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陳婧

2008年5月28日,寧波市環保局就生產廢水超標排入后海塘海域的違法事實,對LG公司的寧波樂金甬興化工有限公司處以5萬元的罰款。
與此同時,在《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實行的一年期間,綠色和平組織中國部在對因為存在向水體中排放污染物超標的情況而被環保部門在網上曝光的樂金(LG)公司的調查中發現,該公司并沒有在《辦法》規定的時限內,公布污染物排放信息。而在韓國政府的TRI網站上,卻詳細記錄著樂金公司韓國的一家名為“LG Daesan plant chemicals”的工廠污染物信息公開情況,包括該工廠所排放的污染物種類如苯、甲苯、氯化氫、氯乙烯等32種。
當《中國新時代》記者想進一步就此事對LG中國公司進行采訪時,電話一直未能接通。根據綠色和平組織與其之前的聯系,記者將問題通過郵件的形式發送至:Korea Environment & Safety Team,LG Chem的[hcjinb@lgchem.com]。相關問題如下:
1、LG下屬的寧波樂金甬興化工有限公司曾經被調查出超標排放污染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之后LG做了哪些整改?
3、LG在中國污染物排放的信息披露主要通過哪些渠道?公司有沒有完善的披露流程和體系?公司在發達國家通常是如何開展這項工作的?
4、如何保證公眾對于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知情權?LG在中國的企業是否有此類責任和義務?
5、相比較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LG下屬企業在生產過程當中,以及在污染物排放方面,是否存在不同的標準?
直至記者截稿前,記者仍未能收到樂金(LG)公司的任何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