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德斌
韓國現代起亞汽車公司19日宣布,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近日將現代產新型索納塔列為“安全系數最高的車”,而去年曾有11款車型入選的豐田此次卻無一上榜。這是豐田事件之后,韓國汽車獲得的一個新實惠。
豐田事件目前仍在發酵,而最賣力拍手稱快的顯然是韓國,特別是現代起亞汽車公司。韓國媒體樂觀地說,豐田日子不好過,本田也出了問題,召回事件可能會蔓延至日本整個汽車行業和整個制造業。在沒有硝煙的汽車戰爭中,豐田輸給了現代。
現代汽車也在想方設法趁火打劫,以獲得豐田事件造成的“反射效益”。現代汽車上月底“此地無銀三百兩”地公開表示,“沒有趁火打劫的想法”,卻在美國市場舉行了向購買現代汽車的豐田汽車客戶提供1000美元的促銷活動。現代汽車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時隔5個月反彈,而在豐田汽車掌握近20%份額的澳大利亞市場,現代汽車1月份也實現了單月最高銷量。
現代汽車之所以能趁火打劫,享受豐田挫折的甜頭,是因為豐田本已因日元強勢和全球汽車需求銳減造成巨額虧損,而現代汽車卻借助經濟危機中的弱勢韓元和韓國政府的扶持政策帶來了增長奇跡。此外,現代汽車模仿的也是在海外各地建設工廠、大幅增加生產量、降低零件單價等豐田戰略。此間,不僅豐田公開將現代視為“威脅”,而且現代也將豐田視為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兩者在北美中小型車市場上的競爭尤為激烈。
不過,正因為現代采取的發展戰略同豐田相似,所以豐田事件帶給現代的并不只是機會,同時也是警告。豐田在美國的遭遇是質量管理疏漏,同時也不排除美國的有意打壓因素。也就是說,采取同樣發展戰略的現代也未必能避免豐田在海外的同樣遭遇。正因如此,現代起亞汽車總裁鄭夢九本月1日在企業經營戰略會議上稱,豐田事件絕不是別人的事情,并指示本公司一定要在質量上把好關,特別是和零部件供應企業之間的技術合作,以避免重蹈豐田的覆轍。
實際上,在全球生產戰略已經趨同的今天,包括現代汽車在內的所有跨國生產商都面臨著類似豐田事件的潛在風險。如今,韓國企業在拍手稱快的同時已經在汲取豐田教訓,中國企業也不能一味嘲笑,而忘記反省,并忽視超越的契機。畢竟,豐田是一個在危機中艱難成長起來的國際巨頭,也只有豐田有實力能夠一次性召回1000萬臺汽車。由于豐田在日本國內生產的汽車并沒有什么問題,也沒有什么直接受害者,所以技術信譽并未遭到重創的豐田隨時會振作起來。▲(作者是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0-02-23