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文忠,張世平,閆 慶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是鎖骨下動脈起始段或無名動脈發生狹窄及閉塞時,健側的椎動脈血流經患側椎動脈逆行流入鎖骨下動脈阻塞的遠端供應其上肢,從而導致椎基底動脈及上肢供應不足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彩色多普勒超聲目前是診斷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就2003年—2009年收集的26例臨床資料完整的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患者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3年—2009年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資料完整的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患者共計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齡33歲~71歲,平均59.2歲。動脈粥樣硬化引起24例,大動脈炎引起2例。臨床表現包括頭暈、頭痛、眩暈,雙上肢血壓差增大,一側橈動脈搏動減弱或無明顯搏動,患側肢體無力。
1.2 儀器與檢查方法 使用Philps sonos4500及Philps HD11超聲檢測儀,探頭頻率7.5 M Hz線陣探頭。使用3.5 M Hz凸陣探頭探測鎖骨下動脈及無名動脈。所有患者取平臥位,頭略后仰,偏向一側,充分暴露受檢側頸部。常規檢測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椎動脈及鎖骨下動脈。多普勒血流檢測角度≤60°。測量血管內徑、內中膜、血流速度、阻力指數及搏動指數等參數,觀察斑塊的發生部位、數目、形態、大小及回聲特點,觀察血管狹窄的位置、部位及程度。所有患者均由熟悉血管解剖的超聲醫師完成。
1.3 診斷標準 根據患者椎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將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分為三型:隱匿型(椎動脈頻譜收縮期出現切跡,血流呈正向)、部分型(椎動脈頻譜收縮期出現逆向血流,血流呈雙向)、完全型(椎動脈頻譜完全呈逆向血流,血流完全反向)[1]。
26例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狹窄患者中,均為單側,其中左側16例,右側10例。26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內中膜增厚,23例伴有頸動脈斑塊形成。
二維聲像圖中,15例可見鎖骨下動脈起始段局限性狹窄,相應區域可見斑塊形成。2例大動脈炎患者可見環形狹窄顯示。其余9例患者因肺氣干擾及肥胖致鎖骨下動脈起始段未見顯示。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為部分型20例,表現為收縮期為反向血流,舒張期呈正向血流。頻譜多普勒表現為雙相頻譜,收縮期位于基線下方,舒張期位于頻譜上方。椎動脈表現為完全反向血流6例,與椎靜脈方向一致。頻譜完全呈逆向血流頻譜。本研究中未見隱匿盜血類型。26例中有20例病變側鎖骨下動脈或無名動脈內均可探及明亮或五彩血流信號,最大流速130 cm/s~ 380 cm/s。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病理基礎是鎖骨下動脈起始段及無名動脈近心端狹窄,使遠端管腔壓力下降,當低于體循環壓力的10%時,血液可因虹吸作用由健側椎動脈通過基底動脈進入患側鎖骨下動脈和上肢動脈。從而引起腦和上肢的缺血癥狀[2]。最常見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其次是大動脈炎,其他少見的有外傷、先天畸形、栓塞、鎖骨下動脈瘤、鎖骨下動脈及椎動脈迂曲[3,4]。本研究資料與此相符,動脈硬化斑塊所致的占24/26,大動脈炎占2/26。患者主要為中老年人,均為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以部分型盜血居多,其中男性多于女性。2例年輕患者為女性,均由多發性大動脈炎引起。
本研究中鎖骨下動脈盜血發生部位左側略多于右側,這可能與左側鎖骨下動脈直接開口于主動脈弓,較右側鎖骨下動脈細長,承受的血流剪切力較右側大,易于導致血管內中膜受損、斑塊形成。本研究中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鎖骨下動脈狹窄處多位于起始段,大動脈炎導致鎖骨下動脈盜血2例均為頭臂型大動脈炎,狹窄范圍較單純斑塊所致者范圍長。
應用二維超聲能夠對鎖骨下動脈起始段及無名動脈近心端狹窄進行評估,但對于肥胖者和肺氣腫患者,觀測較為困難,多需行彩色多普勒檢查,觀測鎖骨下動脈及無名動脈內有無花色血流信號,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初步對椎動脈盜血情況進行評估,判斷盜血為部分型或完全型。但輕度鎖骨下動脈及無名動脈狹窄時,椎動脈內并無反向血流,單純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評價盜血較為困難,需要進行頻譜多普勒檢查,觀察椎動脈頻譜變化情況。椎動脈頻譜收縮早期切跡在鎖骨下動脈盜血中有重要診斷價值[5,6],且隨著鎖骨下動脈盜血的加重,椎動脈的收縮期切跡更明顯,直至收縮期血流方向逆轉[1]。對于椎動脈頻譜收縮期出現切跡者,應觀察鎖骨下動脈血流情況,仔細探查鎖骨下動脈起始段,尋找流速增高處。石小紅等[1]認為若鎖骨下動脈內流速增高達120 cm/s以上就可確診。若觀察不理想時,可行上肢束臂試驗或其他檢查明確診斷。
無名動脈及右側鎖骨下動脈起始段較容易觀察,左側鎖骨下動脈起始段位置深在,不易觀察。低頻超聲易于觀察主動脈弓及其分支情況,可用2.0 MHz~3.5 M Hz探頭檢查主動脈弓及其分支,在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可觀察其狹窄程度,避免假性閉塞的診斷[7]。高頻超聲分辨率高,對頸動脈及椎動脈病變細節觀察優于低頻超聲。因而建議對不易觀察的鎖骨下動脈及無名動脈應行高頻超聲與低頻超聲結合檢查明確診斷。
彩色多普勒超聲經濟、操作簡便、無創,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對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進行準確的評估,為進一步治療提供參考,應作為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首選檢查。
[1] 石小紅,沈嬙,李進兵,等.高頻彩超診斷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8,24(7):1069-1071.
[2] 李向東,姚蔚,韓國茂,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12):1481-1482.
[3] 趙洪芹,李宏,王偉,等.血管迂曲致鎖骨下動脈盜血(附7例報道)[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9,26(1):81-82.
[4] 吳曉萍,陳志剛,劉炯鷗.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3,19(12):1657-1659.
[5] 段云友,劉禧,袁麗君,等.二維及多普勒超聲在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1,17(8):597-600.
[6] 魏坤,許柯,丁素敏,等.椎動脈收縮期切跡對早期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癥的診斷意義[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6,20(3):148-150.
[7] 張云山,賀聲,馬欣欣,等.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分析[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4,20(4):5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