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筠
(江蘇省蘇州市立醫院本部科教人事信息部,江蘇蘇州 215002)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上報告中就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人才工作機制等問題作了重要的闡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醫院的考核工作也面臨著新的要求、新的挑戰。胡總書記的重要闡述高瞻遠矚,為醫院的人事考核工作指明了方向,為創新人事考核機制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通過開展學習科學發展實踐活動,我院人事工作以創新考核機制為龍頭,把醫院的人事考核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人事考核機制首先就是以德為先。德是一個人在長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熏陶而成的價值取向、職業道德和工作作風。德的表現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功利性,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德”好者,有時會背離職業道德;而“德”壞者,也會表現出積極的價值取向。僅憑一時一事的表現來評判一個人的“德”,無疑會失之偏頗。因此,我們要準確地考核一個人的“德”,就要建立一個科學的指標體系,做出客觀的評價。
價值觀是世界觀的核心,是驅使人們行為的內部動力。隨著社會進程的加快,醫務人員不僅呈現出思想活躍、價值觀多元化的特點,而且還面臨著核心價值觀迷失等方面的問題。因此,醫院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榮辱觀學習、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支撐和激勵醫療隊伍的思想建設,考核醫務人員能否始終保持忠誠于黨,忠誠于祖國,忠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
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在醫療執業活動中所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面對當前敏感的醫患關系,每個從醫人員心理壓力大,職業風險高,各種磨難和誘惑多,稍不當心就會被淹沒在物欲橫流之中。這就迫切需要我們用科學發展觀去引領,從白求恩精神、道德品質、誠信意識等職業精神方面入手,考核醫務人員能否保持高尚的職業品質、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維護醫院的聲譽,樹立崇高的白衣天使形象。
能力是我們每個人能夠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項任務的可能性。實現科學發展是一場涉及觀念、利益、制度、能力等多方面的深刻革命,只有把提升與科學發展觀要求相適應的能力素質水平貫穿于學習實踐活動的始終,才能真正達到“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
提高業務水平的有效途徑就是“肯于讀書、善于讀書”。當醫務人員從學校走上工作崗位,完成學習與工作的轉軌以后,并非絕大部分人都肯讀書。吳階平院士指出:“實踐、思考、知識三者結合的重要性,我是在成長中逐漸體會到的,……。如果三者的自然結合能盡早提高到‘自覺結合’則不僅成長速度可以大大提高,而且是可以無止境的。”當醫院在努力培養一大批既是基礎扎實的科研人員又是肯于讀書、善于讀書的合格臨床醫生時,我們還要考核其新技術新知識的運用、專業論文的發表、科研水平的提升、循證醫學的實踐。
創新首先是思想觀念上的創新。要使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一個重要措施就是要培養醫務人員的創新精神,喚醒創新意識,釋放創新激情,積極探索更好更快發展的新舉措,把醫患關系的壓力轉化為推動醫院科學發展的動力。其次是工作方法的創新。要善于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運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科學的綜合手段解決問題,為提高醫療水平,改善醫患關系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我們在培養醫務人員創新能力的同時,要考核其創新的成效,創新成果的運用。
在衛生部下發的《關于建立醫務人員醫德考核制度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指出:醫德考核“以考核記錄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狀況為內容,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醫療服務態度、優化醫療環境為重點。”《意見》進一步細化了“勤”的考核內容,對醫務人員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和遵守勞動紀律情況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不但是精湛的醫療技術,還要有更好的服務態度;既要求采用現代醫學科學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戰勝疾病,更要求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1]。醫務人員要樹立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熱愛本職工作,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尊重患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在從事醫療服務工作中,我們要考核醫務人員能否弘揚白求恩精神,增強工作責任心,尊重患者權利,保守患者的醫療秘密。
醫務人員應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和諧共事。增強責任意識,嚴謹求實,防范醫療差錯、醫療事故的發生。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不多收、亂收和私自收取費用。不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不收受患者的紅包,不收受與醫療活動有關的經銷商的財物、回扣及其他不正當利益。在醫務人員的診療活動中,我們要考核他們是否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做到廉潔行醫。
在醫院的考核機制中,突出以“績”為主。績效考核與評價作為科學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是醫院管理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我們在進行績效評價與考核時,首先,應分清評價對象,如對臨床、醫技、管理和后勤員工進行整體劃分;其次,在評價手段上應該明確主要手段和輔助手段,如目前在各醫療機構普遍采用的量化考核辦法,作為主要手段適用于絕大多數臨床一線,但在一定程度上難以體現對學科帶頭人、管理人員等員工的評價,所以還必須要有相應的補充或輔助手段。再次,在運用具體的量化考核手段時,要科學設定相關指標、參數及權重[2]。
實績內容的考核,評價一個人工作得好壞,必須以履行崗位職責和完成目標任務情況為主要依據,以實績論英雄。在實績考核上,我們既要強調工作數量,又要強調醫療質量,既要考慮經濟效益,更要重視社會效益。突出各自的工作崗位特色,不搞一刀切。如針對醫技人員的實績考核,我們主要抓可量化的實績指標考核[3],如藥占比、門診處方平均費用、醫療質量指標、護理質量。對管理和后勤人員,我們應采用360度績效考核法,從不同層面的人員中收集考評信息,從多個角度對考察對象進行綜合績效考核并提供反饋的方法。考核主體不僅有上級主管,還包括其他與考核對象密切接觸的人員,如同事、下屬與服務對象,以及本人自評[4]。通過360度績效考核法,能科學地考核其實績工作的完成情況。
考核的目的是促進工作,通過建立、完善和創新“德、能、勤、績”[5]考核機制,幫助被考核人員搞清楚應該做什么和為什么要這樣做,使他們有機會參與醫院管理,發表自己的意見,激發工作熱情,開拓創新精神。只有這樣考核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為提高醫院經營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發揮作用。
年終考核的結果是一種激勵因素。對那些“德、能、勤、績”業績突出、年度考核取得“優秀”等次人員一方面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和媒體進行大力表彰,在醫院中樹立正氣,另一方面醫院、局、市、省、衛生部等一系列先進個人、勞動模范的評比,在年度考核獲“優秀”等次人員中進行選拔,優中選優,讓優秀人員的先進事跡具有說服力,起模范作用。對年度考核獲“基本合格”與“不合格”等次人員,由考核領導小組給出鑒定結論,給予誡勉談話,根據情況做出換崗交流,是否續簽合同的處理。強化對考核的監督和促進,讓領導滿意、被考核人服氣、群眾認可。
在進行精神獎勵的同時,讓經濟獎懲也同時發揮作用。考核結果與經濟掛鉤,嚴格執行考核結果,薪級工資檔次的提升和年度目標管理獎、績效工資等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確定,優秀人員全額發放,“基本合格”部分扣除,不合格人員全部扣除。另外,在評優的基礎上進行單項獎評比,如“管理創新獎”、“技術創新獎”、“全年上中夜班最多獎”、“默默奉獻獎”等,獎金由1000至10000元不等,不搞平均主義,加大獎勵和考核結果運用的力度,獎勵與懲罰并用,將職工引導到最佳的預期狀態,激發了職工創優爭先意識,促進了醫院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從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讓醫院更好地為民服務[6-7]。
[1]吳水珍,曹增坪,錢永平.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升醫院品牌競爭力[J].中國醫院管理,2009,29(9):54.
[2]王真,惠智.醫院員工績效考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淮海醫藥,2009,27(3):275-276.
[3]伍學元,胡愛榮.臨床醫師績效考核在優化分配結構調整中的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5):108.
[4]古銀華.有效使用360度績效考核之我見[J].企業管理,2008,1:62-63.
[5]蘇州市人事局.蘇州市事業單位聘用人員年度崗位考核實施辦法[S].2004.
[6]王紹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提高醫療服務質量[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1):166-167.
[7]張丁丁,伍敏婷.用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醫患關系[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