則不得不為希臘的蠻干埋單。法新社稱,如果不能及時遏制希臘危機,將勢必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將歐元拉下水。報道認為,此次危機是對上任不久的范龍佩的嚴峻考驗。▲
環球時報201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