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陳益鋒

中國石化集團安全環保局的電話,始終處于沒有人接聽的狀態。自這家中國最大的能源企業“被指隱瞞排污信息”以來,該部門就一直“難以聯系。”綠色和平組織中國的污染防治項目主任鄭鈺對此也深有同感。
2008年7月25日,宣漢縣環境保護局對于中國石化下屬的中原油田西南鉆井公司發出了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起因是該公司的“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石油類、揮發酚等污染物嚴重超標。”9月10日,中原油田西南鉆井公司再次被公示:“化學需氧量超標12.3倍、石油類超標6.2倍、揮發酚超標25.1倍。”2008年12月31日,上海市環保局對外公布了2008年第二批本市環保系統查處違法公司名單,其中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的上海高橋儲運分公司被指“排放廢水中污染物超標。”
由于上述違規排放的企業均沒有依據《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在環保部門公布名單后的30日內向公眾公開包括污染物排放信息。2009年6月,綠色和平組織中國部通過網絡向中石化公司安全環保局發送了“污染物排放信息調查表”問卷,但沒有得到中國石化方面的任何回應。
出乎意料的是,2009年10月16日,中國石化集團專門做出了《中國石化關于“被指隱瞞排污信息”的情況說明》。中國石化方面表示:“由于無法證明其身份,我們雙方未能進行有效溝通,在此表示遺憾。”并稱,將就此問題與綠色和平組織中國部進行溝通,“澄清誤會”。
在這份聲明中,中國石化公司針對中原油田西南鉆井分公司某鉆井隊泥漿池溢流環境事件做出解釋。中國石化稱:2008年7月22日,中石化中原油田西南鉆井公司某鉆井隊在進行設備搬遷期間,突遇連續降雨,導致井場部分污水溢出并流入河溝,造成少量農田污染。事故發生后,該鉆井隊及時組織人員將溢出污水進行了回收,對受污染的農田進行了賠付,未發生農作物的死亡現象,未造成等級以上污染事故。
針對宣漢縣環保局的處罰聽證告知書,中國石化表示:“宣漢縣環保局在該事故《聽證告知書》和《處罰決定書》中,均未將中石化中原油田西南鉆井公司列為污染物排放超標單位。”但對于上海市環保局將中國石化上海高橋儲運分公司列為“2008年第二批本市環保系統查處違法公司名單”的處罰,中國石化并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目前,國內企業對于污染信息的披露工作正在逐漸建立,中國石化方面表示,公司正在認真履行公司的HSE承諾,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環境法律,按照要求組織生產和發展,支持并響應國家頒布的法規、法令和標準,包括《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
在內部整改方面,據悉,中國石化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嚴于國家標準的《清潔生產企業標準》,全面推進清潔生產。目前已經有12家企業、51套生產裝置達到標準,通過了驗收。為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公司制定實施了熄滅“火炬”計劃,目前所屬煉化生產裝置中,95%以上的火炬已經熄滅,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400萬噸。
目前,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的污染排放問題日益突出。根據國家審計署2009年6月17日發布的當年第6號審計結果,中國石化、中國華能、中國華電、中國國電、中國大唐、中國鋁業、寶鋼、鞍鋼等8家大型中央企業集團公司仍存在節能減排的問題。這次審計抽查的41戶企業是從全國千家重點耗能和國家重點監控污染源企業中隨機選取的,包括16戶電力企業、13戶石化企業、12戶鋼鐵及有色金屬企業。此次審計調查以中央企業2005年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為基礎。數據顯示,其中10戶企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標,9戶企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