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陳 遠
本報特約記者 王軼鋒
韓聯社21日援引韓國統一研究院的一項問卷調查稱,近70%的韓國人對朝鮮的核武裝感到威脅,與此同時,51.4%的韓國人認為最理想的對朝政策是“對話”。韓聯社稱,因為對朝鮮發展核武器的不安感增加,導致了韓國人對朝鮮的心態漸趨消極。統一研究院南北合作中心主任崔鎮旭認為,“對朝鮮的否定看法回到了陽光政策之前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朝鮮不斷誹謗、威脅、挑釁,使得南北關系陷入僵局”。
根據韓國統一研究院去年11月對1000名韓國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的結果,69.9%的受訪者對朝鮮的核武裝感到不安,只有30.1%對此未感到威脅。此外,還有65%的受訪者認為“不能承認朝鮮是有核國家”。同時,多達86.7%的受訪者表示贊成舉行南北首腦會談,51.4%的受訪者認為最理想的對朝政策是“對話”,其后依次是“通過國際社會的合作等間接方式”(27.6%)、“耐心等待”(14.9%)和“施壓政策”(6.1%)。65.5%的受訪者贊成在朝鮮棄核前提下,對朝鮮進行大規模經濟援助。此外,認為朝鮮是“警惕對象”或“敵對對象”的受訪者占到56.4%,而持肯定看法、視朝鮮為“合作對象”和“支援對象”的受訪者僅占38.3%。
韓聯社稱,此次民調顯示,近年來韓國國內對朝鮮持否定看法的人有所增加,持肯定看法的人有所減少。在“陽光政策”實施的1998年,對朝鮮持肯定看法的受訪者占37.5%,2003年增加到54.4%,2005年更高達64.9%,但本次調查中,再次跌到38.3%,接近1998年的民調結果。分析人士認為,在金大中和盧武鉉兩屆政府期間,韓朝合作較多,朝鮮“美女拉拉隊”還曾來韓參加釜山亞運會,韓國國民對朝鮮的積極看法明顯上升。朝鮮兩次核試爆后,雖然此間有個別看法認為,朝鮮擁核對韓國“未必沒有好處”,因為“朝鮮核武器未來將屬于統一的半島”。但在普通韓國人看來,朝鮮發展核武器所帶來的不安因素倒是顯而易見的,而統一研究院的民調正是反映了韓國民眾的不安心情。
韓國《先驅經濟報》和網絡媒體“新每日”也報道稱,韓國國防大學下屬安保問題研究所去年9月至10月委托蓋洛普公司,對包括60名專家在內的1261名韓國成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8.5%的受訪專家認為朝鮮核武器是韓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79.6%的一般受訪者認為朝鮮核武器是最大安全威脅。▲
環球時報201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