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波,周莉華,陳佩文
(江西省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西南昌 330006)
我院是一所大型的綜合性醫院,有30多個內外科室,日平均住院量約1400人,住院藥房的工作任務繁重和艱巨,藥劑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患者的用藥安全并關系到醫院發展。因此,在人員相對緊張,信息管理系統較落后的前提下如何加強藥房管理,提高藥學服務是當前一項現實而緊迫的問題,考慮到實際情況,筆者認為首先要對藥房管理工作進行系統分類才能有條不紊地使管理工作上一臺階,具體如下:
藥劑人員是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使者,承擔著人民安全合理用藥及為人民提供準確的咨詢與信息服務的重任[1]。
1.1.1 理念培養 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定期進行愛崗敬業的培訓,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
1.1.2 制訂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藥房各項工作制度的完善是完成藥房調劑工作的根本保障。要做到有章可循,違者必究。通過制訂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標,降低調配差錯率[2]。住院藥房每天的工作量較繁重和瑣碎,容易出錯,因此應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對工作情況及時做總結,并收集整理臨床反饋的意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1.3 強調責任性管理 每個藥劑人員都能有充分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思想上一絲不茍,嚴格遵守配伍禁忌原則,對易出現差錯的環節要謹慎從事,防患于未然。同時調配復核制度的切實、到位,對嚴把質量關也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1.1.4 應提高藥劑人員的業務素質 定期培訓、授課,可采取輕松的沙龍形式,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同時定期進行考核,對考評結果給予一定的獎懲,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各施其才,從而提高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由于藥品質量的好壞、藥品的合理使用都將直接影響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對藥品質量管理是藥房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強藥品質量管理對用藥的安全性和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大現實意義[3]。
1.2.1 藥品存貯管理 熟悉藥品儲存養護知識保管好藥品是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注意防火、防潮、避光、通風,注重分類保管的原則,以用途、功能、理化性質、劑量劑型、價格等來分,但要避免“交叉”,堅持“先進先出,先產先發”的原則,按批號先后順序、藥品效期時間分發藥品及藥品上架。
1.2.2 建立定人定時檢查責任制 專門指定藥劑人員每天對藥房的溫度、濕度,冰箱的溫度進行檢查、記錄,每隔2個月定期檢查藥品的質量,檢查的內容主要有:①藥品的有效期。對一般周轉較快的藥品可以采用抽檢的方式,而對于有效期較短和周轉較慢的藥品一定要多加注意,每次必檢。②散裝藥片的質量。認真檢查藥品有無變色、風化、潮解、變質等。③注射劑的質量。檢查有無破損、變色等。
1.2.3做好特殊藥品的管理 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管理實行“五專”管理,配置專用密碼保險柜。配發藥時,均需雙人核實、簽名。每日進行交接班,做好交接班記錄和消耗記錄。設立專管員,負責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領用、日常管理工作和對各病區麻醉藥品基數的定期核查工作。保證處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合法性。堅持麻醉藥品空安瓿回收制度,空安瓿丟失、破損無法回收者要有科室證明。
1.2.4 現代化的管理工具 運用現代化的管理工具提高藥房管理效率,保證藥品的賬物相符。我院利用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所有藥品的調配均經其確認發藥,并定期抽查部分藥品的庫存量,與系統記錄進行核實,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解決問題。實行每季度盤點,對盤點數據進行抽查,全面掌握了對藥品的使用情況,確保了藥品賬物相符。
近幾年,國外提出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pharmaceu tical care)已成為醫院藥學工作的一個熱門方向,藥學服務是藥師應用藥學專業知識向公眾(含醫務人員、患者及家屬)提供直接的負責任的與藥物使用有關的服務[4],因此我院在確保提供安全高效、價格合理的優質藥品和保障藥品的正常供應的同時,如何為患者提高優質的藥學服務也是我院藥學發展的關鍵。住院藥房藥學服務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基于我院實際情況,每天有一定數量的退藥,因此需加強藥品退藥流程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患者潛在的用藥問題的發生,配合了臨床安全有效、經濟的合理用藥。
藥物咨詢主要是藥物的服用方法、儲藏保管方法、注意事項、劑量、規格、品種、不良反應等。在藥師傳統技能的鞏固提高下,還需針對性的學習臨床藥學、藥理、病理、臨床診斷及治療等知識,全面開展藥學知識的繼續再教育,提高為患者專業技術服務的內涵和質量,為醫院醫療水平的提高做出努力。
主要在于建立藥歷,以患者為服務對象,分析、建立檔案,了解藥物的臨床特點,對劑量不準確、用藥不合理的予以登記,分析原因并告知病房;對臨床上所反映的藥品不良反應及時上報院臨床藥學室,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藥物的不良反應,減少藥源性疾病,提高了合理用藥。其次是病房檢查,重在定期檢查病房貯備藥、搶救藥的效期,了解病房藥物配伍中出現的問題并提供相關咨詢。
定期開展科普教育,介紹用藥常識、合理用藥的知識宣傳,讓患者多了解用藥知識,從而增強患者對藥師的信任,提高了用藥依從性。
醫藥結合模式是臨床醫學在國際上的發展方向,也是醫院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的需要。醫、藥、護是醫院整體預防、治療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三個技術子系統[5-8],當前我院正處于從傳統模式階段轉變為臨床藥學服務階段時期,相應的對藥劑人員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學習與醫、護、患溝通的技巧,加強與醫護人員的交流合作和互相學習,建立以醫、藥、護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
綜上所述,重視并正確認識上述因素,是我院住院藥房規范管理和藥學服務得以順利開展的關鍵,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將不斷總結,在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完善,探索出適合我院的藥學模式。
[1]張嬌.大型綜合性醫院藥房管理探索[J].現代醫院管理,2008,8(5):60-61.
[2]周群,張娟.藥房質量管理與優質窗口服務[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1):170-171.
[3]斯惠瑛,金萍,泮萍.加強醫院藥品質量管理的措施[J].海峽藥學,2006,18(5):241-242.
[4]朱芬玉.淺談醫院藥學服務的發展趨勢[J].醫藥世界,2007,9(1):112-113.
[5]唐錦輝,廖和菊.談醫院藥學的發展和任務[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3):95-96.
[6]王杰,嚴琳.醫院成本核算系統與HIS和財務數據的自動融合[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7):131.
[7]和煥平.關于加強專科醫院人才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8):189.
[8]程立瓊.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