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格娃,陶菊花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醫院,內蒙古巴彥淖爾 8412460)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而發生的下肢血管病變,組織缺血、缺氧、壞死、潰瘍甚至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臨床特點是慢性發病,局部紅腫熱痛,甚至潰爛壞死,若不及時治療和護理,造成截肢,使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增加醫療費用。
我院從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齡27~50歲,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足部疼痛、潰爛,部分伴壞死。
在有效地控制血糖、合理應用抗生素,加強營養支持,足部個體化治療的基礎上,對足部潰瘍給予營養支持,改善血運等護理,并給予心理健康指導。
1.3 護理
1.3.1 用藥與飲食的護理 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足的關鍵。血糖高有利于細菌的生長,并抑制粒細胞功能導致機體防御感染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易發生感染,故控制感染與控制血糖是相輔相成的[1]。高血糖控制后對氧具有親和性的紅細胞糖基化血紅蛋白下降,下肢和組織血流也隨之改善,氧供給增加,可控制和延緩糖尿病足的發展[2]??刂蒲鞘滓蝿帐强刂骑嬍?,向患者講解糖尿病飲食的重要性,結合藥物治療血糖、高血脂等各種導致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以降低糖尿病足的發生。請專家進行飲食療法的健康教育,推薦合理膳食,限制多鈉鹽的攝入。
1.3.2 血糖監測 臨床研究證實,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顯減少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同時要控制血脂,將血脂調至正常,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愈合[3]。遵醫囑給予血糖譜的監測,將血糖變化情況及時通知醫生。請??漆t生指導胰島素的用量和用法,保證劑量、用法準確無誤[4-5]。
1.3.3 運動療法 指導患者進行長期有規律的運動,使其體重保持穩定,血糖平穩,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提高,脂質代謝得到改善,對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3.4 疼痛的護理 給患者創造安靜、舒適、清潔的環境,患肢抬高少運動,疼痛難忍時遵醫囑給予止痛藥。教會患者一些放松技術,轉移注意力,如緩慢深呼吸、聽音樂、看書,和患者聊一些有趣的話題,可減輕疼痛。遵醫囑給予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抗感染的藥物,減輕疼痛。
1.3.5 局部創面的護理 保持創面周圍皮膚清潔干燥,勤更衣,穿質地柔軟、寬松透氣的純棉制品。創面水皰的處理用碘伏消毒,無菌注射器從水皰底部抽出,并用敷料包扎,給予微波理療,保證局部創面干燥透氣。對于糖尿病的潰爛壞疽,在無菌操作下清創換藥,操作者應衣帽整潔,口罩需遮住口鼻;環境要清潔寬敞,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操作前后要消毒雙手,戴無菌手套,0.5%的碘伏消毒創面周圍皮膚,3%的過氧化氫沖洗創面,再用生理鹽水沖洗,清除壞死腐爛組織;用抗生素紗布濕敷,多層無菌敷料包裹,繃帶固定,囑患者抬高患肢,配合紅外理療,改善血液循環。
1.3.6 聯合應用抗生素 認真詢問藥物過敏史,做好藥物過敏試驗,保證用藥安全,液體現用現配,以保證有效的血藥濃度,注意觀察藥物中的不良反應,保證液體的順利輸入,以達到控制創面感染的目的。
1.3.7 足部的護理 注意足部衛生清潔。每日溫水泡腳1~2次,水溫小于38℃為宜,泡前用手試水溫,因糖尿病足的感覺神經纖維受損,反應遲鈍,易發生燙傷。及時治療雙足胼胝、雞眼,皮膚皸裂等。鞋襪要合適。糖尿病患者鞋襪要松軟寬大,透氣性好,不要有線結,盡量穿布鞋,忌赤腳,鞋的大小有足夠的容納足趾的空間。拖鞋內最好墊棉布鞋墊。
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關注自己的血糖變化,不重視足部的病變,應使患者充分認識其危害性,知道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要及時做好足部預防護理工作,國內外經驗已經證明,有效的足部護理和預防教育能夠顯著地降低糖尿病足的潰瘍發生率和減少截肢,并降低醫療費用。每天自行檢查足部。檢查足部皮膚的顏色、溫度和感覺是否有改變,注意趾指間有無水泡、紅腫、擦傷等,若發現異常及時請醫生處理。勤剪趾甲,防止感染,但不可剪得過深,以防甲溝炎。
冬天要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長期暴露于寒冷或潮濕的環境中,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當的運動,如散步、原地踏步運動,每次30 min。運動時以不感覺足部疼痛為宜,盡可能定時定量并持之以恒。
1.3.8 心理護理 糖尿病足的根源是糖尿病,而糖尿病又是一種慢性終生疾病。教育患者不可輕視麻痹,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病引發的各種急慢性并發癥[6]。糖尿病足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心理,可向患者介紹成功的病例,并給予聯系方式,讓患者親自與痊愈者交流,傾訴自己的感覺,得到對方的幫助與鼓勵,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培養良好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護理。調動患者的正性心理,向患者說明正性心理可提高機體免疫力,使其正確對待疾病,以樂觀的情緒積極對待疾病,配合治療、護理,并指導患者學習糖尿病足的知識,主動參與護理。
1.3.9 健康教育 隨著人們文化素質的提高,健康教育已經頗受患者歡迎,而加強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應堅持足部護理,掌握預防糖尿病足部感染的方法。加強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出院后生活起居有規律,堅持飲食控制,預防感染和肢體運動療法,認真監測血糖,從而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組60例患者,經臨床治療和精心護理,58例痊愈出院,2例手術截肢后痊愈出院,并跟蹤隨訪,58例患者均生活良好。
總之,對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全面細致的護理措施,可顯著降低潰瘍發生率,減少截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夏軼姿,孫惠梅,潘偉利.糖尿病并發肛周膿腫31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05,7(1):26.
[2]杜天敏.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42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0,20(5):295.
[3]楊文英.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2,22(3):151-153.
[4]王旭紅,張健,張之農.胰島素泵聯合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在糖尿病治療中的短期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2):46-47.
[5]李明霞,張洪蘭,馬豐慶.胰島素泵在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2):164.
[6]丁慧萍,薛美華,李正紅.健康教育的依從性對初發乙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