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華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外腦外科,河南鄭州 450000)
P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臨床實習中的應用
施 華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外腦外科,河南鄭州 450000)
目的: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方法:選取2005級和2006級護理本科生120名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樣原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法;試驗組采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結果:PBL實驗組理論成績和操作技能成績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試驗組的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PBL;外科護理;臨床教學
PBL 的全稱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是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1]。目前“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廣泛應用于護理教學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筆者在我院高護專業外科護理臨床實習中嘗試應用這一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2008年9月~2009年1月和2009年9月~2010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與顱腦外科輪轉實習的護理本科生共120名。其中,女104人,男16人,外科輪轉時間為1個月,學生換科時間為每月月初。其中2008年9月~2009年1月實習的學生為對照組,共56人,2009年9月~2010年1月實習的學生為實驗組,共64人。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即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帶教。
1.2.2 實驗組 采取PBL教學法,由臨床教師根據教學計劃每周選取一個臨床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病情與病程適當的住院病例作為學習素材。首先臨床帶教老師根據所安排的病例制訂學習目標,如熟悉膽結石的臨床表現、手術原則、術前后護理措施等。其次將在該科實習的學生分為4組,每組3~4人,組內推選一名組長,學生們通過圖書館、網絡、接觸患者、求教護理專家等途徑,獲得問題的答案,做到自主創新地學習,最后老師根據討論情況進行評述,以達到解決問題,完成臨床教學的目的。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只作適當補充,引導討論,不正面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
1.2.3 教學評估 實習結束對學生進行專科理論測試和技能考核及滿意度調查。理論測試內容為外科常見病的臨床表現、護理措施。臨床技能考核包括常見外科專科護理項目如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中心靜脈壓的測量、腹腔引流管的護理及引流物的觀察等。成績:90~100 分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70~79 分為“及格”,<70 分為“不及格”。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和臨床技能測試結果見表1、2。

表 1 兩組學生理論測試成績比較[n(%)]

表2 兩組學生臨床技能測試成績比較[n(%)]
考試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的基礎理論和臨床技能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進一步分析發現,試驗組學生的基礎知識面相對較寬、基本技能掌握相對較好。
隨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臨床帶教方式,不能適應臨床教學的需要。因此,臨床教學管理者必須從傳統帶教的觀念中轉變過來,采取多種形式的帶教方法,使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以達到培養合格護理人才的目的。
3.1 PBL教學法重心轉移
PBL教學法正是把以教為重心轉移到以學為重心,啟發了學生積極的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具有以下優點,①學生角色轉型:在這次教學實踐中,學生由過去被動的接受和有折扣的吸收模式轉變為主觀能動且有準備的學習模式上來,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獲取的知識可以達到“倍增”的效果。小組討論能使教學互動,老師與學生處于融洽的氛圍中,不但為護理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了學習積極性;而且教師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護理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動機等,做到因人施教。整個學習過程都在圍繞著精心挑選的問題進行討論,促進護生不斷思考,激發了學習興趣和欲望[2]。②帶教老師角色轉型:在這次教學實踐中,教師由主講變成了“聽眾”,很大程度上充當了組織者、激勵者、征詢者、指導者。柯彩霞等[3]將PBL教學法應用于護理學生臨床輔導小課中,認為PBL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拓展了知識深度和廣度,提高了思維能力,增強了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3.2 PBL的要求
PBL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不但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臨床知識、嫻熟的護理技能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于樂、控制課堂討論節奏等技巧。PBL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實現角色的轉換,即由以“教師為主體”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4]。臨床帶教教師不僅應有較高的專業學術水平,而且還要有認識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醫學心理學的素養及全新的教育思想。所以說,PBL教學方法對臨床帶教老師是更大的挑戰,能促使老師不斷地自我完善。
[1]朱莉蓮.醫學教育中的問題解決型學習[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1997,18(1):25.
[2]韓斗玲.P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臨床教學中的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5):87.
[3]柯彩霞,陳麗娜,周鳳蟬,等.PBL教學方法在護生臨床輔導小課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3,24(12):1395.
[4]劉忠秀.醫學教育中PBL教學模式應用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2008,1:15-16.
R47
C
1673-7210(2010)06(b)-100-02
2010-03-08)
施華(1971-),女,本科,主管護師;工作單位: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外腦外科;研究方向:外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