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力斌,景艷莉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生產建設兵團機關門診部,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人民醫院,新疆塔城 834700)
缺血性腦血管病是目前世界上致殘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存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診斷及治療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臨床醫生應根據腦梗死的病理生理機制,按照綜合的思維進行治療,筆者應用腦活素治療缺血性腦梗死43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腦活素治療組 43例,男性23例,年齡38~76歲,女性20例,年齡43~78歲;其中,高血壓22例,高血脂20例,糖尿病10例;有抽煙飲酒嗜好18例;突然發病伴右肢體偏癱瘓20例,左側肢體偏癱17例,無肢體癱瘓、僅有語言障礙伴吞咽困難6例。肌力為0級者2例,Ⅰ級7例,Ⅱ~Ⅲ級19例,Ⅳ~Ⅴ級9例。其中在本次患病前已存在腦梗死者5例,經CT確診為多發性腦梗死,伴腦出血死亡2例。一般治療組50例,男性37例,年齡38~72歲,女性 13例,年齡 43~77歲;其中高血壓32例,高血脂30例,糖尿病12例;有抽煙飲酒嗜好22例;突然發病伴右肢體偏癱瘓26例,左側肢體偏癱19例,無肢體癱瘓、僅有語言障礙伴吞咽困難5例。肌力為0級者2例,Ⅰ級11例,Ⅱ~Ⅲ級21例,Ⅳ~Ⅴ級11例。其中在本次患病前已存在腦梗死者7例,經CT確診為多發性腦梗死,伴腦出血死亡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缺血性腦梗死的治療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管道疏通”,需要治療的包括缺血的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和病變血管,甚至還可能包括心臟和周圍血管[1]。對觀察病例除應用控制高血壓、降血脂及降血糖藥物、戒煙、戒酒外,主要選用奧地利進口的腦活泰10~30 ml,溶于200 ml 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中靜脈緩滴,滴速為2 ml/min,每一療程為10~15 d,同時對其采用Ⅰ級護理措施,對照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丹參30 ml靜滴,每一療程為15 d。
在現有醫療措施情況下,迅速對腦梗死患者進行處理可以大幅度降低卒中的損害[2],突發病患者,經CT斷層掃描確診為腦梗死,腦腔隙性梗死與多發性腦梗死病例,跟底檢查動脈硬化,神經定位差,癱瘓、肢體麻木、語言不清。
痊愈:經1個療程治療后,肌力為Ⅳ~Ⅴ級,無癱瘓,無后遺癥,恢復生活質量與工作能力者。明顯好轉:經1~2個療程治療后,肌力為Ⅲ~Ⅳ級,癱瘓完全恢復,生活能基本自理,但仍略感肢體麻木,或語言仍障礙者。好轉:經1~2個療程治療后,肌力為Ⅱ~Ⅲ級,癱瘓基本恢復功能,但生活僅稍能自理,仍無工作能力者。無效:經1~2療程治療后肌力為0~Ⅱ級,癱瘓無改善,語言仍障礙者。
腦活素治療組痊愈24例,明顯好轉11例,好轉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70%;一般治療組痊愈18例,明顯好轉10例,好轉6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68.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缺血性腦梗死的發病原因,主要與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女性激素水平差、個人生活飲食習慣以及過量吸煙飲酒有關,結果導致腦動脈粥樣硬化,腦動脈內膜粗糙、狹窄、甚至迂曲,微循環高壓,使血流不暢或受阻,易于血小板聚集凝集形成血栓,亦因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動力學改變[3],從而使血液流速下降,使腦組織因供血不足造成缺血,甚至壞死,從而形成缺血性腦梗死。
用腦活素為主的綜合性治療措施,收到顯著的療效,且療程短,患者生活質量恢復快,藥用安全可靠,使用腦活素治療腦缺血性梗死,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腦組織血循環,降低腦組織微循環高壓,提高腦組織的抗低氧能力,提高腦血管內皮細胞活性,增強其腦血液循環速度,從而達到提高腦組織的供血量[4]、改善腦缺血性梗死的癥狀、提高治愈率、縮短病程、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在上述腦缺血性梗阻病例中,高血壓患者占51.16%,高脂血癥占46.51%,過量吸煙飲酒者占男性的78.26%,糖尿病患者占23.26%,結果表明,對缺血性腦梗死致病因子,不良生活習慣,過量吸煙與酗酒嗜好,以及其關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學意義。特別是對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的防治,良好的生活習慣,戒斷煙酒,進食清淡飲食等,對預防缺血性腦梗死的發生、降低其患病率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1]崔麗英,徐蔚海.新觀念 新概念——再談腦血管病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8,28(7):513-514.
[2]Rothwell PM,Giles MF,Chandrathera A,et al.Effect of urgent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and minor stroke on early recurrent stroke(EXPRESSstudy):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eqential comparison[J].Lancet,2007,370:1432-1442.
[3]何林政,多桂枝.血塞通與維腦路通治療腦梗死的對比[J].醫學創新研究,2008,5(26):136-137.
[4]張懿,郭貞.復方丹參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80例臨床分析[J].醫學創新研究,2008,5(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