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蘭,吳曉華,張志春
(1.江蘇省東臺市中醫院婦產科,江蘇東臺 224200;2.江蘇省東臺市中醫院B超室,江蘇東臺 224200)
人工流產術是最常用終止計劃外懷孕的方法之一,但據檢索國內外資料有關人工流產失敗的報道較少。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行人工流產術2710例,其中23例失敗,現報道如下:
我院計劃生育門診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行早期妊娠人工流產手術 2710例,其中,患者年齡18~47歲,平均34 歲;停經 42~70 d,平均 55 d。
人工流產失敗病例均行陰道B超檢查若宮內見妊娠囊者再次行人工流產術;對于無法施行手術或陰道B超宮內未見妊娠囊者,進行血β-HCG檢測,若高于正常且無手術指證則給予保守治療。具體方案:肝腎功能均正常,給予米非司酮50 mg,2 次/d,連服 5 d;同時甲氨蝶呤 25 mg,1 次/d,肌內注射,連用5 d;并加用止血、抗感染治療,動態觀察血β-HCG和B超,當血 β-HCG下降>50%,盆腔包塊縮小>50%可出院觀察,每周復查血β-HCG和B超至正常。
早期妊娠診斷標準[1]:停經、尿妊娠試驗陽性或血β-HCG升高、B超宮內見妊娠囊。人工流產失敗診斷標準:人工流產時未見明顯絨毛,病理檢查未見絨毛組織,或人工流產術無法施行均考慮人工流產失敗。
2710例人工流產術中23例失敗,發生率為0.85%。人工流產失敗及影響因素見表1。

表1 23例人工流產失敗原因及影響因素
23例一次人工流產失敗后均行二次陰道B超檢查:發現12例宮內仍可見妊娠囊,再次婦科檢查明確子宮位置后二次人工流產11例成功;1例仍未見明顯絨毛,病理檢查未見絨毛組織,休息2 d后再次B超宮內仍似見妊娠囊而行三次人工流產失敗,1周后在家休息時突然下腹劇痛來我院行B超檢查:腹盆腔內大量積液考慮異位妊娠破裂,急診剖腹探查搶救成功,并確診異位妊娠;2例確診雙子宮一側宮腔懷孕后在B超引導下二次人工流產成功;1例考慮殘角子宮妊娠做剖腹探查行殘角子宮切除后病理確診;其余宮角妊娠2例,輸卵管妊娠2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例,因宮腔粘連無法施行手術3例(3次以上人工流產史者2例,剖宮產史1例),共8例經保守治療成功,用藥期間減少活動,并動態觀察血β-HCG和B超至正常。
B型超聲檢查是人工流產術前、術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檢查方法,超聲診斷中應注意區別宮內妊娠時的妊娠囊和異位妊娠時的“假妊娠囊”,它們的區別在于后者宮內呈單環狀暗區,而前者則為雙環狀之雙重蛻膜暗區[2]。本組人工流產失敗的23例中6例異位妊娠誤診為宮內妊娠,其中3例輸卵管妊娠中,將“假妊娠囊”誤認為宮內妊娠時的妊娠囊。另外,子宮過傾過屈、雙子宮等異常宮內懷孕,B超引導下人工流產可以避免漏吸[3]。本組失敗的23例中子宮過傾過屈7例(30.43%),如果術前常規婦科檢查,明確子宮位置,并由經驗豐富的手術醫生操作,必要時B超引導下行人工流產,可以減少因子宮位置異常引起的漏吸現象發生。畸形子宮妊娠術前B超的診斷準確性對婦產科醫生終止妊娠方法的選擇起決定性作用,這對B超醫生的診斷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本組失敗的23例中,有剖宮產史5例(占21.74%),其中1例發生宮腔粘連,2例多次人工流產史者也發生宮腔粘連。控制剖宮產率,避免多次妊娠,剖宮產術和人工流產術中規范操作,如避免負壓過大和反復空吸可有效避免宮腔粘連,對降低其后的人工流產失敗率起重要作用[4]。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防止多次意外妊娠,對避免多次人工流產及防止人工流產失敗也很重要[5]。
保守殺胚治療,用于無法施行的宮內妊娠及有藥物治療指征的異位妊娠,對患者損傷小、效果好、副作用小。對早期宮角妊娠,因其破裂較晚,可適當放寬藥物治療指征。
[1]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0,109.
[2]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3版.北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1208.
[3]王靈芝,李曉.48例人工流產漏吸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0):2832-2833.
[4]高穎.人工流產術后繼發不孕原因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1):178,181.
[5]楊前星,陳敬耘.人工流產失敗11例相關因素分析及處理[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9,11(1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