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峰,李鳴亞
(1.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28;2.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江蘇 無錫 214028)
目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給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和娛樂帶來了深刻的革命。多媒體是同時獲取、處理、編輯、存儲和展示多個不同類型的信息,它不僅具有高度集成性、反饋實時性和良好的交互性等特點,而且還具備視聽教學的直觀性,兼有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于一體的特性,可以對學生進行多種感官刺激,因而極大地強化了教學效果,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的種種弊端,使學習更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運用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是極其深遠的。
在《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筆者研究和探討了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動畫,可以圖文并茂,動態展示,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提高教學速度,節省課時,減輕教師的勞動量,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作為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機械制圖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質量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是實現教學目的的先導和前提。
要有效地組織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以內容為導向,構思出以文本、圖形、動畫及聲音為一體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其制作一般遵循如下流程:
確定課題→設計課件腳本→準備和收集教學素材→素材集成與交互控制→調試運行→維護更新。
課件的制作,一般經過如下步驟:
(1)選定課題。根據學情分析,確定適合或者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內容。
(2)設計腳本。腳本的設計就是一個創意的過程,對課件的最終質量起決定性作用,應根據教學主題和教學目標,確定具體的表現方法和內容。首先要把教學內容劃分成若干個基本單元,并思考媒體呈現的形式、時間、順序和位置,然后根據教學策略和課件的結構,設計各基本單元的鏈接關系,形成一個交互友好的網狀結構。
(3)準備和收集教學素材。素材的選取一定要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內容,圍繞重點精選題材,體現教學設計意圖。
(4)素材集成與交互控制。教師將各種素材進行邏輯組織,按照每一個畫面所需要的媒體布局,將各種經藝術加工生成的媒體材料有機地連接起來,使課件具有高度的交互性。
(5)調試運行。課件制作好后,必須對其進行徹底的檢查,以便改正錯誤、修補漏洞,要反復修改調試,直到符合設計要求,然后課件隨堂試用,檢測教學效果。
(6)維護更新。根據學情和上課效果,進一步改進課件,使它在以后的教學中發揮更強大的作用。
機械制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程技術基礎課,是機械工程類專業的主干課程。該課程專門研究機械產品如何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主要內容包括機械制圖規則、投影原理、形體視圖、機械圖樣。該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能力,為提高學生素質、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和繼續學習打下基礎。
在機械制圖課的教學過程中,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每節課往往講不了多少知識。上課顯得單調乏味,且教師在黑板繪圖的過程中,很難同時和學生進行交流,造成了課堂時間的“閑置”,反而在黑板上畫圖會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尤其在講解組合體、常用件和零件圖時,問題尤為突出。即使使用掛圖來展示,由于掛圖數量有限以及掛圖和教材的配套矛盾,也顯得有點力不從心。有時教師采用各種木制教具來做現場演示,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所需要的情景,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求,在課前把教學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文字、圖像、聲音以及動畫并茂,在課上輕點鼠標,就能動態展示所需內容,大大提高了上課時間的有效利用率。同時為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趁熱打鐵式練習,節省了寶貴的時間。使教學組織更為靈活,使學生大腦受感官的刺激,一直處于興奮狀態,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反饋,立刻修改課件,為第二輪教學這部分內容提供了資料,為創造高效、高質量的教學環節奠定了基礎。
多媒體技術的機械制圖教學模式應該表現為四個階段:
(1)課程目標設置與教學內容的分析;
(2)確定課件合適設計方案;
(3)多媒體信息的搜集、選擇與制作;
(4)課件客觀評價與完善。
下面以具體的課程應用實例進行分析。
(1)在講解“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律”一節時,課程主要內容是三視圖的形成和投影規律,比較抽象,學生一時之間難以適應空間物體到平面的轉換,難以掌握投影的規律。如果確定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就可以把三維坐標體系的三個視圖向二維平面的三視圖轉換時,做成動畫,讓學生直接觀看,動態地演示三視圖的形成,讓學生通過多次觀看,然后根據現象總結規律。
這樣的教學,符合人類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識規律,使學生對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律”有深刻印象的理解,對所學知識獲得充分的感知與認同,既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又活躍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可謂一舉三得。
(2)講解“標準件和常用件”這節時,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三維動畫的特有表達手段,用其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將各零件裝配結構及拆、裝過程表達出來,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又便于理解。以螺栓聯接為例,在講授“螺栓聯接”畫法時,就要知道物體A、物體B、墊圈、螺栓和螺母是如何裝配的,以及其配合性質。
(1)在AutoCAD繪出5個零件(物體A、物體B、墊圈、螺栓和螺母)的三維模型;
(2)分別將5個模型導入“luoshuanlianjie.max”的3dsMax源文件中,一定要以DWG格式進行;
(3)制作3D動畫。在3dsMax的動畫面板上,按不同的時間點設置5個零件位置,并直接輸入三維坐標值,以及各零件的旋轉方向和角度;
(4)調整動畫,然后渲染輸出。動畫面板設置后,播放動畫看一看效果,同時打開曲線編輯器,對5個零件的運動時間、移動方向和旋轉角度進行適當調整,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為止,以AVI的格式保存。這樣螺栓聯接的畫法的3D畫面就完成了。
在本節課程講授過程中,用形象、生動和直觀的特點,將螺栓聯接畫法表達出來,讓學生看了一目了然,可以激起學生學習制圖的極大興趣,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制圖》教學中不斷的探索和完善,必將更有利于課程教學的開展,為教學創造出更佳的條件,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進一步增強教與學的效果。因此,在《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已經成為現代教學手段的一種必然趨勢。
[1]劉鳳格.多媒體與多媒體技術[J].科技信息,2006,(12):12-13.
[2]黨 克,張衛紅.多媒體技術在輔助教學中的適當應用[J].教育科學,2005,(10):26-27.
[3]許 暉.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0):79-80.
[4]花 健.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機械制圖課堂教學[J].職業,2007,(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