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臻 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外語系) 215200
基于建構主義的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設計探析
仲臻 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外語系) 215200
瑞士的皮亞杰(J.Piaget)最早開始提出建構主義的理論,堅持從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來研究認知發展。在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發展的前提下,建構主義的學習模式得到了很好的外部條件的支持,成為計算機輔助教學各類學科課程的基礎理論。本文主要從建構主義和計算機輔助教學兩個方面對英語教學設計進行探析。
建構主義;計算機輔助教學;英語教學;知識體系結構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英語已越來越成為全球的交流工具。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英語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在國家基礎教育的《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通過學習該標準,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多種教學途徑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積累、構建學生的英語課程的知識體系結構,是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而這一標準的提出,恰恰和建構主義不謀而合。本文中,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于如何在建構主義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來進行英語課程教學做簡要的探析。
建構主義一般認為認知學習觀主要在于解釋如何將客觀的知識結構通過個體與之交互作用而內化為認知結構。
通過對于建構主義的理解,我們知道,建構主義強調的是如何形成學生個體的知識體系結構。不管哪一門學科,其知識體系結構的形成不是短期的,而需要長期的積累。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每一個內容,都需要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
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基本可以分成兩部分內容:一是主體學習環境的設計,二是個體學習策略的設計。
學生如何自主建構知識的體系結構,從很大程度上講和主體學習環境的設計有很大的關系,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創設相關的語境、情景等。
建構主義的內涵是使學習者自主創建知識體系結構,因此在學習中為學生設計學習策略,通過教學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策略。
建構主義強調“自主”一詞,因此在英語的教學設計中,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組織和指導,幫助學生建構的知識體系結構。為此,筆者結合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實際,認為在具體教學中應充分應用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手段,并與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激活英語課堂教學,以求最佳教學效果。
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知識的訓練,學生的技能訓練很少或者不科學,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通常是將聽說讀寫幾部分分別開設課程,雖然集中的訓練了學生的某一方面的技能,但缺乏整體的控制,不利于學生整體知識體系結構的建構。學生在這樣的平臺上進行訓練,很難得到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精讀課程中,教師更加注重的是語法的分析、講解;聽力訓練中,機械的反復聽某一段文章,沒有能夠形成語境進行交流和對話。傳統的英語教學中,通常是以教師課堂講解和重點的分析,學生被動的去接受這些知識點,整體性連貫性被破壞,學生很難真正融入課堂,真正融入英語的語境中。
這樣的教學模式通常會使得優秀的學生也只掌握局部的語言知識點,怕學英語的學生更加害怕學習英語,惡性循環。
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應當突破原有的模式,應該將聽說讀寫有機的結合起來,不再是以教師作為課堂教授的主體,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喜歡英語,熱愛英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學習英語,自主構建英語的知識體系結構。
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如何改善學生對于英語的態度,是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英語的學習中,首先需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點,解放學生。
英語教學的課堂氣氛非常重要,要使得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性更強,活躍起來,教師需要創造良好的外部教學環境,使學生融入進英語教學的環境中,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傳統英語教學中,可能更多的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記錄,氣氛相對沉悶。通過計算機的輔助教學手段,可以從視覺、聽覺等多種媒體上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挖掘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形象的展示相關內容,給學生非常直觀的印象。通過教師的合理教學設計,可以將聽說讀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體現出多樣性。在計算機的輔助下,選擇一些新穎的形式將知識點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某些環節中,還可以體現出趣味性,一旦豐富了教學內容,學生就能夠真正的自主思考,學生有了興趣,主體地位就得到體現,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計算機輔助教學, 可以改善傳統教學的弊端, 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直觀,在英語教學中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被動聽課造成的疲勞和緊張, 使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情學習, 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通常在英語教學環節中得到學生的強烈反應,多媒體教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是針對不同的英語教學環節,還應該有不同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的情景設計。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計算機的交互性實行雙向教學, 讓計算機及時提供高質量的反饋, 通過人機對話等形式, 及時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在同計算機進行人機交流時,通過具有啟發性的提問,加強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通過學生思考、探討、快速練習和反饋等形式,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使用多媒體影像資料可以真實有效的進行情景再現,使學生融入語境,同時還應設計相應的互動環節,學生自主的組織相應的語言交流,在學生進行自主組織語言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其“寫”的能力;在其真正主動理解了知識點,開口說英語進行交流的時候,“讀”、“聽”、“說”的能力無形中得到加強。
此外,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投影等方式,節省板書時間。通過擴展視頻音頻等影像資料,擴充英語知識量,增加情景教學與學生練習時間,提高趣味性,降低教學難度, 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但是在很多教師使用計算機輔助工具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個誤區,使用多媒體教學不是為了使用多媒體而去使用,而是為課程設計服務,應該成為課程設計中的一部分,是為了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重現知識點的語境,“活化”知識點,使學生主動的通過英語作為自己的“母語”去進行理解、思考和交流。因此在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還應注意手段的取舍,從而較好的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的優越性。
在建構主義的指導下,英語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將英語教學中各個方面的能力訓練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豐富教學內容,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自主的建立知識體系結構,這并不是淡化教師的作用。相反的,這樣做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和要求提高了。教師必須科學合理的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更好的鉆研教學內容,將計算機技術和教學內容及知識體系結構有機相結合,探索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設計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堅持走在英語教學設計的最前沿。
[1]Gagnon, G. W. & M. Collay 2000.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Design[EB/OL]
[2](美)加儂,(美)柯蕾 著;宋玲譯.建構主義學習設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8-3
[3]范琳,張其云 著,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與英語教學改革的契合.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4
[4]張春莉 著.從建構主義觀點論課堂教學評價.教育研究.2002-7
[5]蔡旻君,劉仁云 主編.計算機輔助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0-06
[6]裴娣娜 著.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0
[7]扈中平,李方,張俊洪 主編.現代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6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