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英
(山東省榮成市人民醫院眼科,山東榮成 264300)
眼外傷是臨床常見疾病,眼眶骨折是常見的伴發癥。眼眶骨折后病情復雜多樣,涉及眶壁及其鄰近結構、眶內軟組織及眼球的運動功能,CT使眶部骨折的檢出率明顯提高,對診斷及正確分型有重要意義。為提高對本病的再認識,筆者收集2007年2月~2008年12月經臨床證實的34例眼眶骨折,就其CT表現及受傷原因、臨床癥狀、檢查治療結合文獻進行分析。
34 例(34眼)患者中,男26例,女8例;右眼15例,左眼19例;年齡12~68歲,平均34.1歲。
本組32例有明確外傷史,其中,車禍傷16例,拳腳傷12例,棍棒傷4例;2例用力擤鼻后眼瞼及眶區腫脹。主訴:患眼腫脹疼痛,視力下降,復視,表現為眶區腫脹,其中,眶區皮下瘀血32眼,伴鼻出血20眼,皮下氣腫18眼,眶區感覺障礙14眼,復視8眼,眼球運動障礙2眼。視力光感~1.0。眼部并發癥:球結膜下出血15眼,眼瞼裂傷12眼,外傷性虹膜睫狀體炎9眼,球結膜裂傷4眼,角膜挫傷4眼,前房積血3眼,視網膜震蕩5眼。
34 例患者中,32例采用水平位及冠狀位掃描,2例自發性者行水平位掃描。
眼瞼裂傷予以清創縫合,所有患者行早期保守治療,應用抗生素、維生素、止血藥等,短期應用強的松每天30 mg,連服3 d,減輕炎癥水腫。有合并癥者給予相應治療。CT檢出有明顯軟組織嵌頓者行主動轉動眼球訓練,每天2次,每次15~30 min。1例下壁眶骨折并軟組織嵌頓者行下瞼睫毛下切口眼眶骨折修復術,1例粉碎性鼻骨骨折鼻科行整復術,1例行聯合手術。
CT均表現為眼眶骨折,爆裂性骨折24眼(70.6%),其中,內側壁17眼,下壁5眼,內下壁2眼;直接骨折10眼,其中,下壁9眼,下、外側壁骨折1眼。伴鼻骨骨折2眼,伴鼻竇積血30眼,球后積血、積氣17眼,眼外肌增粗7眼。經治療后所有患者視力提高,8例復視患者6例治愈,1例向顳側極度轉動眼球見復視,正前方及閱讀位無復視;1例術后仍復視,隨診至3個月后復視消失。
眼眶居面中部上半部分,是眼球的保護空間,但眼眶又與其他鄰近組織緊密相連。眼眶骨折分類方法繁多,按骨折性質分爆裂性骨折和非爆裂性骨折。從頜面外科角度可分為眶緣內骨折(即爆裂性骨折)和眶緣骨折兩大類。此處所指的眶緣是指眼眶各緣及與其相關的骨組織,可涉及上頜骨、顴骨、篩骨、額骨等,臨床上常見的有眶頂骨折、眶-上頜-顴骨骨折、鼻-眶-篩骨折。范先群[1]認為應綜合骨折、眼球、視力、眼位、淚道和畸形等多種因素,提出理想的分類方案,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制訂和選擇治療方案。也有學者認為將眼眶骨折大致分為眼眶爆裂性骨折、眼眶內陷性骨折和眼眶復合性骨折,方便、直觀,突出了受傷的程度、范圍、周圍組織受累狀況、致傷情形和部位,有利于臨床診治[2]。
①爆裂性骨折:眶腔基本是密閉的空間,當眶緣部受到比鼻眶入口處面積大的沖擊時,使眶壓急驟升高,升高的眶壓壁受力最大處或最薄弱部分產生骨折。此種情況眶下受力最大,而內壁篩骨紙板菲薄,兩者均易發生骨折。本組2例患者用力擤鼻后發生眶內側壁骨折,也證實了這一觀點。這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機制,在眼球破裂之前,發生了骨折,緩解了眶壓,從而使眼球免遭破損,所以這種患者視力往往良好,爆裂性骨折眶緣完好,致傷的沖擊力為鈍性外力,常見為拳擊及撞擊傷、體育運動傷等。②非爆裂性骨折:較強外力直接撞擊或擠壓于眶緣,使相應部位發生骨折、變形或移位。本組病例中爆裂性骨折24眼(70.6%),符合爆裂性骨折是最常見的眼眶骨折這一結論[3]。
對可疑眼眶骨折,CT檢查是必須的。CT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有無骨折及其部位、范圍、有無軟組織或肌肉嵌頓等,CT掃描的注意事項:①范圍要夠大、全面,要包括雙眶、額骨、顴骨、顴弓、上頜骨的全部,以免遺漏眶區相關結構。②要做水平位及冠位掃描,必要時加矢狀位。③CT斷層層間距不能太大,以2~5 mm一層為宜。④為顯示軟組織脫出、嵌頓情況,應顯示骨窗及軟組織窗。有學者認為螺旋CT軸位薄層掃描加三維重建技術對眼眶骨折的診斷清晰、明確,定位準確,程度和范圍適度,與同行的螺旋CT橫軸位加冠位掃描方法診斷率無顯著性差異,又減少了患者的射線輻射量,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減少了醫患矛盾,應該作為眼部螺旋CT掃描的常規后處理技術[4]。
根據典型的外傷史及臨床癥狀,結合CT影像學檢查,診斷并不困難。在車禍等復雜的外傷中,患者不訴說清傷情,牽拉試驗可將眶壁骨折和眼外肌麻痹區分開來:眶壁骨折外展運動障礙應與外展神經麻痹相鑒別,眶底骨折的眼球上轉、下轉運動障礙應與動眼神經不全麻痹相鑒別。在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牽拉試驗中由于肌肉嵌頓,牽拉時可有阻力存在,眼肌麻痹無阻力。
早期出血及水腫較明顯,口服皮質激素、維生素等神經營養劑及血管擴張劑,可減輕水腫,緩解復視,本組病例經保守治療后有效率達94.1%。對手術指征,大致以眼球內陷程度和(或)眼肌嵌頓為依據,并且手術時機掌握在2周以內。也有學者認為應在傷后2個月內實施手術[2]。早期手術療效優于晚期,早期手術指在外傷后2周手術[5]。本組2例均于2周內行眼眶骨折整復術,效果滿意。
總之,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各種車禍及工農業外傷逐漸增加,眼眶骨折發病率逐漸升高,眶壁骨折后眶腔完整性的破壞,易造成嚴重的損傷后遺癥,已引起眼科、鼻科、口腔頜面外科、神經外科等多學科的重視。應用CT早期診斷并積極治療對眶骨骨折患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對本病的認識,及時診斷與治療,以達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目的。
[1]范先群.眼眶骨折修復手術的現狀和問題[J].眼科,2005,14(6):357-359.
[2]楊忠昆,肖利華,陳學國,等.眼眶骨折436例臨床分析[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8,30(1):39-42.
[3]肖利華.現代眼眶病診斷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420-431.
[4]張孟榮.螺旋CT三維重建診斷眼眶骨折[J].醫藥論壇雜志,2009,30(5):82-83.
[5]沈勤,林厚維,范先群.眼眶骨折修復手術對復視和眼球運動障礙的改善[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8(6):68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