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秋麗,魯 萍,田寶艷
(1.吉林省遼源市中醫院,吉林遼源 136200;2.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吉林遼源 136200)
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針對不同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采取了相應的護理措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男性患兒2例,女性患兒1例;年齡6~79歲;合并糖尿病足19例,視網膜病變17例,末梢神經病變12例,高血壓32例,冠心病11例,無合并癥者2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
1.2.1 飲食護理
1.2.1.1 飲食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之一,是重要的一環[1]。飲食療法的核心是研究量和質,“量”即飲食的總熱量;“質”即飲食結構的作用。飲食療法即通過調整患者的飲食量和結構,達到血糖平穩。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計算出每日所需要的總熱量,按總熱量定時定量分配飲食,當吃完規定的食物后仍感饑餓時可再添加水煮蔬菜充饑,切忌暴飲暴食,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2型糖尿病血糖不高的患者單純控制飲食就會取得滿意的效果。
1.2.1.2 根據辨證分型注意:肺熱津傷型,給予清淡飲食,口渴甚者,用鮮蘆根或天花粉、麥冬、葛根等煎水代茶飲;胃熱熾盛型患者大便干燥,應給予蔬菜、豆類或果膠等高纖維飲食;腎陰虧虛型多食黑豆、動物腎等補腎之品,禁食寒苦之劑;合并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腎功能損害等,食鹽嚴格控制在2 g/d左右為宜[2],忌咸菜及腌制品。若有皮膚瘙癢、癤腫、瘡瘍等,忌食魚蝦、蟹、牛、羊肉,豬頭肉等葷腥發性食物。在血糖和尿糖控制后,可少吃一些梨、橙子、蘋果等,平時可用黃瓜、番茄代替水果[3]。
1.2.2 運動療法
1.2.2.1 運動療法具有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變脂質代謝、矯正肥胖體型和改善血糖、降壓,增強心肺功能及防治骨質疏松的作用。一次性運動可提高胰島素的作用,促進糖原的產生,降低空腹血糖濃度,這一作用可持續運動后24~48 h。長期從事有氧運動的人,除了達到上述效應外,還可以降低空腹胰島素的濃度和改善血脂。然而運動一旦終止,鍛煉的效果即開始降低,兩個星期內不參加任何鍛煉,效果將完全消失。這就是為什么在糖尿病運動治療中,強調每周運動不少于3次的原因。
1.2.2.2 運動的四個原則:①每次運動時間不少于10 min,1 d可以達到30~40 min。②至少要隔天運動1次。比如,每周一、三、五運動所獲得的效益,要遠大于每周前3 d運動的方式。③運動后心率不超過(170-年齡數)次/min,每次運動后感覺輕微發汗,精神和體力不感覺疲憊為適宜的運動量。④運動的方式如散步、打太極拳、做體操、爬樓梯等,運動量要小,以不疲勞為度。
1.2.2.3 運動的注意事項:①運動前多飲水,檢測血糖值高于15 mmol/L時不要運動,運動前做5~10 min低強度有氧運動,避免屏氣運動,因屏氣可使血壓升高。②從靜止到運動,需要逐步適應,在餐后30 min~1 h進行。③運動時穿寬松的衣褲、柔軟的棉線襪、合腳的運動鞋;避免高強度運動,防止意外傷害。④運動時要結伴同行,隨身攜帶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并佩戴糖尿病患者信息卡。⑤運動后需做5~10 min的整理運動,使心率恢復至每分鐘比靜息時高10~15次的水平后再坐下休息。
1.2.2.4 運動療法禁忌證 ①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動后加重者;②糖尿病合并重度高血壓、腎病、下肢缺血、眼底病變者;③經常腦供血不足者;④禁食、腹瀉、嘔吐,有低血糖危險者[4]。
1.2.3 心理護理
1.2.3.1 情志不但可以致病,還可以治病。由于患者的性別、年齡、性格、文化修養、經濟狀況,常常以為自己患病難以治愈,且面臨家庭成員的不耐煩情緒,以及家庭經濟方面的壓力,易產生悲觀失望情緒,甚至缺乏治療信心。①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微笑面對,提供安靜溫馨的就醫環境。②與患者及家屬交談,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由于患者在糖尿病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心理和情緒,應根據其特點消除患者心理上的陰影,贏得患兒的信任[5]。③對他們進行衛生宣教,利用知識手冊等,學習糖尿病的知識,與他們共度難關。④經常舉行糖尿病患者聯誼會及成立糖尿病協會,使患者之間互相溝通、學習,營造團結互愛的氣氛,消除其緊張和恐懼心理。
1.2.3.2 兒童患病后怕別人知道,怕受到歧視,怕注射胰島素。患病后會對生活失去信心,擔心影響學習,因而變得情感脆弱,治療態度消極。家長要有耐心和愛心,用平穩的心態面對困難和不幸。堅強不屈是患兒最好的榜樣,樂觀向上是治療糖尿病的最佳藥物。要關注患兒的一切,與患兒多交流,排除自卑和恐懼感。要使用患兒能夠理解的話語傳授糖尿病的防治知識,家長不要在患兒面前流露出對疾病的過分擔心,要在寬松的氣氛中談論疾病,患兒會受到父母的情緒感染而消除不良情緒。
1.2.4 眼部護理 ①改變不良用眼方式,減少長時間用眼,看書、看電視45 min后,休息15 min。②固定作息時間,調整睡眠。③改善環境,在空調開啟的室內,使用加濕器或者擺放一碗清水。④脫離污染嚴重的地方,惡劣天氣不到室外。⑤有眼部癥狀時,及時到??漆t院診治。
1.2.5 足部護理 ①注意足部衛生,每晚用溫水和中性肥皂洗腳,切忌用熱水泡腳,洗后用吸水性強柔軟的毛巾擦干,再涂上植物油和按摩霜,進行按摩,以保持足部皮膚柔軟,清除鱗屑,防止干裂。②洗腳后剪趾甲時,不要剪得太短,避免損傷皮膚發生感染。③襪子應清潔無破損每天更換,穿大小適中舒適的鞋子。④絕對禁止吸煙,以免小血管痙攣而加重肢體缺血。⑤采取多種方式促進足部血液循環,如步行運動、按摩療法、腿部運動。⑥有胼胝、雞眼者,到??漆t院進行治療,切忌用雞眼膏。
1.2.6 生活護理 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學說,認為春夏兩季患者早些起床,到室外散步,多接觸陽光。秋冬兩季早臥晚起,防風保暖,以求與四季氣候相應,有利于機體康復。根據患者證型不同,應為患者創造相應的環境。如肺熱津傷的患者,宜住在涼爽,通風,光線稍暗,色調淡雅的病室。由于患者煩渴,應提高病室濕度,夏季在地面上灑水,冬季置空氣濕化器以濕潤病室空氣;陰陽俱虛的患者,由于形寒畏冷,應住在陽光充足,室溫偏高,光線明亮的病室。
1.2.7 出院指導 ①囑患者繼續飲食調理和適度運動。②調達情志,保持心性平和,以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③定期參加正規的糖尿病知識教育,不要輕信廣告,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④起居有常,勞逸結合,隨溫度變化增減衣著,積極預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現呼吸道癥狀時及時到醫院就診。⑤隨身攜帶健康卡,糖果或餅干等食品;保健卡上標明姓名、疾病診斷、病情介紹、就診醫院及聯系人電話號碼等,以便發生低血糖時救護人員可以根據卡片上的信息給予恰當處理[6]。
本組120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率從32.6%上升為76.9%,19例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病變明顯減輕。所有患者血糖控制良好。
在今后的20年里,糖尿病患者數預期上升到3.5億人。我國人口占世界第一位,擁有世界最龐大的糖尿患者群,加之長期以來的社會歷史造成人民群眾科學文化水平較為落后。只有做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認真開展糖尿病三級預防,達到醫患密切配合,才能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1]孫耐芳.老年糖尿病的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03,10(4):375.
[2]王淑英,呼瑞英.糖尿患者的飲食控制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2,16(1):32.
[3]邵春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6):101.
[4]翟懷敏.糖尿病患者“運動療法”指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3(9):1875.
[5]張小秀.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J]家庭護士,2007,5(4):54-55.
[6]彭金玉.老年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中的血糖原因分析及護理預防[J].中國醫藥導報,2009,14(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