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小安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院,河南周口 466000)
隨著科技的發展,結腸鏡檢查日漸普及,但結腸鏡檢查具有侵入性,在操作中由于腸痙攣、人為腸袢等因素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和恐懼[1-2]。臨床上時有暈厥現象發生,因暈厥發生急驟,若不及時救治和護理,會有意外發生,甚至危及生命。現將我院兩年來結腸鏡檢過程中發生暈厥的常見原因進行總結,以增加防范意識,減少意外的發生。
本組14例患者,男性5例,21~73歲;女性 9例,25~78歲,其中,單純性暈厥7例,低血糖性暈厥3例,體位性低血壓性暈厥4例。
1.2.1 單純性暈厥 因結腸鏡檢查屬腔內檢查,檢查過程中腸管、腸系膜有一定牽拉,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精神高度緊張、恐懼,久病體弱的老年及女性患者,特別對疼痛比較敏感的女性患者,發生暈厥的幾率多見。另外,進鏡不順利,檢查時間過長,天氣悶熱,失眠等誘因更易誘發。可出現面色蒼白,頭昏眼花,出冷汗,惡心嘔吐,繼之暈厥,血壓下降,心率減慢,意識喪失,往往給家屬帶來恐慌。此時,護理人員要沉著冷靜,立即終止進鏡,給予頭低足高位,解開上衣領扣,指掐人中、合谷穴,口服50%的高滲葡萄糖水[3],一般患者可自行緩解。
1.2.2 低血糖性暈厥 因結腸鏡檢查前需做腸道準備的緣故,患者往往前一天晚上即開始禁食,加上導瀉劑的應用,糖尿病及體質虛弱的患者,常因饑餓、疼痛、緊張發生低血糖性暈厥。主要癥狀有面色潮紅,出冷汗,有饑餓感,心悸,脈搏細速,視物不清等。這種暈厥起病緩慢,恢復也比較緩慢,一旦發生暈厥,護士給予口服糖水或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液。此類患者應于檢查前備糖果、食品,必要時于檢查中服用。
1.2.3 體位性低血壓性暈厥 其暈厥實質是腦血流量的暫時性減少。發病機制主要與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節反射障礙有關[4]。結腸鏡檢查前多次導瀉和禁食時間過長,致血容量相對不足,通常發生在檢查結束后患者下床體位改變時,由于動作過急過猛,使腦部血液供應不足,造成短暫性腦缺血而迅速暈倒。多見于體弱及老年人,常伴有眼黑、肢體軟弱無力,面色蒼白,心率增快,脈搏細弱等癥狀。為預防此類暈厥的發生,護士應于檢查完畢后,待患者臥床休息片刻后,再攙扶其坐起緩慢下床,安全送至病房。
1.3 護理對策
1.3.1 心理護理 檢查前心理護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緊張的情緒[5]。檢查前護士要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檢查的主要不適及注意事項,讓其有心理準備,消除緊張情緒。特別對年老體弱,精神高度緊張的女性患者和對檢查恐懼的患者,更應熱情接待,向患者介紹檢查的有關注意事項,使之配合檢查。
1.3.2 密切觀察病情 檢查前仔細了解病情,掌握病史,對體質虛弱、年老[6]、糖尿病、心臟病患者更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對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評估。檢查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一般應觀察患者的面色,詢問有無胸悶、惡心等暈厥前驅癥狀。注意和患者的語言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不可過熱,也不宜太冷,做好女性患者檢查的隱蔽工作,解除顧慮。若出現面色蒼白、冷汗、脈搏細速、心率增快等癥狀時應及時通知醫生,暫停檢查,給予口服糖水或靜推高滲葡萄糖。同時,采取頭低足高位,解開衣領,指掐人中、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位爭分奪秒就地搶救。
11例于檢查過程中發生暈厥,4例于檢查結束后發生暈厥,經及時救護和處理,全部治愈,無后遺癥發生。
結腸鏡檢查中發生的各類暈厥中,以單純性暈厥最為常見。檢查前護士對每一位患者均應仔細了解病情,掌握病史,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在腸鏡檢查過程中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適,讓其做好思想準備,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同時護士應掌握各類暈厥的特點并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對有暈厥先兆發生的患者應及時發現,暫停或終止檢查,采取有效救護措施,防止暈厥進一步發展。通過各種及時有效的護理對策,最大可能地將結腸鏡檢查中的意外情況降至最低。
[1]鄒修義.腸鏡檢查的心理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21):107.
[2]梁珠明.腸鏡檢查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6,1(8):726.
[3]趙劍萍.X線檢查中發生暈厥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8):1178-1179.
[4]李茗香,何芝香,王成,等.傾斜試驗用于診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6,21(3):26-27.
[5]羅艷紅.超聲內鏡引導下胰腺穿刺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5,20(5):32.
[6]李曉燕,王吉榮.健康教育對老年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