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增艷,黃愛華,王曉敏
(山東省膠州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山東膠州 266300)
PICC是經外周靜脈(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的靜脈通路建立技術,可為患者提供中期至長期的靜脈輸液治療(7 d~1年),它為患者提供了一條無痛性的安全的輸液通道,以其明顯的優勢已被廣泛應用。但在PICC留置過程中,護理不當極易出現一些嚴重并發癥,如靜脈炎、穿刺點感染、導管斷裂、導管阻塞及導管相關性感染,甚至導致留置管失敗,影響治療效果。為減少各種并發癥,延長導管的留置時間,我科通過對PICC置管患者采取有效的專業護理,效果顯著,使PICC在臨床更好地推廣,現報道如下:
2009年8月~2010年3月,我科應用PICC置管術的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齡40~60歲,其中癌癥患者6例,外科術后胃腸外營養患者2例。
首先準備用物,選擇合適靜脈(首先選擇貴要靜脈、其次肘正中靜脈、頭靜脈),測量定位,上腔靜脈測量法,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走向至右胸鎖關節再向下至第三肋間;鎖骨下靜脈測量法,從預穿刺點沿靜脈走向至胸骨切跡,再減去2 cm[1]。建立無菌區,嚴格消毒,修剪并預沖導管,將PICC導管經穿刺鞘置入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并妥善固定,操作中嚴格遵循無菌原則。
1.3.1 術前護理
1.3.1.1 術前通過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收集基礎資料,包括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血管情況、穿刺部位皮膚情況、文化水平。選擇無禁忌證的患者留置PICC管,向患者介紹PICC置管的目的、必要性、優越性及操作方法,解除患者疑慮,取得患者的配合[2-3]。
1.3.1.2 選擇合適的導管,減少血栓性靜脈炎和血管阻塞的可能。首先根據患者的血管情況選擇型號適宜的導管,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改良型防針刺外周中心靜脈套管穿刺套裝的PICC管,在輸液流速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最小最細型號的腔最少的PICC導管穿刺為佳。
1.3.1.3 置管體位:患者平臥,穿刺側手臂與軀干成90°,待導管到達肩部時囑患者頭偏向穿刺側,下頜向下緊貼鎖骨,防止導管誤入頸內靜脈。對于無意識的患者,擺放合適體位并用手壓迫穿刺側頸內靜脈。
1.3.1.4 置管前導管維護知識的培訓 護理方式的選擇與并發癥的發生率關系顯著[4]。由于腫瘤患者在化療間歇期大多選擇回家休養,一些家庭病床的患者由未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執行導管維護,各種原因引起貼膜潮濕或污染時不能及時更換,患者缺乏有關導管維護的相關知識,較在院內專業護理更易發生相關感染。因此,PICC置管的患者的居家護理也非常重要。對于置管的患者及家庭成員或社區護理人員要進行PICC導管維護的培訓。
1.3.2 術中護理
1.3.2.1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免引起穿刺點感染及細菌性靜脈炎及相關的血行感染等。
1.3.2.2 嚴格規范操作,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送管動作易輕柔緩慢,以免損傷靜脈內膜及靜脈瓣,或造成靜脈痙攣而無法送管。一旦發生靜脈痙攣可暫停送管等待片刻,使患者盡量放松;調整位置,囑患者做反復握拳、松拳動作;沿靜脈走向熱敷,然后可邊推注生理鹽水邊送管(盡量不在頭靜脈穿刺)。
1.3.2.3 置管后通過X線片確定導管尖端位置,導管尖端位置以達上腔靜脈下1/3為宜。
1.3.3 術后護理
1.3.3.1 用無菌透明通氣(施樂輝貼膜)貼膜固定導管并覆蓋穿刺部位,貼膜下緣與圓盤下緣平齊,然后用膠帶在圓盤遠側交叉固定導管,可防止導管脫出。置管24 h需更換貼膜,以后每周更換1~2次,敷貼潮濕應隨時更換,操作過程應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固定方式以將導管拉至與手臂成45°為宜,可防止因屈肘時導管的反復折曲造成導管斷裂漏液。
1.3.3.2 固定穩妥后,應囑患者置管48 h內反復做握拳、松拳動作,防止術側手臂血流障礙而水腫。避免置管側肢體做提重、過度外展、上舉、旋轉及屈肘運動,導致導管隨肢體運動增加對血管內壁的機械刺激。可進行手及手腕部的運動(握拳、旋腕、手指運動)及抬臂運動,以促進穿刺側上肢的血液循環。長期臥床、偏癱患者應做被動運動。
1.3.3.3 預防靜脈炎:由于PICC導管的置入影響了局部血流,易引起穿刺側肢體腫脹或機械性靜脈炎,可做手指屈伸鍛煉[5]。置管后在選擇穿刺點上方5 cm處,沿穿刺靜脈走向將10 cm×10 cm的康惠爾透明貼敷于患者上臂內側皮膚,每48小時更換一次,持續一周即可。發生靜脈炎后,立即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劇烈運動,局部濕熱敷20 min/次,每日4次,每次20~30 min,3 d內癥狀未能緩解,應考慮拔管。拔管后,應繼續給予濕熱敷,并停止從此部位輸注液體[6]。
留置PICC導管的所有患者中均未發生靜脈炎、導管阻塞、導管斷裂及其他導管相關并發癥。
總之,加強PICC置管術護理,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延長留置時間,保證長期靜脈給藥患者有一條安全通暢的靜脈通路。
[1]陳岱佳,謝德榮,李志花,等.PICC防治化學治療所致靜脈炎的初步研究[J].腫瘤防治雜志,2004,11(2):179-180.
[2]張玲,王芳玉,秦英,等.癌癥患者的身心護理體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10):188-189.
[3]甘元瓊.心理護理在當代護理工作中的運用和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5):117-118.
[4]吳紅娟,陳雪峰,張美英,等.PICC置管常見并發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35.
[5]周雪貞,李利華,何展文.25例小兒外周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并發靜脈炎的原因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5,4(1):468.
[6]袁玲,葉惠華,葉明枝,等.腫瘤患者PICC插管未到位所致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