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萍 ,王 平
(1.甘肅省慶陽市中醫醫院,甘肅慶陽 745000;2.甘肅省慶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慶陽 745000)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原因不明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1]。它的發生通常會出現大批的傷病員,常常超出醫院的日常急救能力。2004年4月1日甘肅省慶陽市中醫院陸續接收了3名因患腹瀉入院治療的某學院學生,但在隨后的1 d內又有13名學生因同樣的癥狀而住院。至4月3日共住院治療38名學生??紤]到他們同為某學院學生,而且發病時間相同,因此,慶陽市中醫院懷疑為食物中毒及時上報慶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積極開展醫療救治工作?,F總結如下:
調查資料來自甘肅省慶陽市中醫院2004年3月27日~4月20日本院接收的該學院學生的門診病例、住院病例、本院防??埔咔閳蟾婕案拭C省慶陽市衛生局該事件處理工作總結。
對這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及應急護理措施進行匯總、統計、分析及總結。
1.3.1 病房及護理人員準備
在接到住院患者后及時騰出病房,專門安置相關患者并設立隔離區。調配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經驗的護理人員組成護理小組,負責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
1.3.2 建立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
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測結果迅速啟動消毒隔離措施,對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用漂白粉按1∶1的比例,攪拌混勻消毒1 h后排入污水管道;病房公用衛生間地面每隔2小時噴灑漂白粉1次,病房樓道地面、病房內的地面每隔2小時噴灑2000 mg/L的84消毒液1次,病房床頭、床頭柜、門把手等物體表面每隔2小時用1000 mg/L的84消毒液擦拭1次,患者的生活用品用1000 mg/L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清洗;患者每次上完衛生間后,手用1000 mg/L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流水沖洗;護理人員在工作時嚴格執行消毒管理制度,杜絕院內感染的發生。
1.3.3 及時上報
針對不斷有新發病例出現的情況,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采取就地隔離治療的原則,在學院內騰出一幢學生公寓樓,我院抽調了30余名醫生及護理人員建立臨時治療所,將所有發病的人員集中進行隔離治療,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2.1.1 發病時間及臨床癥狀
此次暴發疫情共發病1156例,其中住院治療38例,罹患率21.82%,病例主要集中在3月27日~4月3日,以后每天都有新發病例。主要癥狀有惡心、嘔吐、劇烈腹痛、腹瀉,最多每天腹瀉27次,腹瀉先為稀便后為鮮血便,少數有膿血便。普遍發燒,體溫在39℃左右,最高39.8℃,發生腸套疊1例。
2.1.2 實驗室檢測
2.1.2.1 對住院學生及在校醫院治療的學生共采集大便65份,檢出福氏痢疾桿菌2a型5份,檢出率7.69%。
2.1.2.2 對學院水電中心的生活污水2份及污水處理水2份做致病菌分離,2份污水及1份污水處理水檢出福氏痢疾桿菌2a型3株。
2.1.2.3 對餐飲中心各餐廳的工作人員104人做大便培養,檢出福氏病疾桿菌2a型帶菌者2人。
2.1.2.4 采集血清抗體標本15份,抗體四倍升高者12份。
2.1.2.5 對檢出的福氏病疾桿菌進行了14種藥敏試驗,藥敏結果為先鋒必素、菌必治、頭孢膚肟,呋喃妥因高度敏感;復達欣、丙氟哌酸、復方新諾明、先鋒霉素V中度敏感;丁胺卡那、慶大霉素、氟哌酸耐藥;青霉素、復方磺胺、氨芐青霉素高度耐藥。
2.1.2.6 對學院新校區的學生及教師3960人進行了肝功檢查,發現ALT升高者683人,占17.25%,HBsAg檢出67人,檢出率1.69%,與學院2003年11月2504人體檢肝功檢查結果ALT升高者 176人,占7.03%,HBsAg檢出35人,檢出率 1.40%對照,ALT 升高有顯著性差異(χ2=139.01,P<0.01),HBsAg 檢出率無顯著性差異(χ2=0.85,P>0.05)。
該學院水電中心對學生公寓樓內的衛生間管道進行了改造,準備用處理過的污水來沖廁以節約水費開支。但在3月26日上午試運行時未關閉與自來水管道連接的閥門致使處理水打入自來水管道中,從而引起了腹瀉的流行,從實驗室檢測結果也證實了發病原因。
由于學院對這一事件開始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及時通報相關單位,所以未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交叉感染,使流行進一步擴大。雖大量投服氟哌酸但由于氟哌酸對造成此次腹瀉的致病菌耐藥,未起到防治作用。從3月27日開始到4月15日每天都有新發病例,在采取隔離發病的學生,對學院餐廳、教室、廁所、學生公寓每天進行全面消毒,根據藥敏的結果更換預防性藥品后流行得到控制。
按照突發事件的分類成立相應的醫療救治小組。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中護理人員是必不可少的戰斗主力軍。根據現有護理人員的編制情況,集中選調全院技術強、基礎扎實的護理人員建立靈活快捷的應急搶救護理梯隊,以保證隨時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實現醫院內部人力資源共享。
加強人員培訓工作,積極開展應急演練,使每一個崗位的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熟練掌握應急處理知識和技術操作要領,做好人員、技術及應急物資的儲備工作,因此醫院應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儲備一定的處理能力,與國家防災減災工作的物資儲備性質相同[2]。
突發事件因其種類的不同與不同的法律有著聯系,護理人員一定要依法行事,尤其要注重消毒隔離措施的落實,防止院內感染的發生,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嚴格執行相關上報制度,還應注重保存證據,如中毒患者的排泄物、嘔吐物及其他物證,同時強調護理病歷的書寫必須及時、準確、客觀、真實。在此次突發事件中由于護理人員及時上報,使疫情得到了及時有效的處理和控制,也未發生一起院內感染事故。
引起水污染的致病微生物有細菌、病毒及寄生蟲等[3],此次調查雖確定為福氏痢疾桿菌是病原體,但由于條件所限未做病毒培養[4],根據ALT升高的情況,不能排除病毒的感染,因此對ALT正常的學生及教職工及時接種甲肝疫苗,以防止甲肝流行。
從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護理人員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過程中,承擔著大量艱苦、細致、危險的基礎性工作,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人員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加強防護知識和救治技術的培訓,加強應對突發衛生事件預案的研究和演練,合理安排搶救護理程序,及時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隱患;這樣才能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1]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5.
[2]郭繼衛,姬軍生.醫療衛生機構應加強應對恐怖事件的準備[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3,19(9):544-545.
[3]許國章,王仁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150-156.
[4]郭仁友,趙文彬,李永明,等.水廠源水與出廠水腸道病毒污染狀況研究[J].江蘇預防醫學,1997,(2):4-5.
[5]王文生,邢艷會.護患溝通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7):96-97.
[6]孔棉玲,原愛麗,高青.護理糾紛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3):101-102.
[7]王曉鳳,王瑩瑩,張英麗,等.危重患者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