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貽連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婦幼保健院,廣西河池 547000)
母嬰安全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黨委、政府和社會各個方面的支持。那么,作為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應該為母嬰安全做些什么,能夠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等,值得研究。筆者較長時間在河池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從事婦幼保健臨床診療技術工作,積極參與母嬰安全服務工作,通過運用SWOT分析法進行分析和思考相關的問題,頗有心得,受益匪淺。
SWOT分析法又稱為自我診斷方法,最早是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提出的,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企業的現實情況的方法,SWOT四個英文字母代表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是企業內部優勢與劣勢和企業外部機會與威脅的綜合分析的代名詞[1]。
此法可以找出有利且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不利而需要回避的因素,發現問題并找出解決辦法,從而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僅適用于集團擴張和事業發展,也適用于個人求職與發展等。同樣也適用于婦幼保健機構的母嬰安全服務之中。
從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中優勢和劣勢為內部因素,機會和威脅為外部因素。
2.1.1法規方面(法定職責)《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規定,各級婦幼保健機構是由政府舉辦,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公共衛生性質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是為婦女兒童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專業機構[2]。這就賦予了婦幼保健機構在母嬰安全服務中的法定職責,奠定了其主力軍地位,其必須發揮應有的決定性作用。
2.1.2 技術方面 河池市婦幼保健院有能力和條件履行母嬰安全服務職能,并正在積極地開展工作,且顯示出了相對的技術優勢,具體表現如下:
一是,按規定,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主要包括下列事項[3],①有關母嬰保健的科普宣傳、教育和咨詢;②婚前醫學檢查;③產前診斷和遺傳病診斷;④助產技術;⑤實施醫學上需要的節育手術;⑥新生兒疾病篩查;⑦有關生育、節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服務。
二是,按規定,婦幼保健機構提供以下基本醫療服務[2],包括婦女兒童常見疾病診治、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助產技術服務等,根據需要和條件,開展產前診斷、產科并發癥處理、新生兒危重癥搶救和治療等。
三是,河池市婦幼保健院2000年被評為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2009年在職干部職工17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1人。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47人,其中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人(其中正高2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54人,相關人員均持有《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人員配備高于標準——市(地)級61~90人[2];開設床位100張,開設有“孕婦學?!?、“愛嬰區”和“母嬰溫馨房”,2009年診療量達11萬余人次,其中收治住院0.5萬人次左右,全年業務收入1300萬余元,在一個邊遠貧困的少數民族石山地區,取得這樣的成績,難能可貴。
2.1.3 業務方面 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能夠接受自治區婦幼保健機構的業務指導與技術支持;能夠組織實施本市母嬰保健技術培訓,能夠對縣級醫療保健機構開展業務指導并提供技術支持(包括托幼機構)[2]。這有利于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充分利用母嬰安全服務中的業務和技術資源,擴大自身在母嬰安全服務中的影響。
2.1.4 輿論方面 有較好的社會認同度。例如,有孕產婦或嬰兒的家庭,在遇到母嬰健康問題而尋求幫助時,一般情況下,首先想到的就是婦幼保健院,并認為在河池市最好的就是市婦幼保健院。
2.2.1 機構技術級別相對不高 河池市婦幼保健院至今還是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與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影響了業務的開展和影響力的提高。
2.2.2 醫療保健教學人才或知識相對缺乏 母嬰安全服務工作中的科普宣傳、業務培訓、技術指導和咨詢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教學過程,相關人員若缺乏教學知識,要想出色地完成相關工作任務是很困難的。
2.2.3 經濟管理人才稀少 河池市婦幼保健院只有會計人員2名,經濟核算力量和力度不足,雖然不以營利為目的,但不注重經濟核算,對機構自身和母嬰安全服務事業發展極為不利。
2.2.4 與需求群體的空間距離相對較遠 畢竟為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與母嬰安全需求群體(特別是農村群體)的空間距離相對較遠,不利于開展相關的業務工作。
國家和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母嬰安全工作[4];隨著社會的發展,母嬰安全需求群體(包括孕產婦、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將越來越大。
上級有自治區婦幼保健機構;下級有縣級婦幼保健機構,乃至鄉鎮衛生院,以及社會醫療保健機構;平級有綜合性醫療機構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這些機構均不同程度地擁有母嬰安全服務的能力和條件。
在各自“機會”同等或相似的情況下,應遵循“發揮優勢、轉化劣勢、應對威脅、適度發展”的原則,結合具體情況[5],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河池市婦幼保健院應在已有母嬰安全服務工作的基礎上,特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積極開展上等創甲活動,“三甲”就是品牌,是自身發展和提高競爭力的需要。②加強產科建設,包括健全和完善產科急救“綠色通道”。③突出兒童保健特色,包括營造溫馨幸福的環境。④加強婚前保健(特別是婚檢)的宣傳,鞏固預防出生缺陷發生的第一道防線。⑤加快市級婦幼衛生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提高婦幼衛生信息的收集、上報、分析的質量。⑥開設“河池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⑦開設“河池市婦幼保健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⑧注重教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包括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⑨注重經濟核算,包括投資效益的分析和單個病種的費用控制。深入基層,拉近與需求群體的心理距離。盡量不與地市級綜合醫療機構競爭醫療業務。盡量不與地市級計劃生育服務機構競爭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業務。
總之,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只有對技術、管理和服務等進行正確的定位和定向,在實現“母嬰安全”這個國際目標的進程中,才能站穩腳跟,才能有所作為,才能促進機構自身和婦幼保健事業的可持續地健康發展。
[1]趙濤.管理學常用方法[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110.
[2]衛生部.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S].2006-12-1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S].國務院令第308號.2001-06-20.
[4]林云燕,陶紅兵.武漢市區婦幼保健機構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分工合作的障礙與對策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0,23(3):42-44.
[5]馬建明.堅持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加快婦幼保健院發展[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1):1471-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