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華
(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廣東佛山 528000)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在藥房信息管理中的應用發展較快,不斷有新系統、新功能模塊涌現。通過一些新系統模塊的初步建立,醫療機構的醫療模式也在發生快速變化,越來越多的醫院實行了電子處方。電子處方的出現提高了藥房藥品的管理質量,加強了藥品的管理力度,使藥房的各項信息和管理工作朝科學的、可持續性的方向發展,為臨床提供更便利、更快捷的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院實行電子處方。所謂電子處方,是指通過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實現的數字化和無紙化處方[1]。電子處方系統按流程包括掛號、就診、收費、配藥四部分?;颊叩结t院初診掛號時就會在系統中登記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聯系電話、家庭住址等基本資料,獲得診療卡,醫師問診后直接在電腦上開電子處方?;颊呔驮\完畢即可持診療卡繳費取藥。該系統在我院運行3年多,極大地提高了我院門診服務的質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處方的質量,深受患者的好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通過未實行電子處方與實行電子處方后的比較,探討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藥房中的應用。
實行電子處方后與未實行電子處方相比較,有以下成效:
電子處方系統由于采用無紙化的電子處方,特別是醫師應用電腦錄入處方和門診收費采用了刷卡繳費的方式,縮短了患者看病和繳費的時間[1]?;颊呃U費的同時,藥房后臺自動打印處方,藥劑人員基本可以在患者到達藥房前完成藥品的調劑,尤其在非高峰時段隨到隨取,優勢明顯。藥師根據非常正規、清晰的配藥單配藥,配方速度快。因為有打印的用法清單交給患者,省卻了粘貼用法的時間,又可以加快一些配方速度,大大縮短了患者等候取藥的時間,保證了工作效率。
未實行電子處方舊模式下的手寫處方,普遍存在字跡潦草、處方缺項或錯誤的現象,電子處方字跡清晰,格式規范,給藥師調劑的工作帶來方便。
藥房維護的藥品信息能及時到達醫師的電腦上,所以藥品信息正確、及時,醫師開方過程是在電腦上做選擇的過程,藥品的劑量、規格一般不會出錯,處方的正確率比手工處方有明顯提高。我院實行電子處方后與未實行電子處方比較情況見表1。

表1 我院實行電子處方后與未實行電子處方比較情況(%)
由表1可以看出,我院實行電子處方后,不合格處方率大大降低。
藥品消耗情況和藥劑人員工作量統計是藥房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電子處方后,藥品的消耗可以隨時查詢、統計;藥劑人員的工號輸入電腦,工作量情況可以一目了然;以往出現問題時就要查找手工處方,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電子處方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2]。這些在手工處方時既費時費力又難保證結果正確的統計,現在可以省時、方便、正確地完成。醫保、保險等政府部門對藥品的使用情況可以方便地實行實時監控。
如果醫院信息系統配合使用配伍禁忌提示軟件,用藥安全性則有了進一步保障。
實行電子處方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還可以提高處方正確率。目前,越來越多的大中型醫院對醫療服務工作采用電腦網絡化管理,一些醫院的紙質處方正逐漸被電子處方所替代。由于信息化管理的便捷性特點,醫院采用電子處方無疑有很多方便之處,但也引發了一些隱患:
按現行的《藥品管理法》和衛生部2007年《處方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處方是醫師為患者開具的、用于疾病治療的書面文件,具有技術、經濟和法律方面的意義。這里所說的合法的處方,指的是傳統的紙質處方。目前一些醫院使用的電子處方應該不在此列。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傳統的紙質處方可以用電子處方來代替[3]。
住院藥房接到的所謂電子處方充其量只是一個藥品領取單,這種電子處方連基本的處方格式都沒有,反映不出原始處方的所有信息,是一種不合格的處方,藥劑人員根本無法判斷藥物的配伍是否合理、用法及用量是否得當。
根據電子處方存在的隱患,筆者提出完善電子處方的幾點建議:
3.2.1 根據《處方管理辦法》,醫師利用計算機開具、傳遞普通處方時,應當同時打印出紙質處方,其格式與手寫處方一致;打印的紙質處方經簽名或者加蓋簽章后有效處方必須有執業醫師的親筆簽名以示負責。醫師在錄入電子處方后,必須打印紙質處方并簽字[4]。
3.2.2 電子處方一般只有藥品名稱、規格、數量,沒有詳細的用法、用量、臨床診斷以及麻醉處方要求的患者住址、身份證號碼等,這些內容都必須注明在打印的紙質處方上。
3.2.3 規定電子處方傳到住院藥房后,不經藥師依據同時打印的紙質處方審核確認的,不能進入本科藥品數量合計(可以改進系統以達到這一目的),以確保藥師先審方合格后才能調配發藥,藥房調劑人員應認真審核藥品是否與臨床診斷相對應,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3.2.4 電子處方系統可以設計各種合理用藥的預警系統,包括可以在HIS系統中嵌入一些軟件公司開發的處方自動監測系統(PASS系統)。如果醫師開出的藥品劑量過大、有配伍禁忌等不合理現象,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甚至拒絕向下執行,這有助于監督、促進醫師合理用藥。
[1]朱士春.醫院電子處方應用前后的變化及相關問題[J].中國藥事,2007,21(3):177-178.
[2]李艷芳,莊華玲,陳飛苑,等.加快確立電子處方管理制度合法性[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6,26(9):1144-1145.
[3]匡玉霞,劉生友.門診電子處方問題分析[J].中國藥師,2006,9(9):862-864.
[4]許惠溢.電子處方的可行性初探[J].中國藥房,2007,18(19):1454-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