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到2011:
時間的指針已撥向歲末,“回眸與展望”成了當下媒體和公眾的共同關注。特別是在今年這個“十一五”收官、“十二五”開局的時間節點上,人們更是不忘停下匆忙的腳步,來細細品味即將過去的一年:它究竟留下了什么;展望新的一年:它又將展開什么新的畫卷。
回首2010,浙江一再成為國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記憶。很多人承認這是充滿著轉型和突破的不平凡一年,浙江在“轉變”中凝聚力量、描繪藍圖,在科學發展軌道上堅定前行。
——2010,產業格局正加速重構。這一年,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式確定,塊狀經濟區向產業集群示范區提升從21個增加至42個,規劃布局1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浙江制造”迎來前所未有的大調整大變革。從物聯網到新能源,從汽車產業到裝備制造業,浙江企業開始加快進入新能源、大飛機、核電裝備等新領域,新興產業崢嶸態勢已露頭角,越來越多的標志性集群和標志性企業開始涌現,而現代物流、研發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的加快發展,使“浙江服務”幫助制造企業向著“微笑曲線”的兩端攀升,不少市區的產業結構開始了“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漂亮轉身。
——2010,發展空間正加速拓展。這一年,杭州大江東新城、寧波杭州灣新區、三門濱海新城等大平臺抓緊建設,并已成為國內外行業龍頭重大項目新的投資選擇地。7月,浙江和山東、廣東一起入選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沿海戰略聚然提速,“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十島多點”的空間布局把杭州、寧波、溫州、嘉興、紹興、舟山、臺州納入了龐大的海洋經濟版圖。對于浙江來說,發展海洋經濟是真正意義上的再造“海上浙江”,同時也隱含著彌補浙江重化工業和大型企業缺失的歷史使命。
——2010,民營企業正加速蛻變。這一年,浙江民營企業“走出去”動作多多,三件事意義非同一般:3月,吉利集團跨國并購了沃爾沃,使吉利這個浙江草根企業就此站到了世界汽車行業的最前端;5月,娃哈哈宣布進軍高端奶粉市場,委托荷蘭與瑞士的公司為娃哈哈貼牌加工產品,開創了浙江企業“走出去”的全新模式;6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海外直購頻道——“淘日本”,誕生了中國第一個跨境直購的商品交易平臺。從產品走出去、市場走出去,到資本走出去,浙江企業跨國投資步入了一個全新階段,浙江本土跨國公司正加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