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躍森 周福友
價格聽證:臺州的實踐與思考
文/梅躍森 周福友
價格聽證是政府定價的重要一環。保證價格聽證的公開性,是價格聽證發揮作用的基礎
自 國家發改委重新修訂的《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以下簡稱“聽證辦法”)實施以來,臺州市價格主管部門已成功召開了數字電視視聽維護費等多場價格聽證會,特別是2010年臺州召開了5次水價調整聽證會,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發現了《聽證辦法》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價格聽證是政府定價的重要一環。在接到經營者調價申請后,價格主管部門及時成立價格調整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嚴密的調價方案和定價聽證方案。聽證會前,組織聽證參加人實地考察供水企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情況。而價格聽證會成功的另一關鍵是選擇好價格聽證參加人。會前,本著公開、自愿的原則,均通過《臺州日報》、臺州電視臺等媒體刊登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消費者代表和旁聽人員,確保反映的意見集中并有針對性,反映群眾的呼聲。
值得強調的是,保證價格聽證的公開性,是價格聽證發揮作用的基礎。需在保證企業商業秘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例如,路橋區水價調整聽證會前,工作小組就把路橋自來水公司的原材料及動力消耗、工資及附加、管理費用等,用14份表格的數據提前20天向聽證參加人公開,聽證會上中價機構和成本監審部門詳細介紹成本情況和測算過程,讓大家充分了解價格信息。會中,廣泛通過新聞媒體多渠道、多角度反映調定價申請人、聽證代表各方面的意見。會后,政府在當地新聞媒體公開聽證結論,做好相應的解釋工作,確保各項調價措施能夠順利出臺。
當前社會上對價格聽證的雜音和反映,既有制度設計本身存在缺陷,有聽證會組織者操作不規范,也有社會各界對聽證辦法不甚了解的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方面努力:
——強化宣傳引導,形成價格聽證的良好環境。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和通過會議、文件等形式大力宣傳《價格法》和《聽證辦法》,把價格聽證會的任務作用、規定要求、聽證程序等方面的問題如實地反映,讓他們了解聽證會、理解聽證會。在產生聽證參加人前,價格主管部門要引導消費者慎重“報名”,要使消費者自知是否有適當的聽證能力,對所“聽”定價事務有無足夠的了解和關注,在聽證會召開前期能否騰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關注聽證事宜等等。防止消費者盲目“報名”,造成聽證真實性和效益性的流失。
——堅持公開公正,消除負面影響和質疑。實行價格聽證制度的目的就是鼓勵公眾參與。目前,價格部門定價大部分按照“成本加價”原理,這樣定價的最大問題是,企業有動機去虛構成本,需要建立一種外部約束機制。價格主管部門應該指定具備資質條件的評審機構對申請人的財務狀況進行評審,由評審機構出具能證明材料真實性和合理性的評審報告。同時,要盡可能滿足公眾旁聽和新聞報道的需要,可以推廣電視、網絡等直播方式,在更大范圍內公開聽證事項。此外,應嚴格建立隨機抽取制度、報名條件公示制度、資格審查制度、回避制度等,確保聽證參加人的群眾性、廣泛性和代表性。而聽證會最后應該形成會議《紀要》要對聽證參加人統一或保留的意見予以注明。
——加強培訓輔導,提高聽證參加人的素質。價格主管部門選好、選精聽證參加人的同時,在聽證會前,要加強對聽證參加人的短期培訓,請法律專家解讀《價格法》、《聽證辦法》,強化對參加聽證的權利義務、調查研究、資料收集、財務管理、發言技巧等基本知識的輔導,使之具備參與聽證所需的基本知識,以提高聽證參加人對聽證會內容的理解力和判斷力。
——修訂《聽證辦法》,進一步增強聽證的公信力。為順應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有必要將聽證適用的范圍擴大到大部分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商品和服務的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這樣,既有利于立法技術上的改善,也順應了未來經濟民主、社會法制化的趨勢。目前,北京、湖南、寧夏、甘蕭等許多地方價格主管部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些可行、便于操作的實施細則,使價格聽證制度不斷得到完善。當然,《聽證辦法》還應明確信息公開的內容、公開范圍、公開時間、公開的途徑和方式,并規定經營者信息公開的責任和義務。
(作者單位: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