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合肥有線電視寬帶網絡有限公司 230001
淺析合肥試點小區雙向HFC網絡的優化
張偉 合肥有線電視寬帶網絡有限公司 230001
隨著“三網融合”政策的日漸明朗,廣電行業與電信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合肥有線近年來采用CMTS+CM的接入方式,依托覆蓋全市的雙向HFC網絡,大力發展有線寬帶業務。然而,在用戶數不斷增加的同時,也暴露出了網絡中的種種問題。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上網體驗,合肥有線決定對全市的雙向HFC網絡進行一次徹底的網絡優化。
經過6天的時間,我們對合肥有線雙向HFC網絡中的四個小區共、兩個端口進行了網絡優化的試點工作,對網絡進行了全面的摸底和排查。網絡優化試點小區的網絡各項指標均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即正反向鏈路實現全部的統調,回傳端口的調制方式由原來的QPSK/3.2MHz提升到16QAM/3.2MHz,相應的用戶可用帶寬提高了一倍,反向鏈路信噪比達到26dB以上,誤碼率低于1%,運行穩定,大大降低了寬帶用戶的投訴率。
本次網絡試點小區共有四個,分別是南國花園小區、竇小橋小區、杏林北區27棟小區、杏林南區31棟小區,其中南國花園小區和竇小橋小區二混于5/0/U3端口,杏林北區27棟和杏林南區31棟二混于10/0/U1端口。
網絡優化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次網絡優化的試點我們共經歷了四個階段。
我們前后共花費了二天的時間對試點小區的網絡進行全面的普查和分析,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的拓撲結構,設備安裝的物理位置,設備安裝的工藝,調試方法,器件的質量和折舊程度。
在進行正向鏈路調試時,我們按照正向鏈路調試規范進行調試;在進行反向鏈路調試時,我們主要采用了零增益的調試方法。所謂零增益調試方法就是保證分配網各有源設備的鏈路增益為零。需要進行零增益調試的設備包括中心機房回傳光接收模塊、野外光機、放大器。
故障的排查是網絡優化過程中工作量最大的一環,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在處理網絡故障的時候并未從整個系統的角度去處理,結果造成大量故障的長期積累,嚴重影響了網絡的穩定性。在整個試點的網絡優化過程中,我們共解決28起網絡中存在的故障和隱患。
在網絡優化過程中,我們通過全天候的監測,指派專人進行跟蹤,及時發現并解決故障。整個過程中,共解決兩起重大的噪聲故障,排查底噪超標10次,發現器材故障3次并更換,發現并排除主干線被破壞2次,并對杏林南小區全部F頭進行加固擰緊工作,更換隱患F頭13個。
經過對試點小區的網絡優化工作,我們發現4個試點小區存在如下方面的問題。
根據對試點小區的排查我們發現,這些噪聲和故障隱患往往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并且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如果沒有有效的排查手段和方法,排查起來極為困難。比如調試問題、接頭本身的質量問題、安裝工藝問題等。
我們在試點小區發現,實際的網絡各關鍵點的電平指標與網絡調試規范要求的指標存在出入,這說明在長期的網絡維護過程中,人為的改變了鏈路結構或并未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調試,造成用戶端電平離散度過大,從而引起一系列的故障。并且,在實際的網絡中,有些網絡結構與當初設計時的網絡結構存在很大的不同,在這些網絡進行調試時,并沒有及時調整調試方法。
樓放各支路分配網的分支損耗不一。而我們在對這四個試點小區的調試的過程中發現,由于樓放輸出時往往還加有干線分支分配器等設備,實際相差竟達到16dB,造成各放大器的反向輸入電平嚴重的不平衡。
反向通道監測系統是一個實時監測和記錄HFC網絡多個反向通道中信號、噪聲的大小及分布的監測系統。通過使用反向通道監測系統,使我們在HFC網絡的建設、維護和優化中,特別是反向通道維護的過程中不再盲目被動地去尋找噪聲和干擾來源,而是可以實時監測到網絡的質量,檢測噪聲和干擾的變化情況,在真正故障發生前或用戶投訴前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大大提高了實際的網絡質量。
以竇小橋小區為例,我們在完成該小區的優化治理工作后,光驅動電平測試口實測底噪低于20dBuv,頻譜顯示通道底噪平滑無雜波,但實際端口SNR值僅為26dB,與目測底噪應有SNR值相差較大。現場斷開各反向支路后,底噪聲變化不大。但機房內反向監測系統顯示帶內有明顯的侵入干擾,現場人員在機房人員的配合下,成功的排除了噪聲。
通過網絡優化后,試點小區回傳端口的調制方式由原來的QPSK/3.2MHz提升到16QAM/3.2MHz,調制方式的提升帶來的是上行帶寬的增加,上行帶寬也由原來的5.12Mbps提升到現在的10.24Mbps,帶寬提高了一倍。這樣不僅節省了設備擴容的成本,而且提高了用戶的網絡體驗。
以5/0/U3端口最近一周的BER變化趨勢為例,在網絡優化前,端口的誤碼率較高,最高甚至達到了82%,經過網絡優化后,端口的誤碼率為0%。
以10/0/U1端口最近一周的信噪比變化趨勢為例,網絡優化前信噪比波動較大,信噪比最低達到了15dB,網絡優化后,端口信噪比達到了26dB以上。
根據我們的了解,這四個試點小區在網絡優化前故障率較高,主要原因為用戶CM回傳電平過高或過低,侵入噪聲和網絡結構噪聲引起網絡極不穩定,通過網絡優化后,我們大大降低了CM回傳電平的離散度,解決了多起侵入噪聲和網絡結構噪聲的問題,可以預見,基礎網絡故障率定會大大降低。
1、重新對全網進行網絡調試;
2、對長期存在的故障或故障隱患進行排查處理, 對存在問題的分支分配器、用戶終端盒、電纜接頭和電纜等進行更換;
3、建立反向通道噪聲監測系統;
4、在以后的網絡建設、新入戶安裝、機頂盒安裝、CM安裝過程中,用戶家的終端面板采用高隔離型的F型終端面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并接現象,并減少饋電對網絡的影響;
5、拆分覆蓋用戶數過大的光節點,調整不合理的網絡結構,取消放大器串接現象;
6、建議在以后的網絡建設中使用擠壓型F頭,提高網絡可靠性。
基礎網絡的質量是開展各項業務的基礎和前提,是運營商的生命線。為了進一步提升網絡質量,保障和促進各項業務的運營和發展,我們需要對基礎網絡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梳理和優化。網絡優化項目完成后不但可以節約大量的硬件設備投入和維護成本,更能迅速緩解由于用戶量的迅速增加給網絡帶寬帶來的壓力,提高用戶體驗。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