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蔣蕾
《中國的經濟制度》堪稱張五常教授的“學術封刀之作”,因張教授對這一命題的研究嚴謹而自成體系,他也自認在有生之年不會再有如此長期深入的學術研究,“創作此文非常難:要跟進中國的發展三十年,資料要有各方君子的協助,自己所學剛好全部用上,機緣巧合讓我發現了新大陸。有了這一切,我還要細想三年。如果不是某天晚上我在半睡半醒中想到作學生時讀到的馬歇爾的一個腳注,可能到今天也想不出解釋。”
然而對于這么一個高難度的命題,張教授“花了長時日向淺中求,盡可能簡化”,才得出當前出版的這篇集嚴謹與通俗于一體的長文。盡管如此,對于我等經濟學門外漢,或是眾多正鉆研這門學問的學生,這篇長文還是有難度的。自從,教授在博客中公布了此書簡體版即將出版的消息,眾多的網友熱評即是明證。
《多難登臨錄》的書名源于杜甫的《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從炎黃子孫的角度看,從2008年9月起,經濟發展復雜紛繁,沒有一項令人高興,或大或小都可以“難”字形容。比之《中國的經濟制度》,這一精選了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張教授55篇博文的書稿,更體現出教授百無禁忌、依理直說的率直個性。
美國史無前例的金融風暴爆發以來,一個普遍流傳的誤會是認為這是自由市場失敗的證明。而張教授在多篇相關文章里清楚地闡明,美國的金融制度根本不是什么自由市場,而是政府干預與市場運作混而合之的,而且還是最糟糕的混合,即政府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管。風暴爆發之前,張教授就有過不祥的預測,風暴驗證了他的理論,那么,接下來各國的金融監管當局該管什么不該管什么,也許可以認真聽聽他老人家的建議了。
書中張教授對于新《勞動合同法》的批駁,更是毫不留情面。《中國的勞工比我的兒子矜貴了》、《新勞動法與蠶食理論》、《新勞動法別無選擇》、《從造園林看中國農民的產出成本——再評新勞動法》……教授“罵”了不止一次,而且言辭很重,他自己都說:“事后自己也認為有點過分”,但出版之初他還是堅持一字不改,全文照發。于是書中有他直言不諱的建議:“成文法是可以取締的。新勞動法別無選擇,取締算了”;有他發自肺腑的質問:“上蒼究竟授予什么人那么大的權力,可以連最苦的人的一絲希望也不放過?”;更有教授老頑童似的特色語言“蠢到死”!但誰也不會否認,他言辭犀利的批駁完全是出于拳拳之心。
究竟怎樣才能保證底層勞動者的收入?教授認為答案顯而易見,只有把中國的經濟發展起來,把蛋糕做大了,才可保證讓底層的人分到更多的蛋糕。而如今新勞動法使得工業成本上升,使得很多底層人員失去了獲得收入的機會,說是“好心辦壞事”,應該是比較客氣的批評。
這次的結集中還討論了人民幣的處理、金融中心的考慮、醫療改革的困難,以及經濟學本身的災難。其中的每一篇文章,幾個博客加起來,平均點擊逾10萬。
此次結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教授的語言風格,包括也許會影響內地讀者閱讀的粵語方言。但細細品味,如果真的改掉了這些,讀來就不是原汁原味的張五常了。相信喜愛張教授的讀者會接受并喜歡這些保留。

《中國的經濟制度》(中英雙語)
張五常 著·譯
ISBN: 978-7-5086-1643-8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定價:25.00
內容簡介:
作為張五常對西方經濟學和中國經濟制度潛心研究后收獲的精華之作,書中凝結了近幾十年來,他長期深入調查和思考的成果。張五常持續關注中國的經濟改革,致力于佃農分成、公司性質、合約理論等研究。他從合約約束競爭的角度出發,將中國的經濟制度看成是一個龐大的合約組織,提出了中國地區競爭的特點是縣際競爭,并對由縣一級行政區劃引發的經濟現象做出了合理且詳細的論述。這一分析觸及了制度經濟學一個沒有人到過的巔峰。

《多難登臨錄》——金融危機與中國前景
ISBN:978-7-5086-1724-4/F·1773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定價:32.00
內容簡介:
本書以手札的形式,實時記錄了在當今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面臨的挑戰,如中國新勞動法出臺、醫療改革、人民幣升值、科技轉型等熱點話題。張五常針對這些熱點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其研究成果無疑為關心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企業人士、政府官員、學者等提供了最新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