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曉芬
(寧波市康寧醫院,浙江寧波 315201)
衛生部在《關于衛生系統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衛生系統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求各級衛生機構要高度重視衛生新聞宣傳工作,強化新聞宣傳意識,加強與媒體和社會的溝通,正確引導輿論。由此可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
醫療服務的主體是人,不管是患者,還是患者家屬,都有不同的個人喜好、衛生習慣、醫療需求、痊愈期望等。因此,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認識到人的復雜性,和諧的醫患關系不是只靠醫護人員單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建立起來的,還需要社會輿論的支持和理解。不難想象,當醫護人員在高責任、高風險、高技術、高難度的環境下工作,聽到的卻總是患者和家屬的埋怨,輿論的譴責,領導的批評,職稱的壓力,社會的要求,那么醫患關系和就醫環境很難和諧。
媒體的醫療報道大多比較客觀、公正、理性,特別是很多主流媒體在把握報道的量和角度上都較為恰當,但也有一些媒體對醫務人員的報道有失偏頗,致使醫務人員的正常工作和醫學研究受到了干擾。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對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將是極為不利的,最終受害的還是廣大人民。①過度炒作。有些媒體喜歡對特殊個案或者不是很常見的情況多加報道,過度的報道往往會讓人產生事態很嚴重、是當前主要問題的錯覺,而實際并非如此。媒體無形中不自覺的炒作,給公眾造成錯覺,使其認知出現偏差、失實。②過度追求吸引讀者眼球,報道負面等能引起轟動效應的事件。負面事件畢竟是醫療工作中的極少數,絕大多數還是為患者治病,但一件醫療糾紛報道可能使該醫院的名字一年中在媒體上出現上百次。鑒于負面報道強勁的沖擊力和影響力,即使醫院做一百件好事也無法挽回其聲譽損失。曾有過一個行風評議調查,問題是今年你是否到醫院看過病,評價如何?結果去看過病的人大部分對醫院評價好,而沒去醫院看過病的人對醫院評價差,這和媒體為吸引讀者眼球,老是盯住典型案件的負面信息不無關系。③妄下結論,不尊重醫療衛生規律。特別是公共衛生事件,如傳染病,醫學專家對新發傳染病的認識有一個過程,即使是已識別的傳染病,對其預測也具有不確定性;而當出現新病情時,媒體片面追求時效,希望立即就有結論;如果沒有,媒體甚至自己作出結論,不當的“媒體診斷”則可能引發恐慌。有失公正的社會輿論甚至認為,“看病難”、“看病貴”是醫務人員“欲壑難填、愛財如命”導致的。理論界大多認為,醫務人員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理想信念模糊,宗旨觀念淡化,價值觀念扭曲,服務意識淡化;有的醫療機構以創收為目標,趨利傾向嚴重,于是就片面強調加強對醫護人員的思想教育,似乎只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思想教育,就可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矛盾。
醫院政治思想工作除了教育醫護人員外,還應主動引導社會輿論。在當前某些個別媒體熱衷炒作不良醫療事件、無視正面消息的特定背景下,這項工作顯得尤為重要。①積極主動與媒體溝通。醫療機構亟需主動加強與媒體和社會的溝通,正確引導輿論。醫院不僅要教育醫護人員服務人民、關愛患者,崇尚科學、刻苦鉆研,辛勤勞動、樂于奉獻,廉潔從醫、共創和諧,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與媒體的溝通。一是密切關注各種醫療報道,主要辦法就是收集輿情,并及時整理出來,根據輿情的追蹤分析引導下一步媒體報道。一旦發現媒體輿論引導出現偏向,便利用新聞發布會或發布新聞稿的形式,及時公布全面、準確的信息,以免給公眾造成誤導。二是針對媒體報道的需求,建立和完善適應媒體傳播特點的信息發布機制。醫療機構應有專門負責對外宣傳的工作人員,建立與媒體記者的熱線聯系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與專線記者溝通,及時提供新聞線索和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識。通過這種方式,讓記者逐漸了解醫院,了解醫療流程,了解醫方的工作困難,更理解醫療的高風險性,并開始關注醫院的發展。三是及時反饋,聯絡感情。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新聞報道,醫療機構均應在第一時間內對記者進行反饋。對于正面或積極的報道,醫院應及時給予感謝;對于負面消息的報道,醫院也應與記者及時坦誠溝通,了解該消息報道的內部信息,利于醫院有的放矢,以最快的速度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響。四是提高醫務群體與媒體溝通的能力,加大對媒體和社會的開放程度。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一旦發現事情,第一時間進行溝通,讓媒體及時獲得正確信息。有些醫院常抱怨,媒體一報道醫患關系就站在患者的角度,但記者來采訪一般首先是找到醫院或者醫生,問究竟是怎么回事,醫院的反應不能是經常沉默或相互推諉誰也不說,自己放棄了說話的機會,要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網絡作為醫院新聞、科普和廣告宣傳的載體,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讓公眾認識醫院,了解醫院的技術和服務,從而達到擴大影響、傳播健康知識的目的。醫院和新聞媒體都是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媒體的責任是維護公平與正義,對不公平的事件進行報道與監督,從而使社會達到和諧與公平。醫院通過承擔維護人民群眾醫療的重任,還健康于民,促進公民的健康,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與和諧。②推出典型,弘揚先進。醫院不僅要向新聞媒體提供醫務工作者中的先進事跡,宣傳救死扶傷、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誠信服務、文明行醫,從而維護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良好社會形象;醫院還要大力宣傳醫務工作的難度、技術風險、醫改原因等,讓更多的市民了解醫療實際,懂得防病與保健工作,做到文明就醫;醫院還應有勇氣維護自身權益,敢于支持醫護人員的正當行為。
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維護醫務人員的權利和形象,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尊重他們的道德和品質,支持他們的工作和創造,最大限度地發揮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創造活力,為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及就醫環境發揮作用。
[1]王錦帆.醫患溝通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9-120.
[2]找準新聞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平衡點——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談醫療衛生報道[J].中國記者,2006,7(12):121-122.
[3]高飛.淺談醫院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和作用[J].現代醫院,2004,4(11):64-65.
[4]楊勇.淺談思想政治工作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5,3(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