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競芳
(河南省鶴壁市第二人民醫院,河南鶴壁 458030)
骨牽引是通過骨骼穿入1枚鋼針,而后通過鋼針直接牽引該骨,以起到糾正骨折端重疊,減輕上位關節的壓力或者松施軟組織等作用。牽引是骨科最基本、最常見的治療措施,臨床運用較多。它是應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對抗軟組織的緊張和回縮,使骨折或脫位得以修復。目前臨床上牽引,除作為骨折及脫位的保守治療外,更多是作為術前的準備,穩定其骨折端,減少出血及再損傷,防治組織攣縮,為手術復位提供條件。
2002年1月~2010年3月收治住院患者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齡15~70歲。其中股骨髁上牽引26例,脛骨結節牽引18例,跟骨牽引24例。
1.2.1 心理護理 牽引前的首要問題,就是護理人員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由于患者多因突然發生骨折,思想毫無準備,加上缺乏對疾病的了解,所以往往出現焦慮情緒,擔心預后生活不能自理,而顧慮重重。因此護理人員要詳細耐心向患者說明牽引的目的、牽引時間、治療的重要性、注意事項以及牽引方法等,介紹同類患者牽引后恢復良好的病例,盡量消除患者焦慮不安的心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取得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信任,幫助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 骨牽引術前護理 對需要牽引的患者,牽引前要在其相應部位按常規手術進行備皮。牽引針眼處要保持清潔、干燥,發現敷料有滲血時要及時更換,并在針眼處每日用75%酒精滴注2次,以保持無菌,防止感染,同時應保持針眼處周圍皮膚的清潔和局部不受觸碰。如牽引針發生偏移,應檢查其原因,切不可隨手將牽引針推回,應嚴密消毒后送回,以防發生骨髓炎[1]。要囑患者鍛煉床上大小便的習慣,每天大小便后,把會陰部和肛門清洗干凈,防止皮膚潰爛。
1.2.3 術后護理 牽引術后1周的患者,普遍存在著體位、飲食及大小便的不適應,為此我們應注意患者生活上的護理,囑患者多飲水,多吃含粗纖維食物,以防泌尿系統感染及便秘。肺部感染是常見的并發癥,尤其是年老體弱者和平衡牽引的患者并發癥較多,因此,要采取措施,早期防治。應保持病房的清潔,定時開窗通風,告知患者不要著涼,指導其每天早晨做深呼吸、咳嗽、叩背等,有利于肺活量的提高,以防墜積性肺炎。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幫助患者活動固定的肢體及患肢關節。牽引患者由于長期仰臥,腰部、骶尾部等部位很容易發生壓瘡,所以要多加強這方面的基礎護理,保持床褥清潔、整齊、干燥,每隔1~2小時幫助患者翻身1次,并用50%紅花酒精按摩受壓部位,加強血液的循環,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壓瘡和關節僵硬[2]。注意嚴格床頭交接班制度,觀察患者末梢血運是否良好,知覺及運動有無障礙,同時觀察患者面色、呼吸以及有無窒息等情況。
1.2.4 維持牽引的有效性 為了維持有效的牽引,就必須保持牽引重量的懸空及適當墊高,牽引方向的床腳15~30 cm,利用身體的重力作為反牽引力,要防止反牽引力大于牽引力。每日應檢查牽引與滑車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檢查是否由滑車內脫出,以防止在牽引過程中突然斷裂,而造成骨再移位等。牽引的重量要因人而異,肌肉發達者易大,瘦小者則相應減少。對做下肢牽引的患者,應經常測量肢體的長度并及時調整。定期觀察患肢血液循環及神經受壓情況,若發現腫脹、皮膚顏色變白、青紫、疼痛、感覺遲鈍等上述情況,要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1.2.5 健康指導 牽引拆除后的患者,多數會出現關節活動功能受限,為防止肌肉萎縮或關節僵硬,從牽引之日起,我們要正確指導患者被動和主動活動相結合的鍛煉方法,認真做好疾病知識的宣教,鼓勵患者做有效的功能鍛煉,必要時要采用理療、中藥外敷等方法,使患者早日恢復其運動功能。
牽引時間28~60 d。均經積極臨床治療和護理,無一例發生壓瘡及泌尿系感染等。有3例在治療護理期間發生便秘,經對癥治療痊愈。患者牽引拆除后,一般1周內即可恢復關節功能。
骨牽引是骨科較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之一,它不僅用于骨折的復位、固定,也用于許多其他骨科疾病的治療。骨牽引多數是年齡較大或是體質較差而不適合做手術的患者,一般牽引的位置是股骨、股骨粗隆或是髖臼骨折,所以對這類長期臥床的患者,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對患者的病情、療效、心理等要有系統的了解,處處關心患者,對病情要及時制訂護理計劃和措施,嚴格交接班制度,采取早預防、早治療的原則,加強護理。告知患者每天要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保持大小便通暢[2-3],防止肺部感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牽引在治療骨與關節損傷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臨床牽引時,最常用的產生反牽引力的方法就是抬高床腳,使身體向著與牽引力相反的方向滑動而構成反牽引力。目的是能夠使脫位的關節或錯位的骨折復位,并維持復位的位置,以減輕關節面所承受的壓力,緩解疼痛,矯正畸形[3]。本組分析顯示,在護理中應嚴格重視無菌操作,防止在骨牽引后,骨折對位對線良好但因針孔感染而解除,待感染得到控制,又重新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這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治療費用[4-5]。骨牽引是一種手術操作,對每一個需做牽引的患者,在其相應的部位按正規手術要求備皮,然后供醫生操作,做好骨牽引后如敷料有滲血,應及時更換,并在穿釘處每日用75%酒精滴注1次,以保持無菌。同時應保持針眼周圍皮膚的清潔和局部不受觸碰,特別是夏季更應防止汗水滲入及蠅蚊叮咬。如牽引針發生偏移,應檢查偏移原因,切不可隨手將牽引針推回去,要嚴密消毒后再送回,以免發生骨髓炎。
肢體牽引時,由于肢體的位置放置與肢體功能的恢復有很大的關聯,而肢體的位置又與軀干、骨盆、患肢的體位等必須聯系起來,防止引起錯覺。有些骨折患者在牽引時,需要一定的體位才能達到牽引消腫復位的目的。譬如,股骨頸骨折的牽引,需要患者傷側的肢體必須保持一種外展中立位置;而對于下肢牽引的患者,有時候患者自身的體重難以抵抗牽引錘的重量,導致患者向床尾端滑移,這樣就失去了牽引的作用。因此,有時候需要將床尾端墊高,同時在醫護人員的配合下,患者雙手抓住床頭向上牽拉軀體上移,保持牽引的有效性。對于新牽引的患者,應列入交班項目,加強巡視,注意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和患肢血循環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對骨牽引患者還應注意有無紅、腫、熱、痛等感染現象,積極預防壓瘡及其并發癥的發生。對股骨粗隆骨折牽引患者,在放入便盆的時候很容易使患處產生內旋動作,不利于骨折愈合,故應指導患者利用上肢和健側下肢協調抬臀,減少局部扭轉。
[1]任秀萍,趙虹.下肢骨牽引患者的護理及并發癥的預防[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7,4(17):1622.
[2]趙希轉.舒適護理在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2):106-107.
[3]趙霞.住院病人護理的健康教育[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22):88.
[4]周遠蘭,彭小平,王久善,等.骨牽引患者的舒適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9):15.
[5]潘瑞蘭.骨牽引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7,4(14):1339.
[6]王振志.嚴重多發傷120例救治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