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悅怡
(廣州市海珠區婦幼保健院,廣東廣州 510240)
所謂評判性思維是指個體在復雜的情景中,能靈活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選擇,識別假設,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斷和正確取舍的高級思維方法及形式[1]。臨床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只有注重對自己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用適當的護理方法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滿足患者的需求,才能提高護理質量[2]。自20世紀末,評判性思維在中國護理教育事業中逐漸得到重視,我院新生兒科于2009年收治了56例早產兒,在護理程序中運用評判性思維實施早產兒的護理,并收到一定的成效。現將早產兒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2009年 1~12月我院新生兒科共收治早產兒56例,男29例,女 27例,孕周:29~30 周 1 例,31~32周 7例,33~34周24例,35~36周 22例,37周 2例。體重:1 500~2 000 g 22例,2 000~2 500 g 25 例,2 500~3 000 g 9 例。
在《廣東省護理事業發展規劃中期評價標準》指導下,運用評判性思維在護理56例早產兒過程中提出護理問題,總結護理經驗,以適應現代臨床護理發展的需要。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 37周,出生體重不足2 500 g,身長在46 cm以下的嬰兒。由于出生時未足月,早產兒體內各器官發育不成熟,體質弱,適應環境能力差,胎齡越小越不易存活。為了降低早產兒病死率,提高生命質量,對胎兒及時實施有效的基礎護理和特殊護理是十分重要的[3]。我科全體護士運用評判性思維積極展開討論提出護理問題,對問題進行評判性地分析、綜合、推理、評估、判斷、決策,在護理程序中發現問題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及時修改,大大提高了患兒的生存能力,縮短了住院周期,存活率高。
1.2.1 建立與完善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兒低體溫、燒傷、燙傷,加強皮膚的護理。早產兒尤其是早產低體重兒因為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體內的棕色脂肪貯存量少,又因其體表面積大,散熱快,不能自我提供良好的體溫調節,需置于保暖箱內保暖[4]。據馬小花[5]報道“鳥巢”式護理先將“鳥巢”置于暖箱內預熱后,沿著早產兒身體四周圍繞,制造一個類似“鳥巢”的自然環境,使其體表溫度、熱量集聚在“小巢”內,這就不會因反復開啟暖箱門空氣對流而使熱量散發出去,降低環境溫度波動的幅度,利于中性溫度的維持。據周運蓉等報道制作了柔軟、溫暖、舒適、安全的“鳥巢”安置患兒。根據新生兒的胎齡、體重、日齡、病情提供適宜的環境溫度和箱內溫度,使中心體溫恒定在36.5~37.5℃。使用“鳥巢”時,頭部戴帽子或給予覆蓋物,身體覆蓋塑料薄膜,減少輻射、對流散熱。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應每天給予患兒沐浴1次,沐浴時室溫26~28℃,盆浴時先放冷水,后放熱水,水溫40~43℃,嚴防燙傷。避免使用堿性的沐浴液,以免破壞皮膚的酸堿度。
1.2.2 嚴格遵循 《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防治指南》,提高安全用氧意識,防治氧中毒。早產兒由于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易出現呼吸暫停和肺透明膜病。應密切觀察呼吸的頻率、節律及有無缺氧癥狀,嚴格掌握氧療指征,必須有相應的監測儀器,如經皮氧飽和度監測儀,血氣分析儀等。對早產兒尤其是極低體重兒用氧時,一定要告知家人早產兒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并取得家人同意并簽名。凡是經過氧療,符合眼科篩查標準的早產兒,應在出生后4~6周或矯正胎齡32~34周時進行眼科ROP篩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1.2.3 預防靜脈輸注時藥液外滲,以免給患兒不必要的傷害。每次進行輸液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選擇合適的血管,避開關節部位和頭部,熟練掌握靜脈穿刺技術,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應使用留置針頭,避免血管損傷。每次輸液前后應用生理鹽水沖管。當使用鈣劑等易引起外滲的藥物時,要嚴密觀察,在可許的情況下,安排專人護理。當發現藥液外滲時,立即停止輸液拔出針頭,穿刺處以離心的方向擠出血液,滲出部位外涂喜遼妥外用藥膏。建立藥物外滲的預防和處理指引。輸液完藥液后采取正確的拔針按壓方法,在針尖即將拔離皮膚瞬間,迅速用棉簽沿血管和走向縱行按壓穿刺點及其上方,直至不出血為止,時間為3~5 min。
1.2.4 建立完善新生兒的喂養制度,早產兒使用管飼喂養時,確保管飼安全。①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黏膜屏障功能和胃腸道動力不成熟,吸吮力和吞咽能力較弱,應采取合適的喂養方式。有研究發現,早產兒在接受全腸道喂養的同時進行微量吸吮,可使胃腸激素和胃腸動力發生變化,加速胃腸功能成熟[6]。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兒用奶瓶喂奶,選擇合適的奶嘴,喂奶時專人看護,禁止離崗,如離開時應暫停喂奶,禁止物品遮擋口鼻。無吸吮能力的早產兒,可采取管飼喂養法。應以母乳喂養為主,一般遵循由稀到濃,量由少到多,喂奶前后取頭高右側臥位,頭偏向一側,禁止面部朝上、平臥位。鼻飼奶前先回抽,確認無誤才注奶,如胃中有積乳量大于前一次入量1/3,則不加量或降至前一次量。②管飼喂養是指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將胃管經口置入胃內的方法。以耳垂到鼻尖再到劍突為插入的長度,胃管插入后記錄管的長度,每次管飼前要確認胃管在胃內,檢查胃管刻度,抽取回抽物的pH值≤5.5。胃管每3天更換一次。管飼喂養使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避免反復使用,嚴格控制流速,這樣可減少經鼻留置胃管導致的通氣障礙,減少呼吸暫停的發生,又能有效防止胃食管反流及防止反流物的吸入。
56例早產兒平均住院天數13 d,其中轉院6例,高流量吸氧3例,留置胃管管飼喂養16例。
評判性思維能力是主體有選擇性獲取知識的關鍵環節,因此,具有評判性思維能力的護士才能善于思考、發現問題,不斷創新和開拓 ,通過學習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7]。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大大提高護士的綜合能力,總結護理經驗,以適應現代臨床護理發展的需要。
[1]彭幼清.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2]李福娟.評判性思維在臨床護理中的運用[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5,21(6):375.
[3]孫保英.36例早產兒的護理[J].全科護理,2009,7(35):3252.
[4]楊春鳳,冼日鳳.“鳥巢”在早產兒護理中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學,2008,14(14):2121.
[5]馬小花.早產兒鳥巢式護理的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9,12(3):91.
[6]申紅翠,李月琴.早產兒的觀察與護理[J].長治醫學院學報,2009,23(1):67.
[7]王芳.培養ICU護士評判性思維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6,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