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應粉
(河南省濟源市腫瘤醫院,河南濟源 454650)
2009年1~12月,我院共收治重型顱腦損傷患者50例,均得到有效救護,先將急救與護理工作總結如下:
本組50例,腦挫裂傷10例,硬膜外血腫25例,硬膜下血腫15例,合并顱骨骨折10例。致傷原因:車禍占93%,墜落傷占5%,暴力致傷占2%。治療方法:行保守治療5例;鉆孔引流術5例;行開顱血腫清除術或(和)去骨瓣減壓術40例。
1.2.1 院前急救
醫護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迅速對患者的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受傷部位進行檢查,同時立即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內的分泌物、血液、嘔吐物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氧氣吸入,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根據患者的受傷情況,給予抗休克治療或脫顱壓治療;對有活動性出血患者,給予紗墊壓迫或鉗夾止血,爭分奪秒,護送入院急救。
1.2.2 進一步檢查,確定治療方案
入院后,立即協助患者行頭顱CT、核磁共振或X線檢查,配合密切的病情觀察,結合臨床神經系統定位檢查體征,對患者受傷的部位、范圍和程度,作出正確判斷,科學地把握手術指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一旦確定手術,應積極做好術前準備:禁食、配血、剃頭、皮試、心電、化驗等等。
1.2.3 術后護理
1.2.3.1 體位 除休克患者,一般顱腦損傷患者術后宜取頭高位,床頭抬高15°~30°,有利于靜脈血和腦脊液回流,減少顱內血流量,降低顱內壓[1]。躁動不安者要約束四肢或加床檔予以保護。
1.2.3.2 呼吸治療與護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體位合理,預防舌后墜引起的窒息,備好舌鉗和開口器;及時吸痰,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充分有效,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呼吸道黏膜;嚴重創傷者給予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行呼吸機支持呼吸。嚴格執行氣管切開護理:持續濕化氣道,定時霧化吸入、稀釋痰液;注意觀察呼吸音、呼吸頻率和節律;定時翻身叩背,鼓勵清醒患者有效咳嗽和排痰,預防肺部感染;定時更換氣管切開處敷料,做好氣管內套管的消毒工作。每日兩次病室通風,保持室內濕度50%~60%[2],限制陪護人員。
1.2.3.3 保證及時、準確、有效的治療 術后患者用藥比較復雜,如抗生素、止血藥、脫水劑、利尿劑、腦血管活性藥、鎮靜劑、冬眠合劑、激素藥、抑制胃酸藥物等等,用藥速度、時間、劑量等都有嚴格限制,護士有必要根據時間排出治療卡,并認真進行交接,以免遺漏或錯誤執行醫囑,同時注意觀察用藥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師給予及時調整。
1.2.3.4 病情觀察 術后持續心電監護,每15~30分鐘測量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變化,平穩后改為每1~2小時一次,做好特護記錄。尤其加強對意識和瞳孔的觀察,因為意識和瞳孔的變化,是疾病轉歸的最前沿、最敏感也是最可靠的兩個指標。對意識的觀察方法:兩提問(年齡和時間)、兩指令(伸、握拳和睜閉眼)及輕拍皮膚、壓眶上神經,同時檢查咳嗽、吞咽、睫毛及角膜反射;以了解意識的深度。瞳孔觀察:注意對比雙側瞳孔的形狀、大小及對光反應。發現異常立即匯報醫師給予緊急處理,以免發生腦疝危及生命。
1.2.3.5 腦室引流管的護理 保持引流通暢,意識不清、躁動不安、小兒患者進行約束,防止將管道拔出發生意外;引流裝置應高于床頭10~15 cm[3];嚴格保持整個引流裝置的清潔無菌,防止引起顱內感染;每天記錄引流液的色、質、量。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無沉淀,術后1~2 d可略帶血性,3 d后轉為淡黃色,若術后腦脊液中有大量鮮血或顏色逐漸加深,則提示腦室內出血,需要立即手術。注意引流速度的快慢,顱內壓癥狀是否改善。一般引流時間不超過14 d,拔管前一日,試行抬高或夾閉引流管,觀察顱內壓是否有再次升高的現象。如有,立即報告醫師,再次開放引流管。
1.2.3.6 高熱護理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急性期體溫可高達39℃左右,應積極處理。降溫以物理降溫為主,可頭置冰帽,也可用冰袋放于腋下、腹股溝大血管處,注意冰袋、冰帽降溫時,要加墊襯,保護皮膚,同時注意血壓、心律、心率的變化,尤其是對心臟病、高血壓、小兒及老年人[4-5]。
1.2.3.7 加強基礎護理,預防并發癥 保持床鋪干凈、整潔,昏迷患者要建立翻身卡,每2~3小時翻身一次,預防壓瘡;認真執行口腔護理,防止口腔感染;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泌尿系感染;加強患肢功能鍛煉,預防足下垂和肌肉萎縮;恢復期進行心理疏導和語言鍛煉,促進各種正常的功能恢復[6]。
50例患者中,40例痊愈,8例好轉,其中2例因額葉損傷并發情緒障礙,3例并發肢體障礙合并語言障礙,3例并發外傷性癲癇,另外2例因經濟原因自動放棄治療。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生命危在旦夕,作為醫護人員,要有高度的急救意識,爭分奪秒,搶救生命,配合科學的整體護理措施,那么,患者的救護成功率將會更高。
[1]段杰,王慶珍,金穎.神經外科護理[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87-88.
[2]李小寒,尚小梅.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
[3]郎黎薇.實行重癥監護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3):195-196.
[4]李曉燕,王吉榮.健康教育對老年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18-20.
[5]朱月男.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指導與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08,15(8):108.
[6]陳靖,楊瑞蘭.重型顱腦損傷的護理[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