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華
(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九連城中心衛生院,遼寧丹東 118006)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危害較大,其中心絞痛是最常見的類型。本研究以46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黃芪注射液治療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及其副作用,現報道如下:
46例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均來自我院2003年10月~2009年6月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診斷標準[1],46例患者隨機分成黃芪注射液治療組24例、復方丹參注射液對照組22例。治療組24例中,男15例、女9例,年齡61~82歲,平均68歲;對照組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齡66~86歲、平均71歲。兩組均無下列情況:①急性心肌梗死;②影響心電圖確診心肌缺血的體征;③有明顯心衰癥狀;④有嚴重心臟外的其他器質性疾病;⑤有出血傾向。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黃芪注射液40~60 ml(成都地奧制藥公司所研制)加入生理鹽水或葡萄糖250 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對照組:復方丹參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鹽水或葡萄糖250 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兩組均以15 d為1個療程,且均停用硝酸酯類藥物。
兩組用藥前后詳細觀察心絞痛發作次數、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并記錄心率、血壓,檢驗血常規、尿液分析、肝腎功能、血液流變學、血脂水平、心電圖以及藥物的不良反應。
顯效:1個療程后心絞痛發作消失或基本消失或發作次數減少,或硝酸甘油片用量減少;有效:1個療程后心絞痛有較大改善,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以上;無效:1個療程后心絞痛次數減少<50%,或硝酸甘油片用量減少<50%。
顯效:癥狀消失,心電圖復查ST段及T波恢復正常,運動試驗由陽性轉為陰性;有效:癥狀減輕,心電圖復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糾正;無效:癥狀基本與治療前相同,心電圖復查ST段低平或T波倒置無好轉。
治療組 24例中,顯效 6例(25%),有效17例(72%),無效1例(3%),總有效率為97%;對照組22例中,顯效3例(13%),有效 16例(74%),無效 3例(14%),總有效率為 87%。經過 χ2檢驗,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 24 例中,顯效 8例(33%),有效 14(59%),無效2例 (8%),總有效率為92%。對照組22例中,顯效6例(27%),有效 13 例(58%),無效 3 例(14%),總有效率為85%。經過χ2檢驗,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膽固醇:治療組用藥前平均值為4.90 mmol/L,治療后為4.83 mmol/L,對照組用藥前平均值為4.88 mmol/L,用藥后為4.8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組用藥前平均值為3.00 mmol/L,治療后為2.95 mmol/L,對照組用藥前平均值為3.10 mmol/L,用藥后為3.06 mmol/L;三酰甘油:治療組用藥前平均值1.80 mmol/L,治療后為1.70 mmol/L,對照組用藥前平均值為1.70 mmol/L,用藥后為1.65 mmol/L。
治療期間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個別患者有輕度頭昏、心悸,未停止治療。
現代醫學認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痙攣、內膜損傷,促使血小板激活、聚集性強、血液黏度增高、血流減慢,引起缺血低氧,出現心絞痛發作,心絞痛的發生發展與血液黏度增高有密切關系。黃芪注射液是以先進的工藝從中藥黃芪中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黃芪作為傳統中藥,其主要成分有:氨基酸類、黃酮類、黃芪皂苷,可以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功能,增加抗低氧能力,阻止脂質過氧化[2],通過作用于Na+-K+-ATP酶增加心肌收縮力和降低血液黏稠度[3-4],同時黃芪具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作用,限制了氧自由基對心肌細胞及亞細胞結構的破壞[5],并可改善左室功能,使心輸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使心肌耗氧量減少[6],從而改善心臟微循環,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低氧狀態,消除心絞痛癥狀及改善心電圖缺血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黃芪注射液在心絞痛癥狀、心電圖方面的療效均明顯優于復方丹參注射液,并且無不良反應。因此,黃芪注射液冠心病心絞痛防治是一個良好的藥物,這無疑對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生發展有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從本研究結果看,黃芪注射液在心絞痛癥狀、心電圖療效方面均有較好的效果。通過對血、尿、便常規及肝、腎功能等安全性檢測,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無出血、過敏反應等并發癥,此藥使用簡單安全,因此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尤適用于老年人。
[1]陳灝珠.內科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46-259.
[2]劉桂華,王文萱.黃芪、生脈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6):82.
[3]許勇,何萍.黃芪注射液治療缺血性心臟病68例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4):61.
[4]趙衛.正性肌力作用的單味中藥實驗研究近況[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5,15(7):445.
[5]梁卓東,鄺開安,黃勁增.中西醫結合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48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6):88.
[6]朱國英,諸駿仁.病毒心肌炎防治進展[J].中華內科雜志,1998,26(1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