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霞 楊柳青
1.東營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
2.東營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淺析科技獎勵在創新型城市建設中的作用
陳東霞1楊柳青2
1.東營市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
2.東營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本文就如何發揮科技獎勵的激勵作用,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本文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激勵科技人員多出成果、吸引高校院所的高新技術成果、有效提高財政資金的投入效益四個方面闡述了科技獎勵對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義;第二部分結合當前形勢、我市現行科技獎勵制度中的不足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加大科技獎勵力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大科技獎勵力度的主要措施和具體建議;第四部分從六個方面對加大科技獎勵力度的經濟社會效益進行了簡要評價。
科技;獎勵;創新型城市;作用
科技獎勵是政府鼓勵和引導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進入新世紀后,特別是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的召開,各級對科技獎勵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紛紛加大了科技獎勵力度。當前,我市正處于加快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關鍵時期,更應該完善科技獎勵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大科技獎勵力度,以求吸引更多科技精英、匯集更多科技資源、凝聚更多科技力量,投身我市的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
科技獎勵作為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一個聯接點,是政府引導社會科技研發的風向標,在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可以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建設創新型城市的中堅力量。通過科技獎勵,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支持,可以促使企業更加重視科技創新,主動改善科研條件、加大科研投入,使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是可以激勵科技人員多出成果。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要素。通過科技獎勵,不僅可以使科技人員的創新得到政府的獎勵和認可,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全社會營造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更有利于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創造更多科技成果。
三是可以吸引高校院所的高新技術成果來東營轉化。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匯集、科研設施先進,是科技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地方。我市建市時間短,地方人才匱乏、科技創新資源不足。通過制訂優惠的科技獎勵政策,將有效促進我市與市域外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以此實現借梯上樓、借智發展。
四是可以有效提高財政資金的投入效益。科技獎勵的對象主要是轉化條件較為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人物。通過科技獎勵,可以使這些科技成果迅速轉化成為現實生產力,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可以吸引這些科技領軍人物投身我市的科技創新,將有效帶動我市相關產業和行業的總體發展水平。
隨著科技經濟一體化步伐的不斷加快,經濟發展對科學技術進步的需求不斷增加,對科學技術獎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各級對科技獎勵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進行獎勵,是黨和政府長期堅持的一項制度。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獎勵工作。2005年,國務院頒布實施了新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對最高科學技術獎500萬元獎金的使用和分配進行了明確規定。2006年,又將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單項獎金增加至100萬元,并規定各省、直轄市要設立自己的科技獎勵辦法。黨中央、國務院每年召開一次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出席頒獎大會。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步法》,規定“國家建立科學技術獎勵制度,對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重要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2006年1月,國家科學技術大會召開后,國內部分重視科技創新的城市紛紛對獎勵辦法進行了修改。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實施了新的《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獎勵經費從800萬元增加到2000萬元,與我市同時列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工程城市的東莞、昆山、泉州等市也大幅度提高了獎勵額度。省委、省政府于2002年頒布實施了《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設立了省科學技術最高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五種獎項。2006年,根據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頒布實施了新的《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將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的獎金提高到每人100萬元,并規定各地市要設立科學技術獎,獎勵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濟南和青島將獎勵經費由180萬元、300萬元分別提高到540萬元和800萬元,濰坊、威海、濟寧等市也在籌劃起草新的獎勵辦法,都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大獎勵力度。而目前東營市科技獎勵經費不足50萬元,與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要求不相適應。
(二)現行科技獎勵制度已遠不能滿足科技創新要求。東營市市現行的《東營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在獎項設置、獎勵范圍、獎勵標準等方面表現出了諸多與我市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另外,由于科技獎勵獎金數額與科技人員在人力、財力和物力等方面的付出差距較大,科技獎勵失去了對科研人員,特別是企業科研人員的吸引力,科技人員對其關注度逐步降低,其導向和激勵作用不斷削弱。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獎項設置單一,獎勵范圍窄。東營市科學技術獎設立市長特別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三種獎項,側重于科技進步獎評審,主要是對技術上有所創新的科技人員進行獎勵,缺乏對科技成果推廣人員、科普人員、從事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基礎性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的激勵,易形成重研究輕轉化的導向,不利于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二是獎勵對象地域性強,缺乏對市外智力資源的吸引力。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高效經濟區對科技資源的占有率和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獎勵辦法主要是對東營境內科技人員進行獎勵,缺乏對推動我市產學研結合,促進我市科技交流合作的非東營籍科技工作者的獎勵,對市外科技人才來我市轉化科技成果的吸引度不夠。
三是授獎項目總量少,示范帶動作用差。目前,東營市每年獎勵項目申報數量都在200項左右。但是,現行獎勵辦法規定市科技進步獎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50項,致使一部分優秀科研成果由于受授獎數量限制而得不到應有獎勵,使科技獎勵的示范帶動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
四是獎金數額小,缺乏激勵作用。物質獎勵是科技獎勵的一種重要方式,獎勵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對人才的渴求和重視程度;通過重獎可以起到“激勵一個,帶動一片”的作用。近三年,榮獲東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工業項目,其研發投入都在500萬元以上,最高的達到了2000多萬,直接經濟效益均在1億元以上。現行《辦法》規定,科技進步一等獎獎金為1.5萬元,獎勵額度為項目研發投入的二百分之一,是其創造經濟效益的萬分之一,遠遠低于科研人員的付出,對科研人員和企業的吸引度不夠,激勵作用不明顯。
(三)創新型城市建設對科技獎勵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勢,市委、市政府已經將建設創新型城市納入了重大戰略決策。市四次黨代會將建設創新型城市列為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六項重點措施之一,明確提出“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鼓勵原始創新,突出抓好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逐步形成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將“在建設創新型城市上取得重要進展。”列為今后五年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措施。東營市是國家首批技術創新工程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創建市,并連續3次被命名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科技獎勵直接面向科技企業和科技人員,可以有效激發他們的創新主動性和創造活力。要在創新型城市建設中實現率先突破,就必須要健全和完善科技獎勵體系,充分發揮科技獎勵的激勵、引導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科技獎勵的根本目的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因此,加大科技獎勵力度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大科技獎勵的資金額度;二是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具體建議是:
(一)修改現行《東營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分析和征求意見,并充分借鑒先進地市的經驗,提出新的《東營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這個辦法必須既要“立足實際”,更要“適度超前”,不能邊修改邊落后。
(二)增加科技獎勵的獎項設置。科技獎勵的獎項設置不僅要參照國家和省里的獎項設置要求,更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考慮地方科技創新特點。建議在現有科技獎勵獎項設置的基礎上,將科技進步獎分設經濟發展類和社會公益事業類,其中經濟發展類側重獎勵較高經濟效益的成果,社會公益事業類側重獎勵具有較大社會效益的成果。增設技術發明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的獎勵對象是通過發明專利的轉化實施,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主要是為了鼓勵原始創新。自然科學獎的獎勵對象是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做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鼓勵相關領域科技人員積極探索未知世界,為新技術、新成果的誕生奠定理論基礎。將原單獨設獎的科技進步組織獎進行歸并,增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獎。設立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獎主要是因為過去我們的科技獎勵主要是獎勵科技成果及其研發人員,而那些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默默無聞地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科技管理人員卻得不到肯定和認同,設立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獎的目的就是要肯定他們的工作,激勵社會各界為科技成果轉化創造條件,提供服務。
對原單獨設獎的東營市-中國石油大學產學研結合貢獻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合并,設立科技合作獎,將獎勵范圍調整為與我市開展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產學研結合以及在油地校合作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獎勵那些撇家舍業到東營,與我市企業開展科技合作的高校院所教授、專家和國外科技工作者,以及積極參與地方科技創新的勝利油田、石油大學的科技工作者。這個獎項的設立,既是對他們工作的一種肯定,也是為了吸引更多更優秀的科技人員到東營轉化科技成果,共同推動我市的科技創新。
(三)大幅度提高科技獎勵金額。東營市在經濟發展水平特別是在生活環境方面與深圳、蘇州等發達城市相比存在著巨大差距,即使與省內的青島、濟南、煙臺等兄弟城市相比,也有較大差距,在同等科技獎勵政策下,東營市不僅吸引不到市外的科技人員和科技成果,還有可能造成市內優秀科技人員和科技成果流失。因此,科技獎勵的數額必須要高于這些城市,才具備對科技人員的吸引力。
(四)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科技獎勵的目的不僅是要獎勵對促進科技創新作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更重要的功能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使科技創新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獲得科技獎勵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代表了全市科學技術研究的最高水平,加快這些科技成果的轉化,對于提升區域經濟的行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除了要加大科技獎勵的直接獎勵額度,市政府還要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獲得科技獎勵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
(五)每年召開一次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進一步擴大科技獎勵的社會影響力,在全社會營造起“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
通過加大科技獎勵力度,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一是可以激發科技企業、科技人員的創造性,引導企業和科研單位加大科研開發投入。通過科技獎勵資金的激勵作用,每年至少可以引導相關企業4億元的研發資金,將有效提高我市的自主創新能力。
二是通過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轉化推廣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改變科技成果“重研發,輕轉化”的局面,提升行業競爭力。每年吸引10項以上重大高新技術成果來我市轉化,這些成果成功轉化后年經濟效益可達50億元以上。
三是通過對科技進步獎分設經濟發展類和社會公益類,使科技獎勵由過去單純支持經濟發展向支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轉變。
四是通過設立技術發明獎,可以進一步提高區域原始創新能力,激勵和引導科技企業和科技人員加快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五是通過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獎的激勵,可以引導更多的企業管理者參與和組織科技創新活動,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六是通過科技合作獎,可以進一步強化油地校科技合作,有效盤活區域科技資源;將進一步深化產學研結合,吸引高校院所的人才、成果等科技創新要素向我市聚集;將進一步促進國際科技合作,提升我市參與國際科技競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