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玲
(湖南省新化人民醫院,湖南新化 417600)
腋臭(俗名狐臭)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青春期后大汗腺分泌活動增強,排泄后經皮膚表面細菌分解,產生短鏈脂肪酸和氨液而產生異味[1],出現腋臭,大汗腺屬管狀腺體,分泌部位在皮下脂肪層中[2],藥物治療達不到根治效果。我院普外科自2006年5月~2008年5月將收治的50例進行微創膨脹刮吸術治療的患者所采取的護理措施回顧總結如下:
本組患者中男14例,女36例,平均年齡33歲(17~50歲),均為雙側,其中,有2例為外科手術后留有瘢痕,且腋臭同時存在,有1例曾經行藥物注射治療,所有患者均有藥物治療史。
1.2.1 術前 檢查患者血小板與出凝血時間,查血糖,腋窩淋巴結是否腫大,有無皮膚潰瘍、癤、毛囊炎等,做好治療方法的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緊張心理,術前局部剃除腋毛,畫出吸除的范圍,囑患者仰臥,用小棉墊抬高術側腋窩部位下方,以方便手術。
1.2.2 術中 囑患者仰臥雙手抱頭,用美藍沿腋毛邊緣外0.5 cm處畫線,用碘伏進行消毒、鋪巾、每側注入膨脹麻醉劑80 ml(2%利多卡因5 ml,腎上腺素0.25~0.50 mg,生理鹽水80 ml)[3]。直至局部皮膚發硬發白為止,于腋窩毛發邊緣沿皮紋方向作一長約5 mm小切口,用鈍頭小剪刀分離開標志范圍內真皮下組織,插入20 cm長,4 mm粗鈍性小吸管,連接50 ml負壓注射器,進行拉鋸式抽吸破壞大汗腺,吸除包繞大汗腺的脂肪,術畢放置橡皮片引流條[4],縫合1針,用敷料加壓敷蓋,并進行“8”字繃帶加壓包扎,以防止出血。3 d后去除“8”字繃帶,換藥,7 d后拆線包扎。
1.3.1 心理護理 術前向患者做好治療過程的解釋工作,消除其焦慮、緊張的心理,介紹病情,爭取積極配合治療,力爭達到最為滿意的效果。
1.3.2 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檢查患者血小板與出凝血時間,有無腋窩淋巴結腫大,術野范圍有無毛囊炎、皮膚潰瘍等疾病,術前一天洗澡,剃除腋毛。
1.3.3 術中的護理 與患者進行對話溝通,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疼痛,消除緊張心理,積極配合醫師的手術操作,術畢要實施有效的“8”字繃帶包扎,交叉部位要打在后背,以免影響呼吸。
1.3.4 術后的護理 向患者介紹術后的必要知識,注意休息,避免體力勞動,讓患者有一個正確認識,取得其信任與合作。由于在抽吸與搔刮時,破壞了部分小血管,難免有血腫形成,或發現敷料血染或出血較多時,及時來醫院查看,如有皮膚出現壞死,應來醫院換藥,告訴患者3個月內有可能皮下粘連,緊縮不適,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減輕,另外,術后多數患者腋部有輕度色素沉著,不需治療,可慢慢消退,回家后積極用抗生素治療,防止感染,做好防范的解釋工作,以減少醫患糾紛與不信任。
50例患者隨訪時間1個月~半年,其中療效好的為異味消除,無功能障礙,皮膚平整,45例;較好為異味消除,有皮膚皺裂2例;一般為異味消除,有少許瘢痕2例;不滿意為仍有異味,有瘢痕者1例。
腋臭是大汗腺排出汗液受到細菌分解后產生的異味,微創刮吸法是去除真皮深層皮下脂肪中的大汗腺與導管,終止其向皮膚表面的排泄,從而達到消除異味的目的。同時可以減少瘢痕形成,微創膨脹刮吸法在皮膚及筋膜之間形成一定腔隙,要求嚴格無菌操作,否則可引起感染[5]。術后皮膚出現變黑或壞死,愈后留下瘢痕,應加強消毒措施,術后1周內手術部位出現紫色淤斑,可以告訴患者不必擔心,適當做熱敷可以促進吸收,發現皮下有包塊時,及時聯系醫生就診,對包塊用注射器抽吸后加壓包扎,換藥時發現皮膚皺裂,應重新展平加壓。因此,恰當的護理是保證患者順利完成治療,避免和減少并發癥的重要環節,嚴格無菌操作,同時要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讓患者明白治療過程中復查的必要性,積極配合治療。
總之,根據患者術前、術中、術后不同的心理狀態和可能出現的情況,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6],不僅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消除恐懼,減輕痛苦,而且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信心,為治療過程順利完成提供良好的保障,為患者的康復創造有利條件。
[1]王光超.皮膚性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208.
[2]柏宏亮,王澤民,李學成.S形切口皮下剝離治療腋臭[J].中國美容醫學雜志,2001,10(4):305.
[3]楊海平,楊英.實用美容皮膚外科技術[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45.
[4]劉明亮,丁芷林,計玉強,等.微創美容外科手術技巧[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70-171.
[5]張燁.腫脹麻醉吸脂術門診治療腋臭的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雜志,2001,10(3):254.
[6]張雅蓮.談術前訪視與術后回訪[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9):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