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梅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民醫院,黑龍江雙鴨山 155100)
基層醫院手術室在各項工作中防范差錯,落實安全管理措施,有針對性地完善,使之成為提升素質、提高層次、提防意外的專業術策。
安全管理是確保安全的手段和方法,是護理質量的保證,是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舉措,而這又是醫院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從思想認識上,強化安全意識。思想認識水平的提高是質量提高的必要條件,因此基層醫院安全教育要經常及時反復的進行,可以利用周一的晨會總結一周的安全工作落實到位、措施得當的地方,提出不足之處,加以改正,學習有關安全規定和工作制度,以手術室醫護人員安全管理的規定,正確按規程辦,以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覺性,將安全教育從思想上有一個提高,增強每一位醫務人員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1]。
基層醫院急診手術占很大部分,在接到手術通知單時,即隨麻醉醫師一起到病房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術前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病情及麻醉和手術耐受情況,及時科學地做好術前準備,介紹簡單的手術過程、麻醉過程、手術環境、主刀醫師、麻醉醫師、護理等。擇期手術交代患者術前的準備情況,告之如何放松心情。
術中輸血輸液要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無菌操作規程,注意輸液速度及特殊用藥的注意事項,如輸血容器內不可加鈣,以防止血液凝固,加鉀時不能從靜脈推入,靜脈滴注抗生素時最好加用生理鹽水,輸液時不準將抽有藥液的空針保存在三通接頭上,以防誤推。
除建立健全手術前核對制度和程序外,還需建立手術患者及物品交接核對表,登記并記錄手術所需的必要文件資料及物品。做到三方核對,再次確認手術部位體表標記。進入手術室后由手術醫師、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患者在麻醉開始前進行四方核對,再次確認手術部位及體表標記、腕帶標記等內容準確無誤后,方可進行麻醉和手術[3]。
手術室除配備齊全的手衛生設備外,還應有經濟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備和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手衛生洗潔液和消毒液,使醫務人員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可嚴格按醫院感染控制要求進行手部衛生,選擇定期或不定期手部衛生后細菌培養管理,不可檢測出任何細菌。
手術室護士與病房護士交接患者后,手術室護士必須從接患者開始至手術結束,不隨便離開患者,由推車運送至手術床時,必須由手術室護士及麻醉醫師協助患者過度到手術室,并妥善安置穩定患者,麻醉時,巡回護士協助麻醉醫師擺放好正確體位,并協助扶持患者,防止跌傷,手術過程中嚴格檢查患者全身情況,術后全身檢查、防止壓瘡,如有壓瘡或壓痕,要積極處理,并詳細交接班給病房護士,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療。
開胸、開腹等手術,洗手護士整理好器械后,按次序清點器械,線軸、縫針、紗布等,并逐一登記、核對。手術開始,清點手術間所有的紗布、棉球等,關閉腔道前清點登記及術后登記情況,數目情況,核對后,洗手、巡回護士簽名。
輸血前必須經2人核對無誤后方可輸血,2袋血同時輸入時,查對供血者姓名,必須是同一個人的血,也必須是同一天的血,給患者輸入的血必須經過濾后方可輸入,并嚴格無菌操作,密切觀察病情,保留血袋,送回檢驗室。
遵循廢棄物處理規定和流程。
入手術室護士,必須嚴格按照手術室培訓計劃和要求,逐項落實,逐條考核,嚴格把關,逐步通過崗前崗位培訓、學習、強化和彌補專科業務技術不足,從根本上提高護理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把好安全技術環節關,并且做到跟班檢查,加強防范措施,科學運用人力資源,充分發揮各種人才的潛力和創造力,以保證手術室安全,提高效率[4]。
定期召開安全形勢分析會,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隱患及薄弱環節,針對存在的問題,制訂新的方法和標準,認真總結、記錄,每星期一次,不包庇、不袒護、不留情面,發現問題、針對問題、解決問題,關注細節、關注環境,認真對待主觀的錯誤。
雖然手術室安全管理煩瑣復雜,只要每一位醫務人員嚴格按流程、按操作規程、按處理程序去進行,去認真努力地對待,相信一定能規避很多風險與不安全隱患的發生。
[1]毛曉萍,張石紅.手術室護士分組的護理質量控制[J].實用醫學雜志,2008,24(11):1246.
[2]朱江濤,張秀平.手術室總務護士及庫房工作的管理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4):62.
[3]王淑芬,劉燕,鄒娟,等.現代化手術室管理模式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6(4):37.
[4]魏革,劉蘇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