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成雄,李鴻超,徐立航,許錦森,彭學文
(廣東省東莞市萬江醫院外科,廣東東莞 523050)
筆者將我院和廣州南方醫院2008年1~12月收治的25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體會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和廣州南方醫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25例32個椎間盤,男19例,女6例;年齡28~62歲,平均41.6歲;病史0.5~5年,所有病例均有腰痛,伴有一側或雙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加強試驗陽性,全部病例均行MRI證實腰椎間盤突出,腰4、5椎間盤突出7例,腰5骶1椎間盤突出10例,腰4、5及腰5骶1椎間突出8例。
根據MRI片,確定椎間盤突出的位置:穿刺點以髂嵴最高點作一直線與棘突連線垂直,相交點外6~11 cm處進針,進針角度軀干矢狀面夾角35°~45°,經“安全三角”進入病變椎間盤,穿刺針尖位于椎間盤的中心或中后1/3交界處,所用穿刺針口徑18~23 G,利用醫用純氧經臭氧發生器,產生臭氧濃度30~40 μg/L,經穿刺針緩慢注入椎間盤后,穿刺針退至椎間孔的神經根附近,注入臭氧5~10 ml后,再注入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維生素B12混合物3~5 ml,退針,壓迫止血,用紗塊覆蓋傷口,術后使用抗生素、地塞米松、甘露醇3 d,逐漸下床及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半年內嚴禁參加劇烈運動。
對25例32個椎間盤進行一次臭氧盤內注射+神經根封閉,術后隨訪3~11個月,根據MacNab法綜合臨床判斷療效,優:完全無癥狀;良:偶有癥狀,對工作影響小,一般情況下不需治療;差:癥狀無緩解。本組優9例,良12例,差4例,優良率為85%,所有患者未發生椎間盤感染及脊髓、神經根、大血管損傷。
臭氧又稱三子氧、超氧臭氧,由一個氧分子攜帶一個氧原子組成,常溫常壓下,低濃度臭氧是無色氣體,當濃度達15%時,呈淡藍色,臭氧極不穩定,只是一種暫存形態,攜帶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外,剩余氧分子進入穩定狀態,所以臭氧不會形成二次污染。
臭氧是最強的氧化劑之一,其氧化能力僅次于氟,氧化作用可即刻完成,其氧化作用通過三種不同的反應方式:①普通化學反應;②生成過氧化物;③發生臭氧分解或生成臭氧化物。臭氧分解是指臭氧與極性有機化合物反應,導致不飽和有機分子破裂,而臭氧分子結合在有機分子雙鍵上,生成臭氧化物,據此,臭氧與細菌細胞壁脂類雙鍵反應,進入細菌內部,作用于脂蛋白和脂多糖,改變細胞通透性導致細菌溶解和死亡,也可破壞病毒外殼蛋白的多肽鍵并損傷其RNA。
3.3.1 臭氧對椎間盤髓核的作用 動物實驗顯示,濃度為27.5~50.0 μg/ml的臭氧與氧混合氣體引起髓核組織的間質水腫,細胞質的嗜酸性變和細胞核皺縮,以后出現髓核細胞退行性變,髓核體積縮小,術后5周髓核內細胞結構消失,髓核基質被纖維連接組織替代,所以該濃度的臭氧注入椎間盤髓核后,一方面釋放氧分子;另一方面與髓核基質中的水分子結合,生成反應性氧化產物,破壞蛋白多糖分子,使其失去固定電荷密度的特性,滲透壓下降,水分丟失。臭氧還可使髓核細胞受損害,造成髓核細胞蛋白多糖合成及分泌功能低下,嚴重時引起細胞死亡。
3.3.2 臭氧的抗感染作用 研究發現,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突出的髓核組織中有許多致炎物,如白細胞介素-6、一氧化氮、腫瘤壞死因子、前列腺素E2、磷脂酶A2等,機械性壓迫本身可致神經根非特殊性炎癥。而且破壞血-神經屏障,臭氧可拮抗上述炎癥過程,機制:①刺激抗氧化酶的過度表達,以中和炎癥反應中過量的ROS;②刺激拮抗感染炎癥反應因子和免疫抑制因子釋放;③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等引起血管擴張。
3.3.3 臭氧的鎮痛作用 實驗研究發現,腰椎間盤突出引起腰腿痛的機制為:①腰椎小關節突的小神經纖維末梢有受體。②脊根神經節受刺激是下腰痛的主要來源。所以機械性壓迫或炎癥因子刺激激活后敏感性提高,引起肌肉痙攣而導致腰腿痛,因而臭氧使髓核萎縮,從而減輕神經根的壓力,減輕炎癥反應,均是鎮痛環節。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椎間盤髓核膨出、脫出,對神經根的機械壓迫,同時脫出髓核釋放化學物質,突出的椎間盤造成椎體側后方靜脈血流淤滯,引起無菌性炎癥,所產生的化學物質均可引起疼痛,這些物質也可刺激分布在小關節囊、后縱韌帶以及纖維環表面的神經引起疼痛,臭氧是強氧化劑,可使髓核的蛋白多糖氧化和破壞髓核細胞,使髓核滲透壓下降,發生脫水、變性、萎縮,降低椎間盤對神經根的機械壓力,緩解疼痛。實驗證實,臭氧可影響細胞因子拮抗劑和自免抑制細胞因子,中和過量反應產物。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擴張血管物質,引起血管擴張,從而導致炎癥消散。同時臭氧可使髓核產生的化學物質氧化消融,緩解疼痛。
于椎間孔及神經根附近注入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維生素B12混合物(利多卡因濃度為0.5%),可減輕神經根水腫,營養神經,降低神經的敏感性,立刻緩解注射臭氧引起的腰部脹痛。
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作用,并可瞬間完成氧化作用,且沒有永久性殘留,臭氧能損害髓核內的結構及終板,但對神經根、脊髓和腰大肌損害較少,原因是神經根、脊髓、肌肉表面有一層組織膜,可防止臭氧與組織細胞直接接觸。
①椎間盤源性下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無嚴重神經功能喪失;②MRI顯示是椎間盤膨出,纖維環無明顯破裂;③保守治療8~10周無效。
①非椎間盤源性坐骨神經痛;②嚴重退行性椎間盤疾病,合并椎管狹窄;③椎間盤突出伴鈣化;④突出物大,壓迫硬脊膜>50%;⑤破裂型、游離型椎間盤突出癥;⑥合并腰椎滑脫;⑦合并嚴重器官疾病。
根據國內文獻報道,注射臭氧過程中患者血壓上升,出現后馬上停止臭氧注射,用非那根靜脈注射及對癥治療,患者10 min后血壓恢復正常,故手術過程中一定要進行血壓監測,注意血壓情況。臨床觀察顯示有如下情況:①臭氧注入椎間盤及椎旁間隙后,部分患者有腰部脹痛及下肢疼痛,注射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維生素B12混合物后可緩解。②臭氧注射24 h內出現下腹脹痛。③腰周部酸困感,于術后靜滴地塞米松、甘露醇后緩解。
經皮穿刺盤內注射臭氧+神經根封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創傷小,不破壞脊柱的正常骨性結構,并發癥少,患者治療效果好,痛苦少,恢復快,深受醫患雙方歡迎,其獨特之處為:①臭氧不穩定,易分解形成穩定氧氣,不會造成二次污染;②臭氧對髓核組織破壞力強,對周圍組織無影響;③臭氧價格低廉,手術監視設備要求不高,手術費用低;④手術無損傷,操作簡單,患者痛苦少,可在門診進行。
綜上所述,經皮穿刺盤內注射臭氧+神經根封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安全、創傷性小、有效率高、費用低、患者恢復快等優點,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師及患者的歡迎,掌握好其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效果可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1]俞志堅,何曉峰,李彥豪.經皮腰椎間盤內注射動物實驗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2,36(4):366-369.
[2]黃平,王丹.經皮盤內注射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16(1):861-863.
[3]俞志堅,李彥豪.醫用臭氧經皮椎間盤內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4,15(6):562-563.
[4]何曉峰.臭氧治療臨床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5]莊文權,陳偉,楊士勇,等.化學髓核溶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山醫科大學學報,2000,21(1):60.
[6]Macnab I.Negative disc explor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nerve root involvement in 68 patients[J].J Bone Surg(Am),1971,53(5):89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