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快
(鄭州市骨科醫院手術室,河南鄭州 450052)
醫院感染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而且使患者住院時間和醫療費用大大增加,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1]。手術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術部位感染(SSI)是無植入物30 d、有植入物術后1年內發生的與手術有關的感染,是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2],直接影響著手術的成敗、患者的康復及醫院的經濟效益。我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中西醫結合三級甲等骨專科醫院,年手術量近9 000臺次,且骨科手術要求無菌條件又高,抓好手術室感染控制已成為手術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們認真分析相關影響因素,制定出了切實可靠的感控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手術感染率。
醫療環境空氣在控制醫源性感染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過去我院是一般手術室,共9個手術間,房間的空氣消毒都采用常規的紫外線循環風進行處理,其空氣質量遠遠達不到實施高端手術的條件,故我院自2006年9月建成并啟用了符合衛生部要求的潔凈手術部,共有手術間12個并設有百級、千級、萬級和負壓級別。平面布局、人流、物流合理順暢,具體介紹如下:
非限制區到限制區都設有緩沖區。
專用通道設有規范的工作人員通道、手術患者通道、出入流程及無菌物品、污物流程。
手術間內設計了4個壁柜:普通物品柜、麻醉物品專用柜、藥品專柜及一次性物品柜,擺放合理,便于使用。
嚴格按照潔凈手術部的手術用房等級、手術級別合理安排手術。醫生將預術通知單于前一天送達手術室,感染、化驗異常及傳染手術患者應手術單上注明。
手術中嚴格保持手術間的門為密閉狀態,盡量減少患者出入口開門次數,保持各區的壓差。
每日手術前30 min開啟凈化空調系統,溫度、濕度分別保持在22~25℃,40%~60%,室內使用的桌、椅等避開回風口擺放,以免影響回風效果。
進入限制區的物品拆掉外包裝,外來物品必須外包有清潔布后方能進入。
感染和急診手術安排在負壓間,手術結束后負壓持續15 min再進行擦拭后,達到自凈要求方可進行下一手術。
手術室每日及每臺術后都要用含氯消毒劑(濃度為500 mg/L)對物表、地面濕擦拭、拖地一次,特殊感染的濃度改為1 000~2 000 mg/L,1周進行1次衛生大消毒,包括患者出入口的手術患者對接車,清理回風口,嚴格按要求更換濾網。
避免在潔凈區域清點布類等,以免抖動中擴大污染面。
2.1.1 建立健全手術室各項規章制度,尤其是消毒隔離制度。進入手術室嚴格按照三區規定更換衣褲及帽子口罩。強化手術工作人員的無菌觀念,重視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學習,新進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2.1.2 成立了由護士長、帶教老師組長組成的手術室感染管理小組。在醫院感染科的指導下,依據《醫院感染管理條理》、《醫院消毒技術規范》要求抽查、督導、檢測等相關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并及時解決。
2.1.3 手污染是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傳播途徑之一[4]。重視手術人員的手衛生,正確外科洗手。洗手是預防感染傳播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能去除攜帶的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源,避免交叉感染。平時注意六步洗手法洗手,時間不少于15 s。手術前必須按照外科洗手操作流程洗手。分段洗至肘上7 cm,時間不少于3 min。把雙手放在胸前腰以上肩以下的位置,待涂抹的洗手液干后再穿無菌手術衣及戴手套。
2.1.4 加強手術中無菌操作工作。手術是一項嚴格的無菌操作過程,要求手術參與者必須堅持無菌操作原則及流程,臺上物品疑有污染應及時更換處理。
2.1.5 外來參觀者須辦理相關手續。嚴格控制人員進入,每房間不超過2人。參觀人員必須熟悉及按照手術室參觀制度進行參觀。自覺在指定房間巡回護士的指導下參觀,觀看時和術者保持距離不少于30 cm。
2.1.6 手術人員外出或送術后患者外出時必須加穿外出衣及更換外出鞋。據有人研究證明:未穿外出衣污染明顯,洗手衣細菌菌落數高于穿外出衣人員的2.0~2.5倍,故應嚴格加強手術人員外出的管理。
2.2.1 術前在病房做好患者身體特別是切口周圍皮膚的清潔衛生。根據患者病情輕重可自行或協助進行沐浴,除去術區皮膚毛發并消毒后無菌布包扎,待術。
2.2.2 手術患者更換清潔的病號服,在接患者入口處加戴手術帽,以防止頭發上的塵埃病菌散播。
2.2.3 術中重視患者保暖。體溫過低影響凝血功能,使傷口感染率及心血管并發癥增加[5]。應對措施有保持室內溫度在22~25℃、靜脈滴注使用溫液體、術中用溫生理鹽水沖洗刀口,必要時患者身體處可加暖水袋等。
一次性使用的醫療用品要嚴格把好進貨關。去除外包裝后方可進入手術室的一次物品存放間,并分別記錄品名、數量、批號、有效期、生產廠家、檢測單位及結果。在潔梯接供應室送來的滅菌手術包時,護士要嚴查其滅菌效果,合格后方能放入無菌物品存放間。手術開臺前備齊術中用品并認真再次查對手術包等物品的滅菌日期、指示膠帶、卡、外包裝是否破損及潮濕等,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術后器械經初洗處理,感染器械雙層黃袋扎好。布類、醫療垃圾、針刺盒也按規定分類打包。前者由器械回收員、后者由清潔工都從污道運至污梯分別由供應室、醫療垃圾專送員接管處理,并作好登記工作。
總之,醫療質量是醫院管理的永恒追求,醫療安全是醫院管理的核心問題。故抓好手術感染控制工作是醫療質量與安全的保證。
[1]Peterson AM,Wallker PH.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as 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J].Annu Rev Nurs Res,2006,24:75-99.
[2]陶珍暉,吳瑛,徐艷.北京兩所醫院手術室護士對手術部位感染預防知識掌握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2):171-174.
[3]何伶俐,雷學忠.醫院感染控制新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3):283-285.
[4]Esposito S,Noviello S,Leone S,et al.A pilot study on prevention of catheter-rel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ith fluoroquinolones[J].J Chemother,2006,18(5):494-501.
[5]徐鵬,劉純燕.加溫輸液在圍手術期的應用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9):487-490.
[6]王鵬,李金波.關于基層醫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幾點思考[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3):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