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文
(中國氣象醫院,北京 100081)
近年來,隨著新藥和新劑型的不斷增加,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和藥源性疾病已引起醫務人員的普遍關注。抗菌藥物是臨床最常用的一類藥物,目前臨床常用的抗生素品種有100多種[1]。抗生素的使用挽救了無數生命,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不良反應。這些危害有些是嚴重的,尤其是目前新舊藥物仍在臨床并存,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很多還未知,因此使用時須謹慎。
例 1:患者,女,26歲,2008年 8 月 5日因“發熱、T 38℃,尿急、尿頻、尿痛1 d”就診。患者自訴無明顯誘因致尿急、尿頻、尿痛伴腰酸、乏力,查尿常規示 BLD(+),LEU(++),WBC 20~30 個/HP;血常規示 WBC 14.1×109/L,NEUT%0.80,診斷為泌尿系統感染。藥敏史:對磺胺藥過敏。遂給予利復星注射液0.4 g,靜點qd,注射后3 min患者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唇色灰紫,呼之不應,脈數、細、弱,血壓 70/50 mm Hg(1 mm Hg=0.133 kPa),診斷為休克,立即停止輸液,換輸生理鹽水,地塞米松5 mg快速入壺,平臥、吸氧,5 min后患者蘇醒,否認暈針史,既往感染后有肌內注射、輸液史,否認空腹輸液。
例2:患者,男,23歲,2008 年 12 月 13日因“發熱、T 38.2℃,腹痛、嘔吐、腹瀉1 d”就診。自訴昨晚與朋友在小餐館吃飯,睡覺后半夜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水樣便,至門診時已有6次,忽冷忽熱。 查血常規:WBC 11.2×109/L,NEUT%0.83,大便常規示WBC 3~5個/HP,診斷為急性胃腸炎。藥敏史:對磺胺藥過敏。給予利復星0.2 g,靜脈注射bid,林格氏液500 ml靜點qd,由于前不久有輸注利復星致過敏性休克者,故在輸液時囑護士在旁觀察以采取緊急措施,當液體進入1 min后患者突然目閉頭仰,呼之不應,面色蒼白,唇甲灰紫,膚冷汗出,脈搏觸之模糊,血壓60/40 mm Hg,出現休克,立即停止輸液,改輸林格氏液,地塞米松10 mg快速入壺,平臥、吸氧,2 min后患者蘇醒,否認暈針史,否認空腹輸液史。
本組資料中兩例患者使用的藥品利復星皆為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80192,規格100 ml:0.2 g,按左氧氟沙星計)。前者使用的利復星產品批號0806181,生產日期2008年6月18日,后者使用的利復星產品批號E200810292,生產日期2008年10月29日 ,皆為合格產品。
0.2%利復星通用名為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屬喹諾酮類第三代抗生素,是1966年對萘啶酸的開發,引起世界各國重視而逐步發展形成的合成抗菌藥物[2]。本品為淡黃綠色的澄明液體,因其為氧氟沙星的左旋體,抗菌活性約為氧氟沙星的2倍,它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強,對多數腸桿菌科革蘭陰性細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等革蘭陽性菌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結核桿菌、非典型分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也有抗菌作用。因此,其廣泛用于臨床,適用于敏感細菌引起的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生殖系統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胃腸道感染等。臨床使用中一般不要求做皮試,療效顯著,深受醫務人員的青睞。
在使用過程中,筆者注意到:它常見的一些毒性反應,如老年人使用后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可有煩躁、頭昏、頭疼、失眠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食欲缺乏、味覺異常;過敏反應,如皮疹、皮膚瘙癢、注射部位出現紅斑、沿著血管出現紅線等。這些毒性反應較為常見,一般停藥后或放慢滴注速度后即可改善。靜點利復星引起過敏性休克的在臨床中實為罕見[3],臨床報道較少。此兩例患者,在靜點利復星注射液引起過敏性休克時皆對磺胺藥過敏。
磺胺類藥物自1936年問世以來,因其療效確切、服用方便、價格低廉,仍廣泛用于臨床,這兩例患者輸注利復星發生過敏性休克皆有磺胺過敏史,通過文獻檢索還未發現它們之間有交叉過敏的關系[4],是巧合還是它們之間有什么必然聯系還未知。磺胺類藥、喹諾酮類藥物皆是對本類藥過敏者禁用,目前未找到兩者存在有交叉過敏反應的證據。
藥物過敏是臨床的急癥,起病急、進展快、數秒或數小時發生,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預后主要是醫護人員能否及時發現并采取果斷措施:立即停止輸液,并更換輸液器,立即平臥保暖,高流量吸氧,對癥處理,必要時開通第二條靜脈通路。上述病例就是因發現及時并給予快速抗過敏及對癥處理才使癥狀得到迅速控制。因此靜點利復星時應詳細詢問有否藥敏史,有否磺胺藥過敏,如有則應加強巡視、嚴密觀察,護士在輸液5 min內不得離開患者,密切關注生命體征變化,以便發生不測時采取緊急措施,盡可能將不良反應的影響降到最低。醫學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在醫患關系復雜的今天,僅憑藥典、憑廠家的說明書未必就能很好地保護患者和醫生的權益。我們從事的職業既要求我們為患者的利益不顧一切、大膽服務,更要求我們慎之又慎,細心觀察,防微杜漸。
[1]張海松.淺談藥品的不良反應[J].中國醫藥導刊,2008,10(8):1257.
[2]周自永,王世祥.新編藥物手冊[M].2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484.
[3]魏玉茜,劉倩.靜脈滴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致嚴重過敏反應一例[J].中國全科醫學,2007,20(9):1749.
[4]陳新謙,金有豫.新編藥物學[M].1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