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勛根,金建良
(上虞市水利局,浙江 上虞 312300)
從 2002年開始,我們積極適應政府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并以此為契機,不斷完善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審批與管理,逐步實現了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與主體工程“三同時”。目前,我市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率達到100%,實施率達到 80%以上。2002年至今,累計審批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批件931件、驗收件 98件,為水土保持工作的規范化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4年,水利部授予上虞市水利局“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我們強化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是分不開的。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三同時”制度,既是預防和治理開發建設項目人為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也是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的重點和難點。落實“三同時”制度的前提是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門對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管理工作,只有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按規定進入了審批程序,才能確保“三同時”制度的貫徹實施。為此,自 2002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把開發建設項目水保方案的編報審批工作作為整個水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經過 1年多的艱苦努力,終于使這項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后幾經完善,逐步形成了編制、申報、審查、審批、監督、管理、驗收等一整套規范有序的操作模式。審批工作也經歷了從進入序列到聯審聯批再到分類審批的轉換過程。
開發建設項目的立項審批權在發展和改革主管部門,2002年我市實行第二輪政府審批制度改革時,改為市便民服務中心一窗受理、有關部門參與、主管部門一次審批的模式,市水利局緊緊抓住這一機遇,依法據理力爭,并做好充分扎實的準備工作。局領導根據水保站擬定的進入政府審批序列運作思路,多次向市政府作專題匯報,并向市便民服務中心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法規依據和考慮成熟符合中心管理要求的運作模式,最后在全市總審批事項減少 30%的情況下,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被確定為必須依法辦理的審批手續,并與環評一起以開發建設項目審批前置條件的形式進入審批序列,一步到位,實現了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從方案審批到實施驗收的一票否決。
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表)從申報(委托編制)到驗收共有6個環節,按照當時的管理模式,幾乎每個環節都必須有水行政主管部門參與,工作量巨大。針對這一情況,結合 2003年開展的政府審批制度第三輪改革,我們對水土保持方案的審批工作作了相應的完善,并納入市便民服務中心聯審聯批程序。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從 2003年 8月起,由發改局設立的聯審窗口統一受理,并由業主委托設計單位編制水保方案;二是對開發建設項目進行分類,一般來說工業項目水保方案內容相對簡單,且以報告表為主,由設計單位技術人員當日填制完畢并審核后交中心窗口;三是由審批責任人員審查后交聯審窗口統一發放水保方案合格證,并按規定征收水保“兩費”;四是參加聯審窗口統一組織的竣工驗收。
隨著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深入,目前我市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與發改(政府投資項目)、規劃(房地產項目)、經貿(生產性企業項目)三個部門的審批同步進行。現在日常運作的模式和行政審批流程分別是:①企業生產經營性投資項目。在市便民中心經貿局窗口核準項目批復前,由市水利局窗口進行水土保持方案批復,在建設項目完工后、經貿窗口組織竣工驗收前,由水利窗口對生產性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實施得是否合格進行驗收。②房地產開發項目。在規劃局窗口頒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前,由水利窗口批復水土保持方案,至建設局窗口核準商品房預售許可后、主體工程驗收前,由水利局組織房地產開發項目水保驗收。③政府投資項目。在市發改局窗口審批初步設計及概算后、市國土局窗口辦理用地報批手續前,由市水利局窗口辦理涉及水利工程和其他政府投資項目水保方案報批手續,到項目完建進入竣工驗收階段時,由市重點工程建設辦公室組織包括水利局窗口共同參與的綜合驗收,做到抓住關鍵環節,嚴格審批流程,有效提高開發建設項目水保工作的強制性。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進入市便民服務中心審批窗口后,我們必須按便民中心的管理模式和承諾條件為業主提供從方案編報到審批的全程優質服務和有關技術咨詢。我們的主要承諾和做法是:①簡化審批程序,凡是以報告表編報方案的,一律以表格形式批復,并在 5個工作日內辦畢,實現政務提速;②需編制報告書的,由市水保站給予必要的指導,并提供咨詢、組織審查,受理后在 7個工作日內批復;③盡最大可能按最低標準征收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這些承諾大大地方便了業主辦理審批手續,提高了辦事效率,降低了非生產性支出。但同時,也給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了較高的工作要求,對一般性的項目,可以說是一條龍服務,并且有較嚴格的時間要求。自 2002年 9月 5日水保方案審批進中心以來,我們迅速協調和理順有關工作關系,明確前方(窗口審批)和后方(方案編制、審查、實施、監督、驗收等)的工作職責,落實專人負責,做到件件按規定辦結,得到了市便民中心領導的充分肯定和有關業主的一致好評。
作為上虞市水土保持監督工作的實施機構,市水保站目前在開發建設項目水保方案管理上主要從事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對較大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組織評審;二是對各項目水保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巡查監督,并將情況記錄在項目檔案中,交中心窗口用以驗收。為進一步明晰事權職責,認真履行監管職能,提高開發建設項目水保工作的嚴肅性,樹立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法治權威,根據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檔案,我們采取日常巡查和重點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專項執法檢查的形式,對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監督管理。每年開展日常巡查達 250人次,組織專項執法檢查時則邀請市人大、發改、財政、新聞等有關部門參加,及時指出有關項目存在的不足,對存在的水土保持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追究,確保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
我市對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的驗收分兩類進行管理:一類是以報告表編報方案的項目,參加由市便民服務中心組織的統一驗收,在便民服務中心統一制作的驗收表上出具驗收意見,該驗收意見具有一票否決的效力;另一類是編制報告書的開發建設項目,由市水利局組織專項驗收并發文確認驗收意見,作為竣工驗收的的依據之一。
在確保水行政主管部門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規定的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權的同時,通過全面介入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包括過程和效果的驗收,嚴把驗收關,確保了水保部門監督驗收職能的充分到位,確保了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使用,把“三同時”制度全程、真正落到實處,大大提高了開發建設項目水保工作的實效性,為我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卓有成效開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打造一個山川秀美的新上虞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