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東,胡書孝,李王軍
(1.陜西省延安市人民醫院,山西延安 716000;2.西安交通大學,陜西西安 710049)
我黨近年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理論。在日漸成熟和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作為社會公共服務行業的醫院,也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實現醫院及其職工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要落實好“科學發展觀”,醫院就必須抓住“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努力實施好醫院的人才戰略,建設好醫院文化。人才戰略是醫院為了提升其技術實力而制訂的穩定、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決策和宏觀規劃;我們所講的醫院文化,是指狹義的醫院文化,即醫院在長期醫療活動中逐漸形成的以人為核心的文化理論、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等(醫院軟文化)[1]。現結合延安市人民醫院的實際情況,談談筆者對人才戰略和醫院文化的一點理解和體會。
通過實施人才戰略和文化建設,筆者認識到人才戰略和醫院文化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其聯系如下:
延安市人民醫院由于建院時間短、底子薄,硬件設施雖然上去了,但是醫院管理和人才梯隊建設卻相對滯后,醫院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服務品牌。針對這個問題,我院黨政全體領導經過認真的調研和集體討論,決定從2009年開始,為醫院發展確定一個更高的目標,明確了“一年打基礎,兩年強隊伍,三年大發展”的發展思路,制訂了“人才奠基、科技興院”的人才戰略。我院出臺了穩定、引進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實施方案,提高醫院職工的整體福利待遇,千方百計引進急需的學科帶頭人和高級人才,“以人帶科”打造一批特色的優勢專科;穩定并使用好現有人才,根據不同職工的特長和優點,把他們放在最能發揮本人才干的崗位上去,從而提高醫院整體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從2009年3月開始,我院便開始與西安交通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項目與課題組合作,實施醫院文化建設,其出發點就是為了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醫院文化建設將從理念系統、視覺系統、行為系統三個方面展開,從轉變職工服務理念及經營理念入手來提高競爭意識,增強團隊意識,在全院形成積極向上的凝聚力、向心力,讓每一位職工真正做到愛院如家,事事體現主人翁態度,促進醫院管理走上科學化、規范化、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由此可見,人才戰略和文化建設的對象都是醫院職工,兩者都是通過實現職工的發展來促進醫院整體實力的壯大。
現在管理界普遍提倡人本管理,根據人的思想行為規律,重視人的因素,發掘職工內在的價值、潛能,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2]。文化建設也是以挖掘職工內在價值、潛能,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基本任務。文化建設通過不斷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鼓勵醫務人員鉆研臨床業務和醫學理論,激發人才的創造潛能,不斷應用新技術,開展新業務,創造新成果,從而提高醫院整體的臨床醫療和科研實力。
我院的醫院文化建設已初見成效: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斗志昂揚;通過推行優質服務活動,職工的服務觀念進一步增強,工作更加勤奮努力、認真負責,整個醫院顯得生機勃勃。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文化氣息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我院工作。2009年我院在招聘應屆大學生時,確立了“多招名牌院校本科以上畢業生”的原則,以改變我院人才梯隊構成比較單一的現狀(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是延安大學醫學院畢業生),我院今年招聘的大學生,有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寶雞中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寧夏醫學院和重慶醫科大學等多家醫學院校的畢業生。
先進的醫院文化通過提高醫院全體職工的綜合素質,構建起醫院集體的精神理念體系,來營造一種重視人才、尊重知識、鼓勵創造的濃厚文化氛圍,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加盟到醫院團隊中來;搭起一個大舞臺,人人都能在這里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才干,實現自己的夢想,從而推動醫院整體的發展壯大,這樣就形成了“文化搭臺、人才唱戲”的良好局面。
胡錦濤總書記在美國耶魯大學演講時指出,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現代中國。同樣,任何一所醫院的發展都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形態[3]。醫院文化也是在其長期發展的歷史中才能形成并不斷發展創新的,這需要醫院全體職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識地建設和積淀,直到形成一筆無形的資產——醫院品牌。北京同仁醫院始建于1886年,至今已有123年的悠久歷史。“同仁”的金字品牌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是國家商標局認定的國內醫療服務業首家馳名商標。
這些老字號的名牌醫院,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其歷代領導層都一向重視人才,認真地實施人才戰略,以良好的工作條件、生活環境和文化氛圍,吸引優秀人才,重用人才,培養人才,使得醫院人才輩出、藏龍臥虎;醫院也因此擁有一批實力雄厚的特色、優勢專科,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醫院文化現象。上海瑞金醫院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目前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和陳賽娟等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醫學專家,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3個,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個,上海市優勢學科1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6個,上海市衛生局醫學領先專業重點學科3個。這樣的實力都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在文化的積淀和熏陶下,在人才隊伍的培養和成長中不斷地發展強大起來的。
我們應該努力向這些知名醫院學習,重視人才,努力實施好醫院人才戰略,引進更多的高級人才,使用好現有的人才,培養好未來的業務骨干,形成一個重視人才、尊重知識、鼓勵創造的良好氛圍,這就是一種文化,并會經過時間的考驗而歷久彌新、融入到醫院文化的歷史長河之中。
醫療質量是醫院的生命線,品牌則是醫院的金字招牌,優秀品牌都是靠優質的服務質量作為支撐的。首先必須擁有優秀的服務團隊,才能創建出獨具特色的服務品牌。我院確立的“以人帶科、以科帶院”的發展思路,就是要通過培養和招聘一批優秀學科帶頭人,打造一批優勢專科,繼而帶動全院整體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服務品牌。自我院2009年實施新的人才戰略以來,在短短的半年里,不但吸引多名曾被其他醫院高薪聘走的業務骨干重新返回我院上班;而且通過多方的努力,我院招聘到3名高級人才作為學科帶頭人,其中,1名心血管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1名心胸外科的碩士研究生,還有1名是延安、乃至陜北醫療界臨床病理診斷方面的權威專家,他們的加盟為我院增添了很大的實力,可以為我院打造至少三個優勢專業品牌。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靠什么來提高經濟效益?品牌營銷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策略,靠優質的服務令我們的“顧客”——患者滿意,靠響亮的服務品牌來贏得更多的“顧客”。
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形成獨具特色的醫院品牌(我們確定的醫院愿景是:在3~5年時間內,把我院建設成陜北地區一所獨具特色的三級甲等醫院),通過文化建設改善醫院的人文環境,提高醫院的社會影響力,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從而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斷發展壯大。
“以患者為中心”是我國醫療行業必須始終堅持的服務宗旨。醫院要生存,就必須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價廉的優質服務;醫院要發展,就必須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取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和信任,才能獲得發展壯大的社會空間。如果醫院的服務不能令患者滿意,醫院勢必會門前冷落,醫院職工吃飯就會成為問題;醫院的社會形象不好,醫院的發展就沒有了群眾基礎。新的醫改方案鼓勵民間資本和外資介入醫療服務行業之中,今后醫療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我們公立醫院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就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視醫療服務的質量,通過人性化的服務不斷提高群眾對醫院的滿意度[4]。很顯然,醫院的人才戰略和文化建設都體現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人才戰略的實施是為廣大患者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服務隊伍,而文化建設則是為廣大患者創造一個溫馨、舒適、和諧、值得信賴的就醫環境。
總之,人才戰略與醫院文化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兩者的共同目標都是實現醫院職工的全面發展,并最終實現醫院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高鷺鷺,李靜,徐祖銘.高級醫院管理學[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3:61.
[2]孫志成.醫院文化與黨建結合相得益彰[J].中國衛生,2008,279(11):96.
[3]王仁田.培育和提升醫院文化軟實力的探討[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9,25(5):357-358.
[4]何光鳳,李濤.和諧醫院文化論[J].中國醫院管理,2009,2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