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霞,崔麗琴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河南駐馬店 463000)
低年資護士應急能力的培訓體會
王靖霞,崔麗琴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河南駐馬店 463000)
目的:總結對低年資護士應急能力的培訓體會。方法:成立護理培訓小組,內容包括護理急救知識與技能、急救流程、反應能力等,對100名工作5年以內的護士進行培訓。結果:實施應急培訓后,護士急救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提高了25.9%,應急流程的執行合格率提高了18.8%,急救流程實施的平均時間較培訓前縮短了19.8%。結論:對低年資護士進行應急能力培訓,可短期內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增強患者對護士的安全感和護士的工作信心,減少護理糾紛,確保護理安全。
低年資護士;應急能力;培訓;體會
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長及流動等使各種突發事件時有發生,而臨床一線的低年資護士在獨立面對緊急情況時顯得忙亂無序,不能有效地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迅速正確地判斷和處理,有資料顯示如何獨立面對工作中的緊急情況,已成為低年資護士的主要工作壓力[1],低年資護士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亟待提高。因此,我院護理部把提高低年資護士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作為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于2006年6月~2009年6月對低年資護士進行了系統化的應急能力培訓,提高了他們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工作5年以下的護理人員100名,年齡(22.5±3.5)歲。工作年限6個月~5年,平均(2.5±1.4)年。學歷中專63名,大專33名,本科4名;均為護士職稱。
1.2.1 實施分層次培訓 實行護理部—護理應急技能指導組—科室應急培訓小組3級培訓模式。護理應急技能指導組由3名護理部成員分管,承擔具體培訓帶教工作,負責培訓計劃和培訓評價標準的制訂;科室應急培訓小組由科室護師以上職稱的技術骨干2~3名組成,護士長任組長,小組成員要協助護士長參與護士的培訓和指導。
1.2.2 培訓形式 ①集中理論培訓:每半年1次,時間安排在下午,同樣內容培訓2次,確保人人有機會參加。②場景模擬培訓:結合臨床實際設置意外及突發事件模擬救護現場,進行急救護理流程及搶救技能的重復性練習。每半年1次。③強化培訓:培訓內容列為新上崗護士和護理人員繼續教育的必修課,科室應急培訓小組強化培訓技能,達到人人過關。
1.2.3 培訓內容 ①護理急救知識與技能。重點培訓各科常見的急、危重癥患者急救護理方面的知識和操作技術。如:心肺復蘇、心電監護、除顫儀的使用、呼吸機的使用、機械通氣患者的吸痰技術、全自動洗胃機的使用、創傷的急救技術、復合傷的搶救配合以及意外傷害等急救技能。②急救流程。包括院前急救、心肺復蘇、大批量創傷、集體食物中毒、大型公共突發事件等急救流程,科室布局及急救用物的定位,急救演練等[2]。③反應能力。重點培訓病情觀察能力(主動巡視、耐心傾聽、觀察要點掌握、觀察方法正確、病情評估準確、發現問題及時請示報告及處理、記錄及時準確)搶救的配合能力(急救物品準備齊全、操作規范迅速、急救藥品劑量用法準確、急救過程中情緒穩定、沉著應對、搶救程序化、配合主動迅速、口頭醫囑復核后執行)等。
1.2.4 考核 采取情景模擬考核,由護理部護理應急技能指導組負責考核。由抽簽決定考核模擬場景,主要考核護士的應變能力、流程的掌握程度和急救配合能力等。護理部和科室分別進行考核,以全面掌握護士的培訓效果。考核分值大于90分以上為合格,考核不達標者,由科室應急培訓小組加強培訓進行補考。考試成績與個人效益工資掛鉤,并作為科室護理質量的得分項目之一。
通過培訓,低年資護士對應急流程的執行合格率較培訓前提高了18.8%、急救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的考核合格率較培訓前提高了25.9%,急救流程實施的平均時間較培訓前縮短19.8%。
低年資護士由于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不熟悉、技術不熟練、心理素質差、臨床經驗少等原因,易在緊急情況下出現搶救患者的程序紊亂、病情觀察不到位、護理記錄缺乏重點而不準確等情況[3],所以,應急技能的培訓是提高低年資護士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重要手段,系統和多形式的培訓使低年資護士對突發事件應急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通過強化培訓,低年資護士對應急流程的執行合格率明顯提高。護理部將急救程序進行流程化和具體化,使護士容易掌握和記憶,可操作性強,減少面對突發事件時因緊張出現的忙亂,做到穩、準、快,能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
通過系統培訓,低年資護士的急救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水平顯著提高。加強護士的系統化應急能力培訓是促進護理人員成長的有力措施之一,系統化的應急培訓可以滿足組織發展和個人專業成長的兩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醫院在發展需求上要有成熟的護理人力及有經驗的護理人員[4];另一方面是護理人員需要個人能力的成長及護理能力的肯定[5]。培訓后低年資護士對搶救藥物相關知識的掌握較培訓前有明顯提高,可以更好地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工作。
培訓后低年資護士的急救意識明顯提高,對急救流程的執行時間,包括護士接待患者、對患者的病情判斷、通知醫生、測量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道、執行搶救醫囑及配合搶救的時間明顯縮短,反映了護士整體應急能力明顯提高,在實際搶救中與醫生的配合更加默契,配合及協調能力都有所提高,使急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救治[6]。
應急能力的培訓與考核是提高低年資護士應對突發事件的有力保障,將應對突發事件相關能力的考核納入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是強化培訓效果的關鍵,通過及時評價,了解低年資護士應對突發事件相關技能的掌握情況和存在問題,以不斷規范流程和評價方法,提高培訓效果的有效性,確保護理應急流程的高效可行。通過3年的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應急能力,減少了護理糾紛,保障了護理安全。
[1]張連榮.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規范[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2005:1.
[2]林小玲,韓方,馮桂瑩.全科護士急救技能的培訓[J].華夏醫學,2007,3 (20):607-608.
[3]殷磊.專業生涯規劃與專業成長[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0):777-779.
[4]陳桂芝.論人力資源管理在醫院發展中的運用和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9):124.
[5]李紅,王小芳.建立臨床和專業成長需要的系統化護理在職培訓體系[J].中華護理教育,2007,4(3):65-66.
[6]尹建明,米久明,王西蓮.我國院前急救發展與建設[J].中國當代醫藥, 2008,15(23):107-108.
R473
C
1673-7210(2010)02(b)-101-02
20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