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空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原煤產量完成30.5億t,同比增長8.8%。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規模以上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3021億元,同比增長25.9%;煤炭出口量完成2240萬t,同比下降50.7%,出口金額完成24億美元,同比下降54.7%;煤炭進口量完成12583萬t,同比增長211.9%,進口金額完成106億美元,同比增長201.3%。2009年我國原煤新增查明資源儲量達到503.6億t;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0.892人,同比下降24.5%。據初步測算,2009年我國煤炭消費量為30.2億t,同比增長9.2%。
由于電力消費的穩步增長,中電聯預期2010年電煤需求仍將保持高位。中電聯報告稱,上半年火電發電量及火電耗煤量仍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電煤供需偏緊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預計,2010年全國電廠發電、供熱生產電煤消耗在16億 t左右。
在國際鐵礦石談判懸而未決之際,與鋼企有關的另一個談判——國際煉焦煤長協談判結果率先“出爐”。近日,新日本制鐵公司和J FE鋼鐵公司等日本鋼鐵廠商和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公司就今年4~6月份煤炭價格提高到200美元/t達成協議,比2009年的價格大幅上漲了55%。
日前,從山西省經信委獲悉,為促進山西省焦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山西省經信委研究制定了《各市分階段焦化產能淘汰量和焦化企業保留戶數》和《山西省焦化企業產能置換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根據計劃,截至2015年,山西省共計將淘汰落后焦化產能6000萬t,只保留60家骨干焦化企業。根據規劃,山西省在2011年之前,將淘汰落后焦化產能2000萬t;在2012~2015年間,將淘汰落后焦化產能4000萬t。淘汰規劃實施之后,到2011年,全省將保留150家骨干焦化企業;到2015年時,全省只保留60家有實力的骨干焦化企業。
2009年新疆各類煤礦共生產原煤8740萬t,比2008年增產1977萬t,同比增長29.2%,哈密、昌吉、吐魯番等主要產煤地的煤炭產量均創歷史新高,成為當地工業增長的主要拉動力。目前新疆準東、伊犁等4大煤田、13個重點礦區和11個一般礦區的總體規劃和開發建設工作已經全面展開;蘭新鐵路第二雙線于2009年11月份開工建設,新疆“西煤東運”運煤專線將逐步形成;國家已經批準新疆750 kV電網建設以及與西北電網聯網工程,“西電東送”、“西煤東運”已成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煤炭工業在我國能源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將日益顯現。2010年,新疆將全面啟動吐哈煤炭基地開發建設,加快推進大型現代化礦井建設步伐,預計全年將生產原煤1億t。
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決定啟動新一輪的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整合后,煤礦設計生產能力不得低于15萬t/a,石灰巖、冶鎂白云巖等非金屬重要礦種的最低開采規模不得低于5萬t/a。該自治區國土資源廳介紹,新一輪資源開發整合過程中,影響大礦統一規劃開采的小礦,凡能夠與大礦進行整合的,由大礦采取合理補償、整體收購或聯合經營等方式進行整合。國有礦山企業之間的整合可在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監管下,采用資產整體劃撥的方式進行。對于擬單獨保留或整合的礦山、擬整合的已關閉礦的剩余資源及邊角零星資源,有償就近出讓給整合后的開發主體;對于多個礦區包圍的關閉礦資源或空白資源,具備公開出讓條件的,應通過公開出讓的方式確定整合資源的歸屬。
日前,新疆準東煤田3個礦區總體規劃通過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的審批。2009年,準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完成投資14.8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35億元,2010年將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一期工程。昌吉州經貿委黨組書記、煤電煤化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春生表示,五彩灣礦區、西黑山礦區、大井礦區3個礦區規劃已獲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簽發。另外,昌吉州人民政府編制的準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功能布局的總體規劃也已經通過了該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審批,正在著手實施。到目前為止,全長138 km的準東公路已經正式投入運營,烏準鐵路完成了194 km工程建設,從烏魯木齊北站到五彩灣礦區已經實現了通車,形成了1500萬t/a的貨運能力。劉春生表示,2010年,準東產業帶將力爭使煤炭產量突破3000萬t。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淮北礦業集團司董事長王明勝表示,淮北礦業集團正在計劃上市,目前已經完成了主輔業分離,正在接洽戰略投資者,預計2011年完成向證監會的審核申報工作。為了符合上市的要求,淮北礦業集團首先剝離了非核心資產,并成立了淮海實業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經成為安徽省國資委的直接下屬企業,不再屬于淮北礦業集團。包含淮北礦業集團主要煤炭資產的“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將成為未來上市的主體,該公司已于2010年2月份正式成立。目前,淮北礦業集團的第一大股東為安徽省國資委,其持股比例高達90%,第二大股東為信達資產。
近日,重慶能源集團在新疆哈密地區的首座礦井——大蘭湖一礦定于今年第四季度開工,這標志著該集團“南下 (貴州)、西進 (云南)、北上 (新疆)”的跨省開發戰略布局完成。“南下”,是在貴州開發建設5對礦井 (已全部開工),將形成400萬t/a的生產規模;“西進”,是在云南建設生產規模達270萬t/a的礦井 (計劃于今年第二季度開工);“北上”,是在新疆哈密地區建設生產規模達3000萬t/a的煤炭生產基地。大蘭湖一礦是重慶能源集團“北上”的一期工程,也是重慶市入疆開發煤炭資源的第一座礦井,該礦設計生產能力為1500萬t/a左右,二期工程為再建一座生產規模為1500萬t/a左右的礦井。通過實施跨省開發戰略,到 2012年該集團的生產規模將達到5000萬t/a,產能將在現在基礎上增加3倍多。屆時,重慶市電煤供應緊張的局面將得到有效緩解。
兗州煤業把握后金融危機時期世界和國內經濟都處在新一輪大變革、大調整、大發展之中的良好機遇,全面實施“二次創業、加快發展”戰略,力爭到2012年,實現經濟總量比2009年翻一番,煤炭產量達到7500萬t;建成“四大產業基地”,即榆林煤電化產業基地、鄂爾多斯煤化工產業基地、巨野煤電產業基地和澳洲煤炭生產基地;實現“四地上市”,即兗煤澳洲公司在澳大利亞上市,兗州煤業成為四地上市公司。
近日,由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太原研究院生產的“高效安全短壁機械化開采成套技術與裝備”項目通過中國煤炭學會組織的鑒定。這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已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該成套技術與裝備整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作為綜采技術的有力補充,該設備能夠實現邊角煤、煤柱及不規則塊段的安全高效開采。該項目的成功研發,對提高礦井資源回收率,促進煤炭產業升級,保持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日前,從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陜煤化集團”)了解到,全球最大的低溫煤焦油輕質化項目——總投資17億元的陜煤化集團榆林錦界天元化工有限公司50萬t/a低溫煤焦油催化加氫制取高品質燃料油項目正式投料試車,這意味著我國煤制油技術再添新丁。該項目由135萬t/a低溫焦化、焦爐煤氣冷卻凈化與儲存、氫氣抽提與壓縮、延遲焦化、煤焦油加氫以及油品分餾等單元構成。該項目依托榆林市長期以來形成的煤炭干餾技術,采用立爐干餾工藝生產蘭炭、煤焦油和焦爐煤氣,再對焦爐煤氣處理制取高純氫氣,然后采用二段加氫、尾油裂化專利技術工藝,對煤焦油催化加氫裂解,最終生產分餾出-20#和-30#柴油、石腦油、液化氣等高附加值產品。該項目設計加工煤焦油能力為50萬t/a,達產后可生產高品質燃料油40萬t/a、生產液化氣0.8萬t/a、石油焦8萬t/a、液氨0.6萬t/a、硫磺0.2萬t/a,實現銷售收入近30億元。與同等規模的煤直接制油和間接制油相比,該項目投資額僅為同等規模項目投資額的1/6~1/5,耗水量僅為同等規模項目投資額的1/5~1/4,能耗可下降23%~27%。該項目50萬t/a規模裝置可減排二氧化碳43萬t/a。
近日,國家環保部正在修訂《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等一系列相關產業設備的國家級排放標準,該《標準》目前正在討論和征求意見的過程中,有望于近期正式頒布。該《標準》主要針對新建火電廠設備規定具體的排放指標,如單位立方米煙氣排放量、運轉每小時煙氣排放量、發每度電煙氣排放量等。經過修訂,該《標準》將更加嚴格,相關指標在國際上也屬于先進水平。同時,按照國內目前的設備技術水平,要滿足上述標準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必須推廣使用更嚴格的污染物控制技術。權威人士認為,實施以上《標準》將意味著新建火電廠的技術難度將加大,成本將提升,落實上述《標準》主要看居民承受能力和綜合經濟水平,畢竟發電成本的提升最終都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責任編輯 宋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