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秀婷
(上海市青浦區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眼科,上海 201700)
青光眼表現為進行性的視功能損害,視神經萎縮,視野缺損,致盲率極高[1],為了提高青光眼治療效果,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例青光眼患者(15眼)降壓后行小梁切除聯合周邊虹膜切除術,觀察術后眼壓濾過泡和前房情況以及視力的變化,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3例(15眼)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例4眼,女10例11眼;年齡42~76歲,平均57.6歲;急性閉角型8眼,慢性閉角型4眼,繼發性3眼;術前所有患眼前房角關閉均≥2/3以上;術前進行常規眼部和全身檢查,經甘露醇靜滴,匹魯卡品眼藥水縮瞳,美開朗眼藥水減少房水生成等降壓治療后,平均眼壓降為(3.17±0.55) kPa。
全部研究對象經藥物控制眼壓在3 kPa左右、虹膜炎癥基本控制后方可進行手術。術前0.5 h快速靜脈滴注20%甘露醇溶液后,采取常規消毒鋪巾暴露術眼;局部眼輪匝肌,球結膜下和球后浸潤麻醉。開瞼器打開眼瞼后,作上直肌牽引縫線,固定眼球。在手術顯微鏡下作以穹窿部為基底的結膜瓣,沿角膜緣切開上方球結膜,分離止血,暴露鞏膜。再以角膜緣為基底12:00方位為中心做一1/2板層長方型鞏膜瓣,在鞏膜瓣下切除一塊3 mm×4 mm大小的小梁組織,同時切除Schlem管深層組織。此時虹膜底部呈丘狀脫出,小心夾出虹膜,剪除部分虹膜組織。平放鞏膜瓣,按摩角膜邊緣,整復瞳孔呈圓型,以清楚看到周邊切孔為止,用生理鹽水將脫落的色素沖洗干凈,將鞏膜瓣縫合;并緊密縫合球結膜瓣。術后加壓包扎術眼,并用阿托品散瞳,每日1次,共用7 d。靜滴地塞米松10 mg,3 d后改為5 mg,5 d后改口服,術后第7天拆除結膜縫線,測量眼壓后予以出院。術后隨訪12個月并詳細記錄各項觀察指標,考察結果。
從患者出院起詳細記錄患眼眼壓、濾過泡及視力恢復情況。術后第1天、第3個月、第6個月、第12個月進行隨診,詳細記錄各項觀察指標。
患者出院時、出院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進行多次眼壓檢查, 分別為 (1.16±0.54)kPa、(1.86±1.52)kPa、(2.25±1.17) kPa 和(2.45±1.43)kPa,分別與入院時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患者出院后3個月前房恢復4例(26.7%),視力提高 6例(40.0%),不變 8例(53.3%),下降 1例(6.7%)。
患眼術后僅1眼出現前房出血,但出血量較少且出血后短暫時間內自行吸收,無術后白內障、創傷性虹膜睫狀體炎等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目前濾過性手術仍然是治療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理想的手術方式。小梁切除聯合周邊虹膜切除術,該術式根據眼球的生理結構以及流體的動力學性質,采用深層鞏膜垂直切除小梁條,切除的同時也在周邊虹膜的根部行切除術[2-3]。虹膜切除后在鞏膜瓣下形成了引流口,可以起到眼球內前后房水的引流作用,還可以提高術后前房恢復率,并提高了青光眼術式的遠期療效,總體治療效果穩定可靠[4]。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出院后12個月內患眼的眼壓維持在正常水平的范圍內,且大多處于較低水平。另外小梁切除聯合周邊虹膜切除術后不易發生粘連,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保證了房水排出通暢。患者視力恢復情況中,40.0%患者術后視力得到提高。本研究中患眼數較少(僅15眼),可能還不能確定小梁切除聯合周邊虹膜切除術對視力改善的臨床價值,但是53.3%的患眼在進行小梁切除聯合周邊虹膜切除術后視力保持不變,這點就可證明本術式對患眼的視力無明顯損害。從本文中我們可以得到結論,小梁切除聯合周邊虹膜切除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青光眼濾過手術,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青光眼治療手術方式。
[1]李鳳鳴.眼科全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024.
[2]李俊英.青光眼濾過術中聯合應用環孢霉素A臨床觀察[J].臨床眼科雜志,2000,12(6):526-528.
[3]任澤欽.重視青光眼基本診斷技術的應用[J].中華眼科雜志,2004,40(2):73.
[4]喬利亞.青光眼濾過手術對眼部結構和功能的影響[J].中華眼科雜志,2003,39(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