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明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256414
高職女生開展毽球運動初探
吳立明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256414
本文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就目前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及高職女生的身體狀況等方面,論述了在高職女生中開展毽球運動的重要性及意義。關鍵詞高職教育; 毽球運動;體育教學; 教學改革
當前,職業教育已經引起全黨和整個國家的高度重視,《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中指出“職業技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要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是培養高級職業和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高等學校,在教育教學目標、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和模式上與其他高等院校有很多不同之處。其任務是培養在第一線上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既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又能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能力和基本技能。專業勞動客觀地向人的體能和心理提出更多要求,這就需要對未來的勞動人才進行必要的職業性身體訓練。和普通高校一樣,體育課也是高職院校教學計劃中所規定的必修課,是學校體育的基本形式,對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高職院校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其體育教學基本上是照抄照搬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學模式,沒有職業院校的教學特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學改革的深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必須圍繞其辦學指導思想,在制定大綱、選用教材、制定考試方法時,較大程度地增強其靈活性,實行彈性化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增強學生體質的需求,這也是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當前,高職學生特別是女生的體質狀況不容樂觀。趙厚亞等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山東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 2002級女生體型屬“較輕”范圍;2004年直線下降為“輕”范圍。筆者對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在校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這次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收回有效答卷95份。調查的對象主體是在校大學生,基本調查結果見表1.2.3。
由表1可知,每周運動不足一次的女生多達18人,說明女生的活動次數非常少。
由表2可知,總體來看大部分女生選擇了中小強度,說明女生喜歡強度小的運動。
由表3可知,三大球幾乎見不到女生的身影,女生的選擇集中在跑步散步、毽球活動、趣味活動上,這與前面體育運動強度的調查結果較為一致,女生偏愛運動強度較小,娛樂性強的體育項目。
綜合來看,女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很多,如:運動項目、運動場地及生理心理等因素。開展毽球運動從某些方面能解決這些實際困難,對提高高職女生的身體素質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毽球是我國一項古老的運動項目,是從我國古代的民間踢毽子游戲衍生而來,歷史可追溯到漢代。它集趣味性、觀賞性、健身性及廣泛的適應性于一體,有許多現代運動項目無法與之媲美的優點。 在高職女生中開展毽球運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毽球運動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通過體育課對女生的初步調查發現,有95%的女生都或多或少的會踢毽子,有30%的女生踢得相當不錯,這就使得在高職女生中開展毽球運動有了切實可行的依據。高職教育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體育教學基本上照搬普通高校的模式,以三大球和田徑為主,女生參與活動的很少,體育課基本上是在應付。但對踢毽子活動,所有的女生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不但動作協調、優美,而且技術動作掌握很快。經過兩次課的練習,所有女生已掌握了毽球的基本踢法,毽球運動的技術要領非常符合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女生中開展毽球運動極易普及推廣。

表1 每周體育鍛煉次數統計

表2 體育鍛煉強度統計

表3 男女生體育運動項目的差別
毽球運動的產生、發展與變化,符合高職女生現階段的生理、心理和動作技能形成的客觀規律。它的動作形成自然樸素,包涵了人體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及生產實踐中的基本活動能力,是人體適應自然環境所需要的一種能力的反映。
踢毽球不僅可促進身體骨骼肌肉的正常發育、增強心、肺功能、鍛煉神經系統、提高機體功能,還可以培養人們對時間、空間的立體感、提高定向能力與判斷能力,而且更有助于提高踝、膝、髂和關節的靈活性,使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進一步得到全面鍛煉,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在毽球教學內容方面,均反映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運動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循序漸進”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的認識、生理、心理與動作技能形成的三個客觀規律,同時又可以根據學生不同年級、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身心發展規律逐步提高技術水平。
女生踢起毽子動作輕盈舒展,毽飛人舞,顯示出我國民間體育的獨有特色,極易引起女生參與的熱情。毽球運動是在花毽的趣味性、觀賞性、健身性基礎上,增加了競技性。它是集羽毛球的場地、排球的規則、足球的技術為一體的一種隔網相爭的現代運動項目,充滿了青春活力和朝氣,給人以強烈的時代感。毽球運動能極大地豐富女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學生的體育興趣、運動能力和終身體育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對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修養,培養人們團結、進取、開拓及創新的精神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調其情感、增其意志、強其筋骨、陶冶情操,使人們終身受益。
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大都以三大球為主,而適合女生活動的羽毛球、毽球、乒乓球、跳繩、趣味運動等大眾運動項目納入了邊緣化的境地,高職院校又沒有過多的資金來改善現有的體育設施,以及固有的性別化與偏見,使女生及身體條件差的學生只能望球興嘆,大部分女生得不到充分的運動,身體素質下降較快。在女生中開展毽球運動非常符合目前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其設備簡單、不受場地限制,投資少、收益高,可因人、因時、因地而宜,立竿為柱、以繩代網即可開展,四季皆宜,運動量可大可小,技術動作可簡可繁,有利于女生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
在高校開設優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可以改革和創新高校傳統體育教材與教學大綱陳舊,教學內容單調的狀況,豐富高校體育內涵,體現高校體育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點。
學院領導應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加大體育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不斷提升體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這也符合當前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
在女生中加大力度宣傳毽球運動的鍛煉價值,培養學生對毽球的興趣、愛好,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參與。在學校公共體育課中進行毽球教學,在體育專業教學中開設毽球選修,培養骨干人才,促進毽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目前,大部分高校還沒有開展此項運動,從事毽球運動的專職教師較少,專業毽球運動教練更是嚴重短缺,這也是阻礙毽球運動在高職院校傳播和開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各高校應招聘一批經過毽球培訓的專業老師來進行教學,定期舉辦高校毽球教師、教練員培訓班。
從拓展體育課程內容入手,充分開發多種課程資源。除了利用學校現有體育場館設施外,還可以開發自然環境資源和社會體育資源,進行教學和練習。
綜上所述,根據目前高職院校的發展現狀,在女生中開展毽球運動是全面提高女生身體素質的最佳選擇。雖然毽球運動尚處初級階段,但毽球運動以其獨特的魅力優勢定會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必將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因此,充分認識該項運動的特點,積極宣傳該項運動的意義,廣泛地組織開展該項運動,是每一個體育工作者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1]黃元訊,陳元武,郭良繼.大學生身體素質現狀與對策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報. 1999,(5):36-38.
[2]李剛,劉麗.湛江地區高校毽球運動開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體育師友. 2008,(5)
[3]趙厚亞,孫昭君,金君,等.高職學生身體素質評價及對策[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3(75): 109-112.
[4]鐘秉樞.高等體育教育改革探索[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5]楊德銀,龔德貴.校園體育文化建設[J].體育學刊.2001.3:86-87.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